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江县主,大家都在等着呢,请开始你的评诗,若是再有人打扰,本王定会饶不了她。”突然,大皇子竟然表示支持北宫千宁。
众人又被惊吓了,这是什么情况?怎么大皇子也凑热闹?大家不明所以,只能齐齐看向北宫千宁。
看到大家都看向她,北宫千宁也糊涂啊,这个大皇子,她只见过两面,并未跟他说过话,现在三皇子就站在她后,一个护花使者就足够亮瞎眼了,大皇子他搞什么鬼?
不过眼下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北宫千宁还记得自己是主角,于是她便继续她的评诗:“那本县主就继续评诗了,史立娴、米珮露、吕欣然、常淑敏、蓝宝君等小姐写的是记事感怀诗,抒发了怀亲、思乡、念友的情感,她们几位的诗,让我们再洗深切体验到,血脉相连的纽带和牵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无论我们走得多远,走得多久,故乡总是令我们频频回望,秀女们用爱和思念,编织成优雅的诗篇,让我们读懂了亲情的温暖和伟大,读懂了家的厚重和地位。”
整个大殿静悄悄的,因为北宫千宁的评说,令他们耳目一新,关于记事感怀诗的评价,多得不可胜数,但是多数人所写的,不是悲欢离合,就是对乱世的怨愤,向北宫千宁这样,避开离愁别绪,从一个更高的高度来审视思乡念友之情,使人从愁绪中走出来,更多的是去珍惜亲朋、建设家园。
这时,北宫千宁站了起来,慢慢边走边说,而她身后的百里和治,也慢慢跟在她后边,像极了忠心耿耿的侍卫。
众人看到这情形,也没再有什么多余的想法,一来是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北宫千宁旧伤在身、身体较弱;二来是因为北宫千宁的评诗,让他们沉醉其中。
只听得北宫千宁继续说道:“如果说史立娴、米珮露、吕欣然、蓝宝君几位小姐的诗,让我们重温亲情友情的珍贵,让我们知道家园的厚重,那么葛湘媚、傅静兰、钟天媛、索云岚、唐可佳几位小姐抒写将士作战的边塞诗,则是让我们看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壮气概,也听到了‘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英勇气魄,更是坚信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忠勇誓言。”
北宫千宁稍微停顿了一下,走了几步后继续说道:“无数英勇无畏的将士,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他们奋勇杀敌,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卫大夏国,保卫每一个家园,保卫每一个母亲和游子,这是英雄的诗篇,是由帝王、将相、豪侠和百姓共同铸就的诗篇,每一位大夏儿女,都应该致敬英雄,致敬孕育出英雄气概的大夏河山。”
啪.啪.啪啪.啪.啪啪……大殿内骤然响起热烈的鼓掌声,继而是热烈的欢呼声:“英雄,英雄,英雄……”
第79章 风华
听到热烈的掌声,北宫千宁想到了什么,立即踉跄了一下,假装自己的腿疼了。
百里和治立即扶住她,神情虽然冷漠,语气却十分关切:“宁儿,坐下说。”
他俩这一举动,又找来无数羡慕嫉妒恨的眼神,只不过刚刚北宫千宁的点评,实在是精彩新鲜万分,也就没人当面讽刺,便是连杜若晴,也只能生闷气。
“宁丫头,你的腿还受得了吗?”坐在主位上的太后,吓得都要站起来了。
“回太后娘娘话,宁儿没事儿,宁儿还是站着吧,坐着说话不成体统。”北宫千宁回答了太后问话,也拒绝了百里和治的提议。
北宫千宁之所以假装趔趄一下,就是觉得自己刚刚高调了一些,所以决定通过假装腿疼,来稍稍减低过高的热度。
但是这也只是她采取的小措施而已,一会儿她还是会继续高调一下,前十五年,她们北宫母子三人的形象的地位,实在是一落千丈,她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提升自身的地位和身价。
若是玄凌子大师的话是准确的,那么她北宫千宁就是将来的皇后,她必须提升自己,使自己的形象、魅力和实力与之相匹配。
同时,她这么做也是在帮助三皇子百里和治,若说她是将来的皇后,那么百里和治就是皇帝。百里和治现在的形象,比她这么县主也好不到哪里去,说话问题制约了他十八年,他现在除了是皇帝和宠妃最喜爱的儿子外,再没有别的太多出彩的地方。
但是北宫千宁很清楚,她的这个提升策略和节奏,必须讲究艺术,最好是不着痕迹、顺势而为,伤人于无形才是最高境界的战斗,就像打击苏皇后、苏婉琪和杜若晴等人那样,否则就算自己走到了高处,也会招致他人的反感和敌视。
“永江县主,您腿脚不方面,不如您坐着说吧。”一些人刚刚见证了北宫千宁的惊世才学,看都皇家老小如此护着她,此刻说起话来,便多了几分尊敬。
温鸿在见到北宫千宁趔趄的那一刻,心都要跳出胸口了,此时听到有人建议北宫千宁坐下来,他也让自己妹妹出面:“晴儿,你也提醒一下县主吧,身体要紧,别硬撑着。”
温晴不可置信地看着自己哥哥,有些不太相信眼前这位,是自己那个一贯冷情的兄长,他可是向来对女子目不斜视的:“大哥,你在担心县主?”
