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歌手站在舞台上大放异彩日进斗金,有些歌手在酒吧驻唱走穴,有些歌手站在地铁站里,晚上也睡在那里,他们的歌声真的有很大差别吗?决定他们去处的是什么,是机遇。如果一个地铁站里放着音箱举着话筒的歌者偶遇一位星探,他的生活便可能天翻地覆,这就是机遇。”
“刚毕业的学生步入社会之后常常会迷茫,因为你不知道机遇什么时候会来,但在学生时代,轻松的地方就在于这里,我可以准确地告诉你,机遇就在那里,在明年的六月,你甚至有四十八个小时的时间供你缓解紧张、把握机会。”
封湫的视线滑过他们,看过一双双燃烧着斗志的眼睛。
他问:“你们能抓住机会么?”
下课铃响起,但二班的学生没有一个人说话。
他们好似都憋着一股劲。
直到班长开了个头,陈同挺直了腰背说:“能!”
像是鲜鱼入了沸油锅,乍响声音,他们说:“我们能!”
作者有话要说:啾~
第120章 七月二十
·
苏少爷是从来不屑于喊口号的,他心智成熟些,总觉得那样幼稚,但相同的事情放在陈同身上,在他眼里看来就变成了:他好可爱。
封湫听见班上的学生们斗志昂扬的声音淡淡笑了下,说起另一件重要的事情:“下半年你们就要高三了,九月份除了开学之外,还有我们的数学竞赛,现在参加竞赛之后的保送名额少了,学校挑选学生的要求也要更高,但是并不妨碍竞赛成绩在自主招生中产生的影响,在这方面有追求的同学从现在开始就要着手准备。”
“在期末考试之后会有一场选拔赛,对数学竞赛有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参加,选拔赛之后可报名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十校联合夏令营,进行专门的培训,培训地址在隔壁实验中学,夏令营期间除了正常的学习和训练之外,还会邀请一些大学老师、教授讲座,以及邀请曾经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们分享他们现在的大学生活。”
封湫笑着多看了苏青和陈同两眼,说:“这不是我第一次和你们讲夏令营的事情了,重提一遍也是为了引起你们的重视,去年升高二的时候就有不少同学参加,你们可以参考他们的切身体验。”
他讲完便不再拖堂,出了教室,陈同接收到封湫最后的那个眼神,搓了搓脸。
锅盖翘着小手指靠过来:“封神最后那句话,多半是和你讲的。”
“……”陈同眼神有些复杂,“我知道。”
去年暑假,陈同靠着投机取巧,以全班主科均分120的赌约赢了宋美丽,班上没有参加校内的暑期班,但是像金毛锅盖大白牌友三仙他们,都是去参加了竞赛班的。
当时他们才高二,搞竞赛的人不多,竞赛班也不是这种十校联合夏令营,和暑期班一样是校内培训。参加了十校联合夏令营的,他知道的只有梁园、傅瑶、梁凡这三个人,其他的不认识。
当时封湫就想要他参加十校联合夏令营,可他因为此前种种原因不愿去,弄得封湫对他很有些意见。
那段时间里陈同遇见封神就心虚得想要逃跑,和宋美丽的赌约也是这么来的,宁愿去当垃圾分类监督员都不愿见封湫一面。
这次封湫往事重提,陈同十分不好意思。
下课时候他微信上偷偷问苏青:[你去吗?]
必然知道苏青的答案,他哥回复说:[去。]
于是陈同也报了名。
竞赛和月考是不一样的,非常不一样,这个有时候你想学你认真学都不一定能学得会。就像封神说的那样,解题不该是题海之后的惯性思维,而应该是你融会贯通之后的自主思考。
陈同作为应试教育灌输下的“好学生”,他在这方面其实比较薄弱。
他不是天才,他所有的成绩都来源于埋头苦练,来源于他比别人付出得更多,才能“笨鸟先飞”。
有时候他自己都知道自己是个“二百五”,憨憨的,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天才,越长大对自己的认知就越发清晰,也逐渐看到了他和别人之间的差距,自己给自己框上牢笼。
虽然他成绩一直很好,在高中压分之前一直名列前茅,但是他仍旧、越来越达不到他妈妈的期望,那些金杯奖牌对他来说越来越吃力——他怕了。
但这回他想再努力一次,为了他自己,他想考上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想和苏青上同一所大学,他想拼一拼。
一周后封湫收到了他送来的考试报名表,抬眼看着陈同,封湫拍了拍他的手臂:“要相信自己。”
陈同带着一点紧张:“嗯。”
封湫的眼神锐利严谨:“我给苏青的题目你有跟着练吗?”
