“钩吻?”
太医又陈述了此物的毒性,他每说一句,底下女子的额头上便会多出几滴冷汗,谢杳的神情微变,不知在想些什么。
待他话音落下,谢杳与楚晴岚相视一眼,才道,“我知道了,辛苦太医跑一趟。”
太医久侍宫闱,深知有些事不宜多问,听了谢杳这话便识趣地行礼告退,恐避之不及。
楚晴岚瞥了一眼底下的女子,只从女子的脸色就能看出此事与她脱不了干系,但谁知道她还有没有同伙饿呢?于是唤了厨房主事的婆子过来,问道:“大人的醒酒汤都有谁碰过?”
婆子亦是满头冷汗,急忙禀道:“夫人明鉴,醒酒药送来厨房便交给这妮子了,老奴万万没料到她胆敢谋害大人啊!”
说着,厨房的其他下人也跟着附和。
楚晴岚扭头看向谢杳,“你打算如何处置她?”
她原想着今日谢杳醒来去见皇帝,把这女子退回去就罢了。可她也没想到,这女子想置谢杳于死地。
谢杳目光一冷,道:“先关起来,此事我自会彻查。”
楚晴岚知道他有自己的打算,便也不再多问,吩咐下人看好这个女子,便和谢杳离开正厅回了房间。
*
御驾在富阳逗留了五日,便启程继续往东南方向去。这一路经过不少州郡,下一站就该是最后一站了,传闻中东南仙山所在之处——汝江。
临走前,谢杳已经查到了女子背后之人,正是他曾经一手提拔上来的钟济年。他听罢下人调查的结果,并没有表现出惊讶,只是平静地吩咐人把女子送到钟济年的府上,一句多余的话都没留给他。
钟济年携富阳的官员来送行时,对上谢杳略微淡漠的目光,眼中不自觉流露出些许胆怯。
马车上,楚晴岚靠在软枕上看向谢杳,问道:“他下毒害你,你为何不禀明陛下?”
谢杳放下手中书卷,轻笑一声说:“药不是他亲自下的,那女子也是陛下赐给我的,禀明陛下又能如何?平白惹了陛下不快。”
“说来,你怎么会认得钩吻?”
“这东西在乡间荒地多了去了,从前没少见过。”
谢杳了然,心知她说的这个从前指的是前世。
楚晴岚拿起盘中的新鲜果子啃了一口,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道:“我还没仔细问你,你在宴上喝了多少,怎么当着陛下的面就拽着一个舞女不放?”
谢杳从这语气中听出了不满,脸上笑意多出几分窘迫,十分谄媚地凑近跟前替她捏肩,一边捏一边解释道:“我真没喝多少,也不知千岁忧的酒劲怎会这么厉害。再说那天晚上也不是我拽着她不放,是她跳舞跳到我跟前突然就倒我身上了,陛下离得远看不清,就以为是我拉扯她……”
“她倒你身上你不会推开?”
“我错了,下次一定推开。”
楚晴岚听罢坐直了身子,气呼呼地回头瞪着他,“你还想有下次?”
谢杳意识到说错话,急忙改口,“没有了,绝对没有下次。”
楚晴岚满意了,重新靠回软枕上,享受着谢杳无微不至的照顾。
过了几日,一行人总算到达汝江,当地官员的做法与钟济年大同小异,只是汝江不比富阳富庶,接驾的队伍以及安置的园子看起来比富阳差的彼时一星半点。
住进园子之后,皇帝就传召了南清真人与谢杳,准备去所谓仙山寻找传闻中的神女。
南清真人口中的仙山就在汝江城东四十里处,山上有座紫曦宫,紫曦宫原是千年前紫曦真人建立的道观,如今已荒废百年。据南清真人所说,紫曦宫就是神女在人间清修之地。
皇帝听罢自是欣喜,急切地问道:“那以国师高见,何时上山为好?”
南清真人眉眼低垂,沉声说:“自当择吉日吉时。”
皇帝深信不疑,扭头吩咐张公公:“去请钦天监监正。”
“陛下且慢。”南清真人又道:“钦天监能观天象,却未必能通神明。”
“国师言之有理……”皇帝恍然,拦下准备离开的张公公,又看向南清真人问道:“国师道行深厚,能否算出吉时?”
