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将军是知道这些小孩子大部分都不过是雇工家的孩子,还有就干脆是收留的孤儿。
但去年他就见过这些小娃子,今年再见,明显个头都窜高了一大截!甚至比他亲儿子郑小郎君还长得快!
而且这些孩子身上都裹着暖和的小袄子,帽子围巾手套棉鞋,样样都是新的……
这就是普通庄子上的平民,也不见得这么舍得吧?
郑将军还在心里暗叹卫星村的主事者会笼络人心呢,他家的一双儿女已经坐不住了。
郑小娘子抱着他的胳膊使劲摇晃,“阿爹!阿爹,我也要去玩!”
郑小郎君虽然没抱着胳膊撒娇,但一双眼睛也渴望地盯着他。
郑将军笑了,“我说你们一听是去卫星村,就着急上心呢,这是早就知道这边有好玩的?”
“唉,这边天气冷,一入冬就没什么玩的地方了,也就是卫星村有点好玩呀!”
她还记得上回来,村里的小姑娘小少年,领着她去看大大的风车作坊,长长的水渠,还有红艳艳的西红柿田啊!
哪样都比在应祥县的府里有趣啊!
“行行,都依你,咱们先去见过村里的主人再说!”
郑将军让人放慢了速度,从冰滑梯的旁边上去。
昨夜下了大雪,这冰滑梯,和滑梯旁边干净的水泥走道,肯定是卫星村民们早早就拾缀出来的。
司娓娓做为卫星村的代理村长,带着村民们在大门外热情迎接。
将郑将军一行人迎进堡中,分主宾坐定,热茶热点都安排上,除了司娓娓,还有杨添才,赵小二这些卫星村的小伙子陪客。
杨添才和赵小二都是技术人员,另外几个朝圩村小伙子也都不像王大军那般能说会道,只能是搭两句话而已。
但司娓娓其实比王大军更会忽悠。
只不过她是女子,在这个世界有些限制,所以卫星村的外交,一般都是让王大军上的。
现在王大军不在,司娓娓也不含糊,跟郑将军天南地北地也说得热火朝天。
这倒是让郑将军刮目相看,心道只说王大郎是个人物,没想到这位表妹,见识似乎更胜一筹。
可惜却是个寡居女子!
郑良在客厅内同卫星村人高谈阔论,郑家的小娘子和小郎君,已经在外头冰滑梯上玩疯了。
家里养过熊孩子的都知道,熊孩子玩起水来,玩起冰雪来,那都是不要命一样的。
也不嫌冷,永不疲倦,如果没人管没人拉,能一直玩到天黑……
一直到郑喜郑福两人亲自去请这俩小祖宗,两人才意犹未尽地歇战吃饭。
从窗子里头瞄见自家两个小祖宗,是头发也乱了,衣衫也湿了,呼哧带喘,小脸红扑扑,眼睛亮如贼,郑良真想捂把脸,不承认这两个玩意是他家的。
也庆幸夫人没来,要是来了,那是万万不许这般放肆玩的,到时候俩小的哀怨地瞅他,他也是没办法的。
莲香笑眯眯地带着两位小娘子小郎君去换衣裳。
富贵人家自然带的有备用外袍和衫子。
小郎君有郑喜伺候,这边莲香就亲自帮着郑小娘子重新梳了头发,又擦洗了手脸。
“姐姐,你们村子这冰滑梯可真好玩!”
郑小娘子激动地分享着自己的快活,她都不想走了,实实嫉妒村里的小朋友们!
“是吧,我们村里的小娃娃们也很喜欢呢。”
莲香抿嘴微笑。
要说严肃实干,王村长没的说,但说到智谋百出,脑洞大开,谁也比不上司小郎君了。
这冰滑梯,可不就是司小郎君的杰作?
第163章 流落南洋
临到饭时,郑小娘子和郑小郎君就被单独安排了一个桌子,由卫星村的几个年纪大点的孩子陪着。
上回郑小娘子他们来的时候,是由喜鹊和石家兄弟招待的。
这次封家兄弟,许家兄妹,就都在了。
封大牛十六七岁,常年在石渣场干活,自觉已经是大人,就没往前头凑,而是一直在帮着厨房干活。
封二牛和石家兄弟三个陪着郑小郎君,许小云和喜鹊就陪着郑小娘子。
郑小娘子过了年就十一岁了,还是一团孩子气。
上回来,她跟五岁的喜鹊居然也能说到一块儿去。
这次有许小云在,许小云再过几个月就满了八岁,而且她跟着耿二叔学医,懂得多了,见的多了,还跟着耿二叔进过王府,给王妃瞧过病,那自然跟普通的女孩子不一样。
能把郑小娘子给几句话哄住,对许小云来说,也不算多难。
只能说,过过苦日子的孩子,都懂事早熟,天生地就会察言观色。
“上回我们来的时候,有好吃的五花肉炖粉条,糖醋小排骨,还有什么要饭的鸡……不知道这次还有没有啊?”
郑小娘子先前玩溜冰,那是用生命在玩啊!
两只脚丫子才落到山底的地面,一骨碌爬起来就从侧面的路飞奔上去,十分钟就能上下一个来回,而且乐此不疲,各种滑车都要坐上一遍,就算早上临来时吃了早饭,这会儿也给消耗干净了。
想起上回来时的美味饭菜,郑小娘子更觉得饥肠辘辘。
“这次有不一样的,是火锅和烤全羊……”
别说郑小娘子了,就连郑小郎君都好奇地问出了声。
“火锅是什么?”
烤全羊虽说没吃过吧,但一听名字就能大概想个差不多,火锅就比较难想象了。
“就是把锅子放在中间,把各种切好的菜肉放进去涮,再蘸着料吃,味道很好,小娘子小郎君你们一定要试试……”
司娓娓都不回村过年了,而在这冰天雪地的时候,也没什么事情能做,可不就想方设法搞吃喝么。
火锅这种没啥技术含量又美味的,可不就被她给挖掘出来了?
十个铜锅子是在城里的铺子里订做的。
那铺子里师傅还一个劲儿地问这怪模样的东西是用来做什么的。
可她明明说了实话,是个锅子,做吃食用的,那老师傅又死活不信了!
这个时代还没有火锅,当然了,也没有羊肉串和麻辣烫……
这要是换单打独斗穿越者来了,说不得就能靠着这些发家致富什么的。
但朝圩村的目标不在于多高调,而是获得所需的物资,保持对外的信息畅通。
所以这些需要大量人手又快速出名的生意,是不做的。
自然他们也不介意这些独门吃食流传出去了。
能提高大泰朝的饮食文化水平,朝圩村民们还是很乐意的。
点着了火的铜锅子被摆到了长桌的中央,一盘盘切好片好的食材被码到了两边,面前被摆上了一碟碟的小料,还有开胃爽口的泡菜……
郑家兄妹都看得眼花缭乱。
“瞧,就是这样吃的。”
许小云先夹了片羊肉串,放在锅里七上八下,之后又在自己面前的碟子里蘸了点料,再放进自己嘴里。
这肉太鲜,料又调得太好,她几乎没怎么嚼食就咽了下去。
小姑娘吃得美味,脸上是忍不住的陶醉。
去年过年,村里吃了好几顿饺子,里头有好多好多的肉,当时她就觉得,这世上不可能有比饺子更好吃的了……
然而今年吃到火锅之后,她心目中的美食排名立马就发生了变化。
许小云这样的讲解,实在是最好的广告。
“我也来试试!”
郑小娘子和郑小郎君都挽起袖子亲自动手开涮。
虽然一开始有点笨拙,但没几下就熟门熟路了。
“哇,这太好吃了!”
“阿娘没来太可惜了!”
“这个丸子是什么肉做的,比肉还好吃,又滑又香!”
“这个是鱼丸,是鱼肉做的……单吃也特别好。”
“那这个是什么?看着好像一团泥?”
“这是虾滑,虾肉泥做的。”
“这大冬天的,你们村子里还有虾子?”
“是秋天的时候捉了,放在冰窖里冰着的,吃的时候拿出来化冻就好。”
“你们这是什么神仙村子!我们家都没有冰窖的!唔唔唔,我不走了,我不想走了……”
郑小郎君对自家妹子那般大吃二喝还想赖着不走的模样,简直没眼看了。
“好了,好了,阿妹,你看又有新吃食送过来了,咱们可以让人学了,家去也做啊。”
他这么一说,郑小娘子这才放开捧着小碗的手,两只眼睛刷地朝进门的送菜小哥看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