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宠(162)

作者:陈云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近来,皇帝对于赵氏很是宽厚,以至于赵家上下都有些飘飘然了,他们依旧以为皇帝离了赵家,是坐不稳这个江山的。

论起年龄辈分,赵太尉甚而还要管钱书同叫一声世叔,眼下却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前,连名带姓的叫,一丝脸面也不留。

钱书同顿时涨的满脸通红,犹如紫肝,怒道:“赵大人,在下不过是为朝廷、为江山社稷着想,你为何口出恶言!”

赵太尉斜了他一眼,满面不屑道:“为江山社稷?分明是你自己的私心!”

钱书同是两朝老臣,赵太尉在他眼里不过是个黄毛小子,如何放在眼里,亦不甘示弱,出言回击。

当下,两人竟也不顾什么体面礼法,就在朝堂上唇枪舌剑,你来我往。

赵太尉是行伍出身,言辞自然不及钱书同这个积年的文臣犀利丰富,说不上三五句话,便落了下风,更掉了几次钱书同的言语陷阱,在殿上出尽洋相。

赵太尉眼看群臣掩口偷笑的模样,恼羞成怒,大喝一声:“老匹夫,你竟敢如此戏弄本座!”一话未了,他竟想拔出老拳,痛殴那钱书同一顿来解气。

旁人有看不下去的,出来劝解道:“两位大人,这儿是朝堂,皇上还在上面,多多收敛些罢。如此吵闹,成何体统。”

陆旻好整以暇的看着眼前此景,唇边噙笑,直至他们闹到几乎不成话的地步,方才出言道:“罢了,二位大人都是朕的股肱之臣,所言皆是为上之心,朕岂有不知?此事,待朕回了后宫,同太后娘娘仔细商议,再行定夺。”两三句话,将赵钱二人各自安抚了一番,就此揭了过去。

按下此事,陆旻更满面喜色道:“诸位卿家,近来朝中有一桩大喜事,列位且能猜猜,是何喜事?”

众人面面相觑,暗道这没边没沿儿的,往哪儿猜去?

但皇上既然问了,为人臣者自也不好当呆头鹅,便一个个胡枝扯叶的乱猜起来。

有人便提后宫贤妃有喜一事,然而这事人尽皆知,无甚新意。亦有人猜是霍长庚前往蒙古平叛大获全胜,然而此事捷报早已传至京城,亦不算什么新的惊喜。更有人猜测是哪里出了天现长虹、地涌甘泉的祥瑞景象。

众人七嘴八舌,情知也是不对,却尽管乱猜一通。

陆旻莞尔道:“原来诸位都不曾关切河南那边的旱情,猜了许多竟无一人联想到此处。”说着,也不待人回话,便朗声道:“昨日,朕收到地方奏报,河南多地连下暴雨,那些已然干涸的池塘河道又重新流动起来。旱情,已大有缓解!”

满朝文武哑口无言,呆若木鸡,却见皇帝缓缓起身,高声笑道:“朕的贤妃方才身怀有孕,上天便甘霖普降,解了地方旱情。足见,这个孩子是朕的福星,是大周的福星!”

一众臣子听了这话,哪里还不明白皇帝的意思?齐齐下拜,众口一声道:“恭喜皇上,恭喜贤妃娘娘!”

苏若华从宫女一跃成了贤妃,朝中颇有些人不满议论,其中自然以赵钱为首,皆称苏氏出身低贱,又是罪官之后,即便怀上了龙胎,也不配身居高位。

这些论调已传了几日,很有几分甚嚣尘上的架势。而今日,皇帝此举,几乎是明示了贤妃的地位不可撼动。

贤妃所怀子嗣,既是为大周带来福运的福星,那她本人当然也是有功之臣。

既有功,身居高位也是理所当然。

皇帝这一言,算是为贤妃定了调,余下的人便是再心怀不满,也只好都憋回去。

众人再无异议,陆旻又提大赦天下并开恩科之事。

这两件事,倒也不算意外,原本朝廷就有逢喜事,比如新帝登基、后妃生产、又或皇帝太后寿辰,皆会大赦天下、加开恩科等以示皇恩浩荡。

今岁,皇帝的贤妃有喜,河南原本大旱,老天却忽然下了大雨,蒙古大捷,这三件事合在一处,怎么也够格了。

此事没有什么波澜,前两日皇帝在朝堂上已然提过,今日不过重新议定了章程。

料理罢政务,眼看再无朝臣奏事,陆旻便命退朝。

下了朝堂,陆旻满面春风,往后殿行去。

李忠快步跟了上来,看着皇帝面色愉悦,便陪笑道:“皇上,今儿看来没什么烦心事,这等高兴了。”

