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娇女(372)

作者:夜纤雪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晏洢、晏潼、晏渤、晏炜三兄弟,还有闵家的闵则亭、闵则阁以及荣王府的唐嘉桐、唐嘉龄都过来了,越儿还把君儿也硬拖了出来,十个孩子简直就快要玩疯了。

“娘,一起啊!”丫丫这疯丫头跑得包包头都快散开了,小脸被冻的红通通的,扑过来跑住晏萩的腿。

“太冷了,娘不玩。”晏萩拒绝,站在廊下看了一会,就回暖阁窝着去了。

等小家伙们玩尽兴了,姜糖水也熬好了,一人一大碗,喝得几个小家伙直吐舌头,“姑姑,这水不甜,好辣。”

“这是祛寒的,又不是让你们甜嘴的,喝完了,就去里面把湿衣裳都换下来,要是生了病,灌苦药给你们喝。”晏萩边说道,边拿着小银捶捶核桃吃。

丫丫伸出小爪子,去碗里抓了一把。晏萩瞪她,“你洗手了吗?”

“洗啦!”丫丫冲她娘咧嘴一笑,塞了块核桃给晏袭袭吃,给了晏炜和唐嘉龄各一块,然后往自己嘴里塞了一块。

孩子们换了干净的衣裳,茡荠把准备好的小糕点送了进来,晏萩就问了句,“大少爷那边送过去了吗?”卓儿、晏洢、闵则亭和唐嘉桐在外院的书房,四人年纪相差不大,都是家中长子,性格相对沉稳一些,能玩到一起,到是延续了他们父辈的交情。

“噗”越儿从嘴里吐出一颗牙来,“娘,我又掉了一颗牙。”越儿到了换牙的年纪了。

“上面还是下面?”晏萩边提壶倒水,边问道。

越儿用舌头探了探,“上面的。”

“先过来把口漱了。”晏萩唤道。

越儿漱了口,把他的那颗小乳牙,丢到床底下去了。

傍晚时分,晏同烛、闵自白和唐江来接各自的孩子们回去,孩子们在安国公府玩得开心,都表示,“明天还要来玩。”

“美得你,要想再来,等过年以后。”三个父亲说的意思都差不多。

正月初一虽然是个大晴天,但一点也不暖和,晏萩按品大妆,和傅知行陪着安国公、韩氏进宫朝贺。每年的朝贺都差不多,见得人也多是老面孔,大过年的,大家说话也是客客气气的,即使不和,这个日子,装也装出和睦来。

正月初二、三、四、五走亲戚访友,四处拜年,吃吃喝喝。

初六,休息一天。

正月初七,相传是人的诞生日,故称人日,这一天也是纪念人祖的节日,亦称“人胜节”。这天有“剪彩为人”的习俗。韩氏兴致勃勃地招呼丫丫和晏袭袭,“来来来,祖母教你们剪小人儿。”

拿五色绸子剪出人形,剪好后,丫丫和晏袭袭乐呵呵地送给晏萩,晏萩奖励了两人一人一枝蝈蝈簪,插在她们的包包头上,把两小丫头,高兴的直蹦。

初八,年假放完了,该去衙门当差的去衙门当差,该进书房读书的进书房读书。

第431章 元宵佳节

景国是有宵禁的,不过正月十五前后各一日暂时弛禁,准许百姓夜行,称之为“放夜”。坊门不闭,全民可通宵达旦的狂欢。十四这天,安乐郡主很正式的写了个帖子过来,约丫丫小朋友明天一同去逛街观灯。

丫丫拿着帖子来向她娘请教,“娘,我是不是要回个帖子呀?”

晏萩瞅着坐在一旁的傅知行,“世子爷,让不让你闺女去?”

“带上你兄弟他们。”傅知行剥了个蜜桔给晏萩。

“哦”丫丫笑应了,“娘,该怎么回帖子?”

“就说你会去,还会带你上你哥和你姐。”晏萩顿了顿,“你问问君儿,可愿跟着去,袭儿就别带她去了,你带着她玩雪,玩得都受寒了。”

丫丫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出去写回帖。

第二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午,安国公府里就挂起了一盏盏花灯。有巴掌大小的莲花灯、桔灯,也有稍大一点宫灯、走马灯、大圆灯笼、美人灯。园子里还找工匠来,雕了几个冰灯。

