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念点点头,咬了一口点心。
薛怀瑾见她嫣红的小嘴咀嚼了几下,想着大概是吃完了,便适时地把杯子凑到她的唇边,顾念就着喝了一口。
抬头笑到甜蜜,“很好吃。”
薛怀瑾觉得,也许做一块点心也不错。
阿巧已经看得目瞪口呆。她清了清嗓子,提醒道:“姑娘,咱们该回府了。”
这一声,实在是太煞风景了。
薛怀瑾看了阿巧一眼,眼神清冷而凌厉。后者顿时觉得浑身一阵发寒:好吧,她知道他不愿意,但是身为丫鬟,总要看着自家姑娘,不能被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占了便宜去。
顾念转头望了望外头的天色,也觉着时候不早,于是点点头道:“嗯,要回去了。”
她站起身来,走到书案旁整理账本。薛怀瑾只好过去帮她,两人你一本,我一本,把账本摞在一起。
薛怀瑾提醒道:“这账本有很大的问题,今晚我整理一下,写下来,明日给你送过去。”
“好,多谢怀瑾公子。”顾念笑眯眯地说。
薛怀瑾听到那个“谢”字,不知道怎么地,就觉得有些刺耳。想要向对方抗议一番,可是却又无从说起。毕竟人家谢自己,也不是什么错处。
只好别别扭扭地点了点头,“举手之劳。”
他让盛椿去大厨房装了几样点心给顾念带上,又亲自送了对方出府,“一路小心。”他道。
似乎这里离顾府只有不到一刻钟的路程。盛椿的脑子里闪过这个事实,抬头看看薛怀瑾的神色,觉得自己最好还是把这话藏在肚子里比较好。
顾念走了许久,薛怀瑾才转身回府。盛椿就觉着自己主子有些不对了,他总是望着门的方向出神,似乎在想念着什么人。
“顾姑娘明日还来的吧?”虽然被薛怀瑾嫌弃话多,但是盛椿还是秉持着有话就说、绝对不憋在肚子里的原则。
不过,这一回薛怀瑾却没有责备他。
却是回答道:“不来了,而且恐怕这些日子,我们都不会见面了。”
盛椿很惊讶,想着问些什么,却又觉得无从问起。只得带着疑惑去端了饭菜来,薛怀瑾似乎很没有胃口。
只吃了几口就放下了筷子。
盛椿直觉他心里有事,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天黑,薛侯爷回来以后。
“你明天和我一起进宫面圣。”薛侯爷说道,神色间是少有的郑重。
前几天薛怀瑾和他提出自己要入仕的想法,薛侯爷虽然心里忐忑,但还是跟皇帝提了。
皇帝还是低调皇子的时候,薛侯爷救过他,从此双方引为知己。
后来皇帝登基,薛侯爷依旧是他最信任的人。所以,在皇帝面前,薛侯爷到底比其他的臣子要随意些。
今天提起薛怀瑾,两人也仿佛只是在讨论好友的孩子。
但是,只有薛侯爷知道,薛怀瑾不仅仅是侯府庶子,他还有一个更为显赫的身份。
原本,他是想着永远隐藏薛怀瑾的这个身份,让他可以安稳平淡地度过一生。
薛怀瑾也是同意的。
现在看来,事情有了变化,也许会因此给侯府带来某些影响,但是薛侯爷也并不想拦着薛怀瑾,总之一句话无论他想做什么,自己支持就是了。
第40章
第二日,盛椿来到顾府讲交给顾念一封信,“这是我家公子连夜写好的,分条列出账本里存在的问题。”
阿巧接过去交给顾念,后者拆开,从信封里拿出四张纸来。每一张都密密麻麻地被写满,条理极为清楚。
就听盛椿又道:“我家公子说了,如果姑娘看不懂,可以写的回信给他,他自会回信解释。”
顾念哦了一声,心里转了好几个弯,最后还是问出口来,“怀瑾公子很忙吗?”
明明昨天才见过面的,可顾念还是觉得有些奇怪,她心里隐隐觉得,薛怀瑾一定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否则他不会采取写信的方式,而是会亲自来找她。
但是,这话她却不能说得太明白,否则真的有一种自作多情的嫌疑。
盛椿却主动解释道:“我家公子打算入仕,应该此刻就在皇宫中觐见。”
顾念十分惊讶,关于入仕的事情,她许久以前就和薛怀瑾提过,当然那时候她还有私心,想着若是他更有权势,对她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后来她发现薛怀瑾对此十分冷淡,也就没有再提起。
顾念想了一想,问道:“最近发生了什么?”
