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薇点了点头,脸色有点怅然:“你既然想好了,那就这样去做吧。只是……”
她看了汪印一眼,提醒道:“雁西卫太重要了,皇上让你去执掌,必定会让朝官震惊,到时朝中还不知道会出多少事情。”
且不说雁西卫对大安朝的重要性,大安朝自古以来,就没有宦官掌兵的先例,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御史台的官员群起弹劾了。
汪印承下了长公主的好意提心,他就知道,眼前这个厉害的老妇人 ,所想的和旁人不同。
她没有问皇上为何会有这样的旨意,也没有问接任命的原因,只是在确定他会接下任命后,将会面临着什么。
是啊,殿下说的没有错好,接下雁西卫之后,定会出现许多事情。
雁西卫本身、缇事厂、皇上,还有……朝官的汹涌攻击。
他朝郑薇笑了笑,回道:“多谢殿下的提醒,请殿下放心。”
他从军中尸山血海里爬出来,又怎么会畏惧朝臣的攻击,他想要做的事情,只要定下了方向,所有困难危险都不足为虑。
更何况,朝官的汹涌攻击,或许还没有轮到他前去反击,就有某些人帮他挡着了。
见到汪印的笑意,郑薇便知道汪印心中淡定,因此也不再多什么了,仍旧不疾不徐地走着。
这时,一片黄页飘落到她的脚边,她下意识抬头看了看,见到大树开始转黄凋零,心头不由得出现了一种萧瑟之意。
秋天将至,这大安朝或许也是这样吗?
汪印看着郑薇鬓满头白发,觉得长公主中毒之后,身子的确大损了,那些背后的人实在该杀!
他狭长眼眸倏地闪过一抹戾气,周身杀气大涨,吓得长公主身边的长史赵奉心中惊跳,立刻屏息凝神,几乎不敢有动。
片刻间,这种戾气杀气便消退得干干净净,汪印神容依旧淡漠,开口道:“殿下,有关您中毒一事,先前的猜测,已经确定了,宫中隐藏着的黑手,当是贤妃。”
他特意来见殿下,除了说雁西卫一事外,便是说这贤妃一事。
这个事情,他终于证实了。
第584章 钳制
先前,殿下中毒之事,牵扯着许多人,在淑妃和熙平公主身死之后,他推测这两个人的背后还有人,他怀疑的这个人,就是四妃之一的贤妃。
现在,这个怀疑已经作实了。
郑薇再一次站定了脚步,她看向汪印,苦笑道:“汪督主,今日给本宫的惊诧,真是一个接着一个啊。”
先是雁西卫一事,然后是贤妃一事。
贤妃……谋划宫中右藏、给朕和同乐下毒的人,竟然是贤妃吗?
这个结果,她真是没有想到。
仔细说来,她和贤妃的交情还不错。
她和贤妃都深居简出,偶尔会皇家宴会上碰到,贤妃每次见到她,都会弯腰俯首,看得出是异常恭敬。
郑薇虽然不怎么喜欢永昭帝后宫那些妃嫔,但对贤妃的观感还不错。
贤妃不像宫中其他翻妃嫔那样上跳下窜,她无子无女,对宫里宫外的事情都漠不关心,身上带着淡然出尘之气,仿佛跟在她在一起,整个人都会平静不少。
这样一个人,她以为有着林泉之心的人,竟然就是背后的黑手?