陆旻莞尔一笑:“烦心的事,那是一日也不会消停的。只是朕如今想了个绝好的办法,让这些人替朕头疼去吧。”

李忠连连点头,拍马屁道:“皇上说的是,奴才听过一句话,叫什么垂拱而治,是为明君。咱们圣上,就是这样的明君了。”

陆旻笑了两声,虽明知这是底下人的阿谀奉承,听着倒也受用。

李忠观摩着皇帝的神色,问道:“皇上,此刻无事,还是去翊坤宫坐坐?再一会儿,就要摆午膳了,正好同贤妃娘娘一道用膳。”

陆旻脸上的笑意逐渐淡去,半晌说道:“贤妃怀着身子,需好生调养,近期朕还是别去打扰为好。有日子不见贵妃了,去承乾宫瞧瞧吧。”

李忠惊得眼珠子几乎从眼眶中蹦出去,皇帝不待见贵妃,这一年到头踏进承乾宫的日子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这会儿不知怎的,忽然想起来去看贵妃了!

惊讶归惊讶,他到底只是个奴才,只能低头听命。

当下,御驾便往承乾宫而去。

那起朝臣下了朝堂,各自向宫外走去。

钱书同上了年纪,腿脚不甚利索,便落在了后面。

几个钱氏族中的青年子弟跟上来,与他笑语攀谈,便说起朝上之事,便多有奉承之言,捧着钱书同说他耿直中正,不畏强权,敢向皇帝直言劝谏。

钱书同听着这些话,颇有几分飘飘然,捋须而笑:“食君禄,自然忠君事。老夫为官数十载,所知不过忠心二字。这个节骨眼上,太后娘娘要迁宫,当然是大大不妥,老夫自然要向皇上进言。”

这话才落地,却听身后如炸雷一般的响起一道怒吼声:“我把你这个倚老卖老的老匹夫!”

众人当即一惊,钱书同慌慌张张的回头望去,但见赵太尉提着两个如铁锤一般的拳头冲着自己直扑过来。

钱书同只愣了一下,尚未想明白,便被赵太尉踢倒在地,拳头如雨点一般落下,浑身骨头便如碎裂一般剧痛,登时如杀猪也似的嚎叫起来。

此刻,赵太后正在寿康宫正殿上,同恭懿太妃说些家常话。朱蕊忽匆匆走来,神色焦虑禀告道:“太后娘娘,太尉大爷在宫里打了人了!”

第九十九章

赵太后神色一凛, 不觉脱口而出道:“哥哥怎会在宫中与人动手?他脾气虽有些暴躁,总还知道分寸。”说着,便问道:“和他动手的是谁?到底是何缘故?”

这两句话一出, 便将是非对错打了个颠倒。

恭懿太妃看了她一眼, 腹诽道:真不愧是赵家的人,上下嘴皮子一掀, 什么都是别人的错。

朱蕊也回过神来, 改了口吻道:“回娘娘的话,是钱书同钱大人在朝上与太尉大爷口角了几句,仿佛还关系着太后娘娘。皇上做了和事老,这钱大人下了朝堂依旧不依不饶, 太尉大爷听见了几句,心中气恼,便动了手。”

赵太后听闻此言, 心中满意,点了点头:“原来如此,这般说来, 还是钱书同的错了。”一言未了, 她又蹙眉道:“这件事,怎么还牵扯着哀家?”

朱蕊答道:“奴才听闻,皇上有意请太后娘娘迁居慈宁宫,几位大人不同意。其中为首的,便是钱大人。想必,太尉大爷是为娘娘打抱不平, 所以才动了手。”

恭懿太妃听闻此讯,不失时机的向赵太后奉承道:“皇上对您老人家还是十分孝顺的,这慈宁宫自前几年走水之后,便始终空着。皇上这是要等慈宁宫真正大修完毕,一切妥当了,方才请您入住。如今朝廷事多,皇上还能想着这件事,足见您老人家在他心中地位。”

现如今,太妃有个致命的把柄落在太后手中,她本又无依无靠,自然只能听凭太后的拿捏,凡事以太后唯马首是瞻了。

赵太后面上微微露出些得意的神色,洋洋自得道:“倒也不枉费了哀家栽培了他这么多年。若非如此,他这皇位岂能坐的安稳。只是,此事又和他钱书同什么相干?他要阻拦?”

朱蕊回话:“奴才也打听了,说是有几位大人以为,如今正值朝廷多事之际,国库又空虚,此时娘娘迁宫,人力物力未免耗费巨大,是为奢靡浪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