这倒是把盛椿给问得愣住了,他挠了挠头,想了半天,最后还是摇了摇头,“似乎也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
在盛椿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顾念都觉得有些心神不宁。手中拿着账本,和薛怀瑾的书信一一对照,却是看了半天什么也没有看进去。
阿巧道:“姑娘要不然还是歇一歇吧。”
顾念从善如流,从桌子旁边站起来,推门走到院子里。
初冬的时节,外头凉意明显,即便是快要晌午,身穿薄绸夹棉衣裙的顾念还是感到了一阵阵的发寒。
阿巧追出来,替她披上衣服。
与顾念的思绪万千不同,此时皇宫大内却是一片祥和之气。
皇帝看着跪在跟前的薛怀瑾,笑着对薛侯爷说:“你看看,当初听朕的多好,白白耽误了这么些日子。”
早在薛怀瑾从江南回到京都的时候,薛侯爷就曾经带着他来见过皇帝。当时皇帝当场考检,发现他文武双全,不由得龙心大悦。
当时,皇帝就提议先让薛怀瑾在自己身边做四品带刀侍卫,但是却被他回绝了,说是比起入仕来,他更加偏爱经商。
皇帝虽然觉着有些可惜,但是因为有薛侯爷的关系,也并不想强迫薛怀瑾,便同意了。
如今薛怀瑾改变了主意,倒是让皇帝有些喜出望外。
薛侯爷曾经救过他,他也希望生死之交的儿子能有出息。但是薛侯爷的嫡子薛彬恐怕是指望不上了,那就是个游手好闲的公子哥。
现在既然薛怀瑾知道上进,本身又有这个能力,皇帝当然乐见其成。
于是,他想了想道:“你就跟在朕身边,依旧按照上次的设想,做个四品带刀侍卫罢。”
薛怀瑾磕头谢恩,姿态及其恭敬标准。
皇帝看看别人家的儿子,再想一想自己的儿子宁王,不由发出一声感叹,“薛振,朕比不上你呀。”
即便他是九五至尊,对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儿子也是毫无办法。
薛侯爷垂下头去,拱手道:“臣惶恐。”
皇帝摆摆手,“都是自己人,就别做这些虚礼了。你倒是好好和朕说说,你是如何教儿子的。”
薛侯爷:“都是怀瑾他娘的功劳。”
说到这里的时候,薛侯爷明显十分感伤。
关于这件事,皇帝也是听说过的。据说,薛怀瑾的母亲风华绝代,薛侯爷生怕她被侯夫人欺负了,便一直让她住在江南。
“有没有考虑把怀瑾她娘接回来?”皇帝如同闲话家常一般。
薛侯爷摇了摇头,不免回头去看薛怀瑾,见后者脊背挺直,头却是微微垂下的,也看不清他的表情。
薛侯爷心头一叹,便将话题转开去。
*
当晚,顾念带着核对好的账本来到了书房。
顾远宏每日下衙之后,都会在书房坐上一阵,今天也不例外。
听见房门响动,顾远宏抬起头来,见是顾念,神色就有一瞬间的复杂。
自从他最疼爱的女儿顾悦和程思私奔以后,顾远宏就显然了长期的自我怀疑之中。他怀疑这么多年对顾悦付出心血培养,到底有没有意义?
反而是他最漠然对待的顾念,最是让他省心。
若说以往的顾念性子还太过跋扈,心智还有些愚蠢,那么现在的顾念,在顾远宏眼中就近乎一个完美的女儿了。
她,对父亲孝顺,对陈氏恭顺,而且更重要的是,她不会像顾悦那样忽然就跟着谁私奔、丢尽父母的脸。
然而,这种看法上的转变,同时让顾远宏有些愧疚,毕竟这么多年以来他并没有好好地照顾顾念。
让她失去母亲以后,几乎也就失去了父亲。
所以,这些日子以来,每次见到顾念,顾远宏总有一种奇异的矛盾。
顾念并不管这些,她径直来到书案旁边,行了礼,寒暄几句,便开门见山地说,“父亲,这账本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