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与长生(143)

作者:五十九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那我就留下吧。”羲和抿了抿唇,自然的端坐在露鸡面前。

露鸡便是卤鸡,分为红白两分。

在吃食简单的战国里,卤肉也算是别具一格的美食。尤其是北方地区卤制品作料多、咸味重,随着时间推移季节的不同卤制品的口味也不同,细致的分为春酸、夏苦、秋辣、冬咸。

羲和就被这么一盆红卤鸡收买了。

华阳设宴宴请了几位夫人,羲和在她们来前便吃了个嘴瘾便离去了。

次日她往后殿走了两步,竟然又遇到了华阳,几前还摆着满满的点心。两人在遥遥相望后坐到一同,羲和近身去看,“粔籹?”

“先生真厉害,竟然一眼就知道。”华阳莞尔。

羲和轻笑,“我去楚国吃过,是城门外的一个老婆子做的,甜得很。”

楚人对吃方面算是其中翘楚,粔籹是用蜜糖与米面熬成的糕点,本就甜糯入口。羲和想了想,似乎还对那老婆子还有印象,“走的时候我还特意带了许多,你吃没吃过香饭?”

“香饭?”

“嗯,是楚国的一种精米,加上他们的黑米。水开了之后,那叫一个香啊!”

羲和说的眼睛一亮,华阳听了也有兴致,扭头和身旁宫婢道,“明日就吃香饭。”

说罢回首,“先生明日也来。”

“好。”

羲和是个说到做到的人,到了次日到点后便出门遛弯去。

一来二去,两人才熟了起来。

说来也是巧合。

华阳本是极厉害人,半辈子换来如今荣华富贵与高位自是满意自足的。再加上儿子孙子并非她亲生,她也给了自己一个标准。闲散富贵的老太太,想来秦王是最喜欢的。只可惜宫里与她平级的夏姬出身卑微又不得宠,儿媳赵姬心性小气另有盘算,竟都与她说不到一处去。

赵柱当年还将她捧在手心上哄着,没道理还要委屈自己。

于是她开始找好朋友,而又恰逢,她找就来了。

彼此都无所求,只是后宫里找个说话的人而已。结果两人遇见后发现,竟然也算得上话题投缘。谈话与美食,促使羲和只要闲下来就自然的路过,华阳也正好的坐在那里晒太阳。

连着几日后没见到羲和的阿丑发懵,他提前让人去寻人,待到人都齐全了,那抹红色身影端着一个碟子过来。

喷香的饴糖窜入鼻子,碟子放在几前,“吃。”

焦圈的合糖炸糕散发着发腻的香气,阿丑自觉地拿起放到嘴里,咬下后眨了眨眼,“先生是饿了?”

羲和点头,“多吃点。”

她就没有真正饱过,但是这句话也不好说,见阿丑吃的慢吞吞的便将碟子放到自己的几前准备提笔。

原是有重要的政事要谈,吕不韦等人见她身影出现怔了怔。偏偏被这一打岔,倒像是麻烦她人一般。

羲和当做不知那些目光,提笔落了几笔。她知道今日是为了什么,魏缭出行而去,只要事情办妥后秦军就要出发。但是武将有一半在军营之中整装待发,留下的一半在宫中与各位同僚拉扯商讨要事。

不该在这的吕不韦也在,他是个商人,心思细腻,也曾领军打仗。但是说到真正的战事兵法,他是全然不懂的。

羲和听他说了两句,当即也不遮掩的嗤笑。

吕不韦当做不知,继续说着内政需要担心的问题。

饴糖很快见了底,书简也翻了一页。相比木简,她更喜欢白布写字,只要压好四角就能单手操作,日后再搬挪抄誊的时候不会沉重难挪。

随之她的笔不停游走,殿中的争执言语渐渐少了起来。

渐渐只剩下几位老将。

王翦等人欣然欢喜,但他们为老臣略有收敛。反是年轻辈的不给脸面,很是自然的笑出声。尤其是一个身形高挑的武将,“战事狡诈事有多变,我等年轻不及前辈们,不若请先生出山?必定能大胜而归!”

“闭嘴!”