老国公和澄阳大长公主年岁渐长,行动也愈发的缓慢了,晏萩但凡过节,都布置的很热闹,这样他们在家里也能观灯。

吃过晚饭,丫丫就回房里去梳妆打扮了。年前,晏萩给她做了不少新衣裳,丫丫挑了件杏红绣折枝墨梅的袄子,配上浅碧百褶挑银丝的裙子。

“腊梅姐姐,给我重梳个头发,我不要梳包包头,你给梳上回我娘给我梳的那个小辫子。”丫丫是个爱美的小姑娘。

婢女就给她梳好了头发,头上缠着梅花流苏金环,别着朵璀璨的珠花,在辫尾绑着小铃铛花,脖子上戴着长命金锁,在额间贴上大红花钿,耳朵上是小小的鎏金梅花耳钉。

打扮好后,丫丫在镜子前照来照去,还表扬自己道:“丫丫是美人儿。”

小美人儿屁颠屁颠跑进暖阁,“爹、娘,丫丫漂不漂亮?”她还转了个圈,铃铛花随着她的动作,叮零零作响。

“漂亮,倾国倾城。”晏萩搂过女儿,亲亲她的小脸蛋。

“像你娘一样漂亮。”傅知行把女儿的漂亮归功于妻子。

在门外正要进来的卓儿,听到这句话,嘴角微抽了一下,他爹夸他妹还得带上他娘。

“大哥,你站在门口做什么?还不进去。”越儿走过来道。他身后跟着晏袅袅和晏杉,君儿在知道他娘不去后,也不肯去了,那怕越儿一直撺掇说可以扫街猜灯谜,君儿都没答应。

卓儿看了他一眼,撩开门帘子走了进去。

“好好看着你姐姐妹妹,别让人冲撞了她们。”傅知行叮嘱了长子一声。

“谁敢冲撞我和丫丫,我揍他。”晏袅袅一身男装打扮,要不是有耳孔,就活脱脱是俊俏少年郎。

把孩子们打发了出去,晏萩就牵着傅知行的手,“他们去外面观灯,我们在家里观灯。”

天色已暗,挂在廊下檐角、庭中树梢上的各色花灯,都点亮了,流光溢彩,熠熠夺目。晏萩还别出心裁的,在假山上挂了数十串小灯笼,还做了小机关,让它们一时亮一时灭,就跟天上的星星似的一闪一闪的。

“你看像什么?”晏萩笑盈盈问道。

“疑似银河落九天。”傅知行还是很懂她心思的。

晏萩脸上的笑意更深了,“好看吗?”

“好看。”傅知行低眸看着她,“不及你好看。”

“我要不好看,怎么能迷到京城第一美男呢。”晏萩调笑了他一句。

夫妻俩赏了会灯,起风了,寒意倍增,傅知行赶紧把晏萩带回房里去了,洗洗就上床歇息。晏萩身上还没完全干净,夫妻俩只能盖着棉袍,纯睡觉。

过了上元节,这年就算过了。

十七日早朝,武太师以病乞骸骨,圣上挽留他继续在任。君臣俩玩了把三请三留后,圣上允许,涕泪曰:“君臣不相负。”

武太师原本是想等孙儿出来后,才退下来的,可是年前病了一场,又摔一跤,如今走路还得拿拐杖,实在是上了不朝了,才不得不上折。

圣上对这位老臣也挺够意思的,不仅让他致仕后,继续享受全俸,赏赐黄金千两、白银五千两、良田千亩,还免除了武家子孙的赋税、劳役和兵役,直到武太师去世为止。

这样的恩宠,让文武百官对武太师羡慕不已,圣上与武太师君臣相得一事,也传为一时佳话。

晏萩听后,跟傅知行道:“圣上挺看重武太师的呀。”她祖父致仕时,圣上都没免除晏家子孙的赋税、劳役和兵役呢。

“补偿。”傅知行淡然道。武太师可是贡献出了一个外孙女出来,“劳苦功高”。

晏萩愣了一下,试探地问道:“鲁王妃?”

傅知行颔首。

晏萩蹙眉,“如今武太师退下来了,鲁王妃的依仗就没了,鲁王不会又对鲁王妃下手吧?”

傅知行勾了下唇角,“不会,还有侯家。”

武太师致仕后,朝堂没有太大的波动,又不是换了皇帝。鲁王虽不满,却也没法阻止。只是接连一个月,都没进鲁王妃的院子,以前初一十五都会去。

二月初六傍晚,鲁王的那位郭庶妃为他生了一个儿子,鲁王在损失了一个嫡子后,又多了个庶子。

初七凌晨,东宫添丁,太子的侍妾也生了一个儿子。母凭子贵,太子给她提了位份,成了庶妃(宝林)。

晏萩打发人往鲁王府和东宫,各送了一份礼物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