“有的。”陈同心说,我就知道你给他也是给我。
封湫眼睛里这才露出点笑意,微一颔首,淡声说了句:“加油。”
一次月考的辉煌并不能说明什么,期末考试的时候,陈同就被苏青的第一名压得死死的。
这个月苏青从他那里学了一些语文考试的应试技巧,这样的技巧对于苏青来说太简单了,比数学试卷压轴题简单得多,于是不出意外地,他和梁园都被苏青碾压了。
走廊上陈同挂在栏杆,夏日的天空上飘着棉花糖一样的团团白云,阳光明亮,天很蓝很蓝。
期末考试结束,成绩下来之后他们还没有那么快放暑假,还有一周的上课时间,用来讲期末试题,然后紧接着就要步入暑期班——这一次暑期班通往高三,没人能逃得掉,也没人敢逃得掉。
栏杆旁边挂着一班的梁园,很有些通病相怜的味道。
梁园的心情其实蛮复杂的,陈同不再压分了,给他造成的压力还挺大。原本转来一个苏青就给了他很大压力,现在又来一个,梁圆圆别说胖成圆了,最近一个月又瘦了几斤。
陈同叼着棒棒糖拍了下他的肩:“恭喜你啊,这次我没考过你。”
期末考试陈同只拿了个第六,梁园追着苏青,稳坐第二。
“别了,”梁园说话声音挺有距离感,说出来的话倒是挺熟稔,“你们两个放过我吧。”
陈同傻笑起来,手肘撞了下他,问:“哎,前面有个苏青,怎么追都追不上,你会不会沮丧啊?”
梁园一脸“你在说什么屁话”的表情,回答说:“当然会了,他不是人好吧。”
“噗……”陈同和他两个人傻乐了一阵子,梁园又说:“但也不是非常沮丧吧,厉害的人那么多,每遇见一个我就沮丧,那我从初中开始就不用活了。”
陈同觉得他说的话有道理,这样的傻话之后便不再问过。
梁园、傅瑶、梁凡,今年也报名参加了联合夏令营的选拔考试,除了他们之外,班上不少学生也报名参加了,反正只是一场考试,试试水而已,不参加联合夏令营他们也要参加校内的暑期班,考试多一场少一场对于他们来说,都无所谓了。
夏天很热,七月份暑气蒸腾,南方的空气粘滞,像是流不动的白糖糖浆,透明、黏稠、又甜又热。
选拔考试的题目和高考题差不多,囊括了高中知识的方方面面,考试时间三个小时,除了一张正常高考试卷之外,后面还有好几道附加题,都是竞赛题水准,出题姿势刁钻,一道简单的填空,不会做的人看得就是一个“不知所云”。
整张试卷的题量是要超出三个小时的考试时间的,苏青在最后一分钟的时候也还在答题,但他们是选拔考试,比的是分数,并不要求完全做完,难度也不算很高。
而且附加题明显区分方向,几何、代数、数论、组合,题目都十分具有代表性,只要留意过数学竞赛并有过相关做题经验,做试卷上的题就不算难。
考试并不复杂,筛选掉的是没有相关竞赛经验,基础知识又不够扎实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更需要日常练习,保证高考成绩,不适合数学竞赛。
于是参加了考试的一班二班学生,基本上都顺利拿到了参加联合夏令营的资格。
剔去部分仅仅想来考试,并不想为竞赛付出太多时间的学生,最后报名的也就那么几个老熟人。
陈同熟悉的狗人里面,大白和金毛跟着老赵去参加物理集训,锅盖对数学无感根本没报名来考,牌友三仙倒是来考试了,但是他们对数学竞赛没什么多大感觉,考这个名额完全是为了想在夏令营里去听教授讲座,毕竟机会难得,一年才一次,说不定还能有当面接触的机会,可遇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