她虽然觉得难以置信 ,但是汪印既然这么说了,那么就一定有真凭实据的,真相就是这样。
她以往对贤妃的观感,其实有误,这也说明,贤妃隐藏得太深。
想到贤妃那样一个清清冷冷的人,竟然谋划了那么多,还将淑妃和熙平公主都推出来当替死鬼,郑薇便觉得心中一寒。
果然,能够封为四妃之一的人,都不简单啊。
“仔细说说吧,本官想知道是怎么确定就是贤妃。”郑薇这样说道。
恰这时,秋风乍起,落叶更是纷纷落下了,萧瑟之意更深了。
汪印随即答道:“殿下,当时我推测出淑妃和熙平公主的背后必定有人,这个人能指使淑妃,地位当然不1会低。缇骑一直在暗中观察着宫中的情况,在章兆荪招供这一事上,便发现了蛛丝马迹……”
他在向皇上禀告宦章兆荪的招供之后,贤妃便来了紫宸殿,然后皇上便怀疑章兆荪的招供了,怀疑其是不是受了缇事厂的迫使;
在韦皇后提出雁西卫的建议后,皇上连夜去了贤妃宫中,随后宫中密探便发现皇上对这建议更迫切了……
虽然皇上和贤妃具体说了些什么,密探并没听真切,但是贤妃影响皇上、针对缇事厂,这毋庸置疑。
“殿下,贤妃过去一直十分低调,且其无子无女,我实在想不明白她为何要这么做,她身上疑点太多。为免打草惊蛇,暂时还不能为殿下讨回公道了。”汪印继续说道。
他虽然已经证实了怀疑,但是贤妃当身上还有种种谜团,仍需缇骑继续查探观察。
就像在雁西道石府那个碧山君一样,贤妃这个人还得留着,一时半会不能动了。
致令殿下身子大损的人,就在宫中,却不能动,多少让人不悦。
郑薇笑了,脸上皱纹十分明显,话语却带着冷意:“无妨,本宫也很想知道,贤妃背后还有谁,到底是谁这样怨恨本宫!这点时间,本宫还等得起。“
确定了贤妃这个人,那么她就可以防着贤妃了,她也可以好好看一看,为何贤妃会这样做了。
~~~~~~~~~~~~
在汪印作种种准备的时候,永昭帝也在继续考虑着韦皇后的建议。
让汪印接任雁西卫大将军之位,真的可行吗?
他的确忌惮汪印,也想收回汪印手中那三千缇骑。毕竟,这些缇骑太厉害了,他们个个几乎都能以一当十。
但是雁西卫有十万兵马,汪印练兵御下的本事,在朝中无人能及。若是让汪印掌管这十万兵马,雁西卫会变成什么样呢哈?
若是汪印最后收归这十万兵马,那……
永昭帝神色沉凝,嘴唇紧抿着,脸上法令纹显得无比深刻。
如果是这样,那么汪印的势力就更重了,更加难以撼动了。——这绝非永昭帝想看到的。
他打算将汪印调离缇事厂、接任雁西卫大将军,想是削弱汪印的势力和影响,并非真的想给其这样的尊荣。
雁西卫绝不能真正握在汪印手中。
有什么办法,可以将让汪印接管雁西卫、却不能收归十万兵马?钳制是必定的,如何钳制呢?
他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最后,他唤来了自己的心腹亲信兵部侍郎窦大用。
“爱卿,快到秋后换防的时候了。军中情况如何了?”永昭帝这样问道。
国朝大事,惟祀与戎。军中换防这样的大事,窦大用作为兵部侍郎当然十分清楚。
他为永昭帝详细说了目前军中的情况,心里有些奇怪:现在还没到汇报军中情况的时候,皇上怎么会突然在意这些了?
在说到雁西卫情况的时候,永昭帝突然打断了他,开口问道:“雁西卫大将军人选,爱卿可有什么推荐?”
窦大用心里一惊,脑中飞快转动着:雁西卫大将军人选空缺一年多了,之前也有朝官奏禀过相关问题,都被皇上刻意忽略了。
很明显,皇上想让雁西卫保持现状。
那么,现在问大将军人选,到底是何意思呢?
窦大用想了想,谨慎答道:“皇上,雁西地处要冲,大将军当慎之又慎,臣一时想不出有谁合适。”
听到这回答,永昭帝默了默,知道没有直接点明的话,窦大用根本不会说实话。
他决定不再转弯抹角,直接问道:“熟知军中情况,且说说看,有什么办法可以限制一卫大将军?朕想削弱大将军的势力权限。“
永昭帝没有直接说出汪印的名字,现在一切都没有定下,他不想有过多风声漏出去。
任是窦大用再怎么想,也绝对想不到永昭帝这个疑问会与汪督主有关,还在猜想着皇上是不是对雁西卫有了什么安排。
他思虑良久,最后答道:“皇上,限制削弱一卫大将军的权力,臣有一个想法,或许可行。”
他徐徐将自己心中的办法说了出来,永昭帝听了,满意地点点头:“爱卿这个办法当真是不错,甚好,甚好!”
他将窦大用唤来紫宸殿,果然做对了,窦大用真是能为朕分忧解难,甚好,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