“不敢辜负陛下信任,贫道自当尽力一试。”
谢杳在一旁听了许久,此刻看着皇帝眼中显露的欣喜,忍不住在心底叹息一声。
作者有话要说:谢杳:(叹气)好好的皇帝,说傻就傻了
第60章
午后, 南清真人身旁的近侍端着一个锦盒进来,里边装的不是其他,正是皇帝每日都要服用的红丸。
皇帝对南清真人十分信任, 对所谓仙药之说更是深信不疑, 接过锦盒取出里边的红丸便吞入口中,借温热的茶水咽了下去。
谢杳眉头微皱,很快又舒展开来,好似随口一问道:“国师功力深厚且容颜不老, 想必平日自己也要服用仙药吧?”
南清真人脸色不变,朝谢杳微微颔首, “从前服用了许多年,如今金丹修成,便无需再服。”
谢杳心中嗤笑,面上却好似受教,连声赞叹他道行深远。
皇帝服用过红丸之后自觉精神舒畅, 与南清真人到屏风后的软垫上盘膝对坐,默念一卷心经。谢杳虽不信这些, 但也不得不随波逐流, 跟在一旁做个样子。
两人念经时, 谢杳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南清真人的身上, 似乎想从他年轻的容颜上看出些许破绽。或许是念经的时间太长, 又或许是谢杳观察的太专注,他盯着南清真人的头顶许久,还真看出了些许端倪。
南清真人有一根头发的根部隐隐发白。
谢杳收回了目光,心中有了计较,但不急着挑明。
随驾的一行人在园中等候了三日,只为等南清真人占卜测算所谓神女降世的吉时。
傍晚时分, 南清真人的庭院里传来几声低沉的声音,也不知几位道长凑在一块齐声念着什么,没过多久消息就传遍了园子,说是南清真人算出了吉时,就在两日后的清晨。
南清真人亲自面圣禀报,皇帝龙颜大悦,下旨赏赐他许多字画,接着就吩咐底下官员准备两日后登山。
谢杳在一旁听罢,稍加忖思后向皇帝拱手一拜,说道:“陛下,据汝江当地百姓所说紫曦山荒废许久,平日鲜少有人前往,保不齐山间有毒虫蛇鼠或野兽,不如让左易带兵先行上山探路以保周全。”
“谢卿言之有理啊……”
皇帝正要下令,却听南清真人出声反驳。
“陛下,吉时未到便让人进山,恐惊扰仙人。”
谢杳瞥他一眼,“若不让人提前巡查,到时山中畜生伤了陛下龙体,国师担待得起吗?”
南清真人坦然道:“紫曦山有神明庇佑,陛下贵为天子,神明自当护天子周全。”
两人各有各的说法,争辩许久仍僵持不下,皇帝也甚是头疼,一直到天色完全暗下来,此事才有定论。
皇帝选择相信南清真人。
谢杳虽无奈,但也劝不动他。离开皇帝的院子之后,左易跟了上来,他刚才一直守在门外,将里边的争吵听得清清楚楚。
“大人,要不然下官让人私下进山打探一番?”
“不必了。”
走的远了些,两人才停下脚步。
左易十分不解,皱着眉头问道:“大人当真信了所谓神明之说?”
“你觉得我信吗?”谢杳轻嗤。
“那为何……”左易急道:“且不说山间野兽蛇虫可能惊扰圣驾,若是有奸人得知陛下行踪在山中埋伏刺客,陛下出了事咱们谁也担待不起啊!”
谢杳沉下声道:“你当国师是傻的?你早早进山探查,他必定让人抓住把柄,到时候山上找不出所谓的神仙,他便说咱们惊扰神明,把罪责都扣在咱们头上咯!”
左易没想到这一层,听了谢杳这么一说才如梦初醒。
“国师早知山中没有神仙?那他为何劝陛下东巡?若是事情败露,倒霉的可是他自己啊。”
谢杳环视四周,确保没有旁人,这才压低声音在左易的耳边是说道:“南清真人入京之前就与太子有过书信来往。”
左易心中大惊,不自觉的睁大眼睛看向谢杳,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你是如何得知?”
谢杳笑而不语。
左易心下一紧,也压低了声音问他:“东宫也有你的人?”
“非也。”
谢杳看他一眼,又朝南清真人住的院子望去,左易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似乎是明白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