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肥妻喜临门+番外(146)

为此张翠芬是打心眼里,感激杨梦阑。尤其是见了杨梦阑这大半年的变化,她就越发的喜欢杨梦阑的性子了。所以,很多话即使不想和别人说,她也愿意跟杨梦阑唠唠。

第393章 百万大裁军

杨梦阑有些不好意思,正巧酸菜腌好了。她便道:“行了,嫂子也别回去了,今天就在我家吃吧。咱们也好久都没一块吃饭了。” “行,那嫂子就不跟你客气了。”张翠芬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做好饭时,杨梦阑原想着叫一下王建国,没想到他和骆明忠一起进了家门。骆明忠手里还拎了两瓶酒。而吃饭的时候,他们说的也正是这事儿。

王建国情绪有些恹恹的,也没像往常那般热情,只是先闷头喝了几杯,才和骆明忠说起了他想转业的事儿。

张翠芬和杨梦阑之前聊过,听到两人聊起这事,都没说话。

只是,杨梦阑听着听着,脑袋里一直想不起来的事情,也想起来了。就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军队开始百万大裁军。军队高层在此时,就已经有了这个想法了,只是具体实施起来,是在八十年代中期。

具体是几几年,杨梦阑不记得了。但是她知道当时,被裁下来的干部、文职,还有一些大龄兵,多达百万。所以,这次的大裁军,又称为百万大裁军。

裁军的时限拉的很长,军队也因为裁军的事情,变得有些动荡,而且毫无情面可讲。

这样想来,现在转业也不失为一件好事,至少可以被安排到一个比较好的工作。要是等到大裁军,一下子被裁掉那么多人,不见得会有好工作。估计到时,没有关系网的,连份工作都不一定能得到。只能回家去务农了。

想到这里,杨梦阑也决定劝王建国转业了。

骆明忠和王建国没有避忌杨梦阑和王翠芬,直接聊了此事,也聊了很多。最后,王建国闷了一口酒道:“我就是舍不得军队。可是我清楚自己的实力,与其在这里占着位置,还不如让给更有能力的年轻人。而且转业到地方,也可以为国家做贡献嘛。”

虽然嘴里这样说着,但是他的笑容分外的苦涩。

骆明忠也有些难受,但也心知他说的在理。只是想到他的离开,他心里也有些犹豫,不知道应不应该劝劝。

“其实,我支持王大哥转业。”杨梦阑呐呐的说道,“就像王大哥说的,到哪儿都可以给国家做贡献。而且,现在转业的人不多,说不定能分配在当地呢。现在改革开放,国家发展这么快,转业也不一定是件坏事。将来,还不一定怎么样呢?”

张翠芬转头看着杨梦阑,确定她没有幸灾乐祸的意思,而且说的话,也正中她的心思。

王建国虽然早已经下了决定,但是心里还存着一丝期许。现在听到杨梦阑这么说,他也沉默着想了好久,最终杨梦阑的话,让他的犹疑不定,变得坚定起来。让他决定明天,就去部队写申请。

骆明忠看着杨梦阑,张了张嘴,也不知道说什么。她说了自己应该说的话,说了自己说不出口的话,他有些庆幸,也有些埋怨。最终,却什么都说不出,只是闷头喝了一大口酒。

第394章 忙碌

因为杨梦阑的支持,王建国两口子对转业的事情,也释怀了。虽然也有不舍,但是更多的则是对未来的期许。吃过饭,他们很快就离开了。 很多年以后,两人都很庆幸,幸亏当初听了杨梦阑的话,才不至于像百万大裁军,那些被裁下来的人,大多数只能回家务农。

对于杨梦阑支持王建国转业,骆明忠到底有点生气。于是晚上,也没有像以前那般黏着杨梦阑。只是背对着身子,也不说话。

这是两人同床以来,骆明忠头一次冷着她。

杨梦阑知道他心里难受,可是自己也不太好受。她又不能未卜先知的告诉他,马上要大裁军了,她也是为了王建国两口子好。而且,就算是不裁军,以王建国的年龄和能力,也很难在部队发展下去。

事情其实很明显。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却得到骆明忠的这样的对待,让杨梦阑突然有点委屈。她低低的说道:“我知道你今天怨我多说话了,只是你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总之我是为了他们好。”