众人都知风先生不会出山,亲弟子也不过让她帮忙坐镇一旁,故而许多人不会又如此多嘴。

但王翦当机立断大声呵斥的反应,未免大了些。

羲和抬眸。

“先生莫怪,这是我犬子王贲。年轻人血气旺不知轻重,只顾着想要胜战却不像可能行否。”

“无事。”

王贲见父亲如此,也连忙道自己不是。

事实上,才说出口他就后悔了。方才只是看不惯赵国来的人一贯得意而已,想要压过一头却忘了分寸。

自打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开设私塾入学后,士族的地位有了些许变化。其中御史监察机关,除了记录秦王史实记录,如同喉舌之外,空缺的大史更有掌国六典之责。

风先生不为官,但无形中也有此权。待她百年后,如今的史记便是日后千万年的事实。而她的模样看来,只怕是听了就写没有半点修缮。

此事之后,阿丑在朝臣离去时看了一眼,发现这份史记写得可真是有板有眼。连着他们怎么吵架,都是一字一句的落了下来。

“先生要不要改改?”

“不。”

“可这让后人见了,显得寡人很不稳重。”

羲和想到他方才撸起袖子蹲在几前,与武将盘腿坐着说兵法的模样,噗嗤一笑。

“他们会觉得你可爱。”

“先生……”

“王翦不愿我出山?”

阿丑皱了眉,“倒不是,只是他说先生志不在此,不必勉强。”

隐隐地察觉到那句意思,再仔细想又模糊不清。但志不在此,确实是实话。当初不过寥寥两句,王翦想来是察觉到了。

到底姜还是老的辣。

羲和信手摸了摸阿丑的头,他却盯着满篇字皱眉发愣,他在等。

等了差不多两个月,表面平静的合纵有了破绽。

邻里之间本来就多有摩擦,再有心推动后燕赵发动新的战争。不同的是,在赵国出兵是,秦国派王翦父子等将以救燕为名出兵夹攻赵国,先后攻取了赵的阏与、轑阳、河间、安阳等邑,漳水流域已为秦所占有。

顷刻间血流成河,捷报连连时,战地上爆发了一场怪病。

一位后勤士卒全身皮肤溃烂起血泡,皲裂结疤的同时皮肤开始撕落。骇人听闻的是,士卒始终不觉疼痛且在营中传染而出。

第126章 来到战国(八十二)

病情是从营里传出, 一传十十传百, 眨眼几天整个后勤人竟有泰半皆是。

万幸营中人除了战事之外, 对于基本的病情也有意识与防范。在接连有人毫无知觉的离世后, 后勤士卒尽都被隔离在外, 被当做疫情处理。

消息传到宫中时, 大都心惊肉跳,又对武将褒奖的同时, 对于营中得病之人也是严厉要圈在隔离之中,万万不能逃出再染了别人。

“这等怪病闻所未闻, 如今却是从秦军传出恐怕会扰乱军心, 祸乱咱们的大好机会!”

阿丑沉下眉眼, 略有不虞,“天下之大, 无奇不有。千奇百怪的病你未听闻,不过是自己见识太浅。士卒为国捐躯,怎能在生死关头时反而丢弃不管?”

“大王说的是。但如今重在伐赵,万万不能因小失大为此断送大好时机。况且怪病莫名而来又不知如何救治, 军中本就有军医照看,事情还是顺其自然为好, 免得荒废可惜了万千秦兵的心血。”

“胡说八道!若是连自己人都要丢弃不要,那才叫扰乱军心,不堪为人,日后定会被世人看低!后人耻笑!”

“有宋襄公金玉在前,还要你跟着卖蠢?”

“你!”

“莫要吵了, 我秦征伐果断名震各国,合纵之势虽然被破,但这未尝不是一个戕害我秦的机会!若是久久没有结果又处置不当,那才是丧失民心!”

武将们虽然不舍,但也明白是非道理,只是希望有人去查清病情救下那些无辜的士卒们。有意为其相争,可惜出口便遭到了阻拦。眼睁睁地看着有人说得凶狠,掩不住心中的胆怯惶恐。有人说地好听,却像是抚慰心中的犹疑,彼此各争一词。

事情自然举棋不定。

报信前来的武将面色阴沉,他初出茅庐又年轻气盛,不似老将能说善辩还有地位争执。想到来前的叮嘱,顾及自己冲动后的后果,只能这般怒视着殿上阻拦之人。他的目光不加遮掩,大都看得一清二楚。

十足的嫩头青。

阿丑不免焦头烂额,战事上的畅顺让他脚下生风,政事也越发熟稔的同时,他也喜欢上了这种掌控的感觉。偏偏这种畅顺,也同时带来了某种副作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