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当你外祖母也是一位风华绝代的美人,你母亲和你都长得向她。”太后心中高兴,便放开心胸,跟北宫千宁聊起姑娘时候的趣事。
说了好一会儿后,太后还从指着北宫千宁的头饰说:“这根双凤卫珠金翅玉步摇,就是她嫁给你外祖母时,哀家给她添的嫁妆之一,岁月荏苒,转眼你都这么大了,真是时光匆匆啊。”
北宫千宁决定趁热打铁:“是啊,外祖母已经有了第三代了,如今太后您身份尊贵无比,是大夏国身份最尊贵之人;而宁儿的外祖母却被他人欺上门来,每每念及此事,宁儿觉得自己真是不孝,不能保护她老人家半分。”
“承恩公就是可恶。”太后生气地拍着桌子说:“你外祖母受委屈了,哀家不能一时那承恩公开恩,所以那日.你回到皇都时,哀家只能给你们一些赏赐。”
“太后娘娘,都说人在做天在看,坏人自由恶人磨,坏事做尽的人,自由天道收拾他。您不必为那等人焦虑,好好保重身体,你会看到他被老天收拾的那一天。”北宫千宁一拐一瘸走到太后身边,轻轻拍她的手安慰她。
“哎哟,还是你这丫头看得开。”北宫千宁的话,让太后很高兴,不过旋即她又恶狠狠道:“苏恬是天道选中的皇后人选,皇上就算不满,也不能废了她,承恩公真是出于这样的认知,便在朝中恣意妄为,若是在别国,皇上早就收拾他了。”
原来太后和皇上对承恩公也不满,这就好办了,北宫千宁忍不住偷偷高兴了一下,然后她借机请示:“太后娘娘,很快就是秀女进宫的日子,宁儿想从明日起,就出门走走散散步,练习练习走路。”
太后想起太医说的话,便爽快答应:“也好,太医也说了,你的腿已无大碍,可以尝试着走走,宫中各处,只要你想去的,都可以随便去。不过你要记住,千万不能逞强。”
北宫千宁欢天喜地道:“谢太后娘娘。”
太后慈爱地摸了摸北宫千宁的脑袋,尽量委婉道:“对了,皇上昨天提起过,说等你精神好些了,便请国子监祭酒来给你辅导功课,好让你在选妃大考中考得好一些。”
“那真是太好了。”北宫千宁愉快的惊叫起来。
大夏国皇子妃的选定,也并未全部由人指定,而是需要秀女们大家选妃大考,通过选妃大考,选出真正德才兼备的女子,最后根据皇子们和秀女们的意愿,通过皇帝宣布皇妃人选。
一朝天子只举行一次选妃大考,选妃大考在大夏国,是被视为比男子的科举考试更为重要重要的考试。
今年是永昌十五年,永昌朝的选妃考试,即将在不久后的七月初七拉开序幕。
能够成为选妃秀女的,必须