说完,也不理骆明忠,径自转身闭上了眼睛。

骆明忠听到了杨梦阑的话,只是心里一直因为王建国的事情伤怀。他觉得杨梦阑,根本就不能体会战友分别的痛苦。所以,他一直装睡,也没有去哄杨梦阑。

两人就这样,同床异梦到天亮。

一场秋雨一场寒,眼看着就要入冬了。季昊的扩建已经完成,整个工厂已经颇具规模。为了赶工,家远的员工都已经住到了宿舍。尤其是张强,早早的就搬进了宿舍居住。

食堂也开放了,还增加了早餐、晚餐和夜宵。

杨梦阑天生怕冷,早早的就穿上了骆明忠给的军大衣。这在工厂还引起了小小的轰动,车间的员工看到,别提多羡慕了。

就是季昊看了,也突然奇想,把军大衣增加到冬衣的制作当中。

而季氏收购羽绒的事情,进行的也颇为顺利。

很多家里养不起鹅和鸭子的人家,都准备将鹅或者鸭杀了换钱,以保证过个好年。所以,他们听说有人收购羽绒,又多了一份收入,别提多高兴了。

正因为如此,于刚负责收购你羽绒的事情,也颇为顺利。只是人手单一,收购上来的量并不多。经过杨梦阑指点后,于刚联络了几个个人收购站,以每斤五分钱的价格,从收购站收购羽绒。而收购站下乡收购为两分钱一斤,送上站里的为三分钱一斤。

虽然收购的价格不是很高,但是因为,这在农村是基本上被丢弃的东西,所以,家里有鸭绒、鹅绒的,都纷纷送到了收购站。

更有甚者,打听到季氏以五分一斤的价格在收购羽绒,便自己在村里收购了羽绒之后,再卖给季昊。一时间,每隔几日,便会有成群的人,送羽绒过来。而张强也随之忙了起来。

冬衣的制作,仍旧以系列的形式,分给了各个小组。普通的棉布大衣和呢绒大衣,她们早早就开始做了。仓库的库存,都增加了不少。现在又增加了军大衣和羽绒服。

第395章 屈才

其它衣服做的都挺顺利,只有羽绒服颇费了些功夫。不仅要精选,还需要药物消毒,高温烘干,最后才能填充。每件羽绒服里面,充了四百克的羽绒,虽然比棉花填充的少,但是保暖效果却比棉花,要好上很多。而且,做出来的衣服很是柔软。 根据里面的填充物,杨梦阑将羽绒服的价位,订为了三种。鹅绒最贵,白鸭绒次之,灰鸭绒最便宜。饶是这样,最便宜的羽绒服,也比普通棉衣贵上不少。

也是因为贵,也因为稀少的原因,羽绒服在服装大楼的销量,并不理想。照比棉服和呢绒大衣,要少很多。所以,发往各百货大楼的,最多也只有灰鸭绒的羽绒服。

其它档次高的羽绒服,全部发到了上海。与百货大楼不同,高档羽绒服在上海刚一上市,受到了极大的欢迎。所售出的数量,是其它冬衣的三四倍。

而军大衣却在北京,热销起来。

为了鼓励大家,杨梦阑和季昊提出了年终奖的概念。

“原本这个福利想晚点再提,但是现在工厂生意好,大家也辛苦,所以我想咱们可以设定一个任务。达成既定任务之后,就给大家发福利怎么样?”

季昊并不是一个很注意金钱的人,所以他听杨梦阑的建议,很快就同意了。

两人商议完任务和计划,然后马上就在厂里,开了个会,将奖励的事情和工人们宣布了。不仅如此,他们在还车间,挂了一个黑板,把每天已经完成的任务量,就记录在黑板上。

因为有多余的钱拿,大伙都高兴坏了,每日看着任务,激情澎湃的拼命工作。

杨景行每日看着车进车出的,羡慕的双眼都红了,心想这得赚多少钱啊?自从知道自己的妹妹杨梦阑,在这个公司的位置,杨景行就趾高气扬起来。他每日都是一股高高在上的样子,还时不时的言语调戏小姑娘。

直到有次被于刚看到了,并将他教训了一顿,而杨梦阑也没有为他出头,他才老实了。

只是,看着他到手的工资,他心里顿时不平起来。他想了整整一夜,觉得以自己的才能,不应该只看个门,拿这么点工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