温鸿知道妹妹会这么说,他早就想好了托词:“前三天的赏花宴,贵妃娘娘不是邀请你了吗?于情于理你都应该关心县主一下。”
温晴顿时无话可说,她觉得还是兄长考虑周到,便对北宫千宁说道:“县主,您还是坐下来说吧。”
好多人都在劝北宫千宁,温晴开口后,倒是没有什么人注意到她,更是不会料到这是温鸿的主意。
不过百里和治还是留意到了,他转头看向温鸿,神情比往日还要冷厉一些。
哪知温鸿竟然微微一笑,像百里和治点了点头,不过回应他的是一道带着警告意味的目光。温鸿表面淡笑一下,心中也苦笑了一番。
北宫千宁觉得“中场休息时间”够了,便抬手示意,让大家停下里,然后继续慢慢渡着步,继续她的诗歌点评:“感谢各位关心,本县主能挺得住,本县主站着说。”
众人只好作罢,纷纷坐回自己的位置。
百里和治则更“紧张”地跟在北宫千宁身后,做好扶住北宫千宁随时“晕倒”的准备,他现在的心情,可以说比在场所有人都复杂,他现在已经确定,身前这个有倾城之姿和惊才绝艳的宁儿,绝对不是去康州之前的宁儿。
虽然或许锦姑和暗卫给的信息有出入,但是也绝不可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前些日了,他已经派人前去康州,彻底调查宁儿在那里的详细情况,二来,这次芝兰宫宴过后,他要找玄凌子大师好好聊聊,看看他怎么解释宁儿的大变化。
北宫千宁已经开始她的点评了:“大夏国是一个热爱诗歌的国度,诗歌早已成为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深深地融入我们的血脉,诗歌让我们有面对未来的智慧和勇气,成为我们勇往向前的凝聚力,让我们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气。”
“好,说得太好了,县主说得太好了。”大殿内再次响起热烈的赞美声和掌声,就连永昌帝也笑逐颜开,使劲地拍手鼓掌叫好。
北宫千宁的点评说道现在,除了杜若晴和常淑敏这样极少数的秀女外,绝大多数的秀女都自豪起来了,因为她们的诗作,被北宫千宁说得深刻透彻、说得富有哲理、说得美好浪漫。
听着北宫千宁的点评,秀女们从未觉得,原来她们自己是如此有才,原来她们是如此重要,她们一个个盼着北宫千宁能多少一些,再多说一些,让她们感受诗歌魅力的同时,也能发现自身更多的美好。
秀女们之所以这么想,一来她们是竞争妃位的秀女,二来就算成不了王妃,也能在诸多贵公子面前留下好印象,以后能嫁一门好姻缘。
百里和治则对掌声和欢呼声置若罔闻,他已经迅速回转身,帮北宫千宁端来一杯水:“宁儿,喝一口茶。”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喝茶?北宫千宁急忙推辞:“不用。”
哪知百里和治不依不饶,他低声威胁道:“想让本王喂你?”
北宫千宁顿时发窘,双颊都发热了起来,她只好稍微转过身,用宽大袖子挡住众人视线,小小的喝了一口,然后不忘道谢一声:“谢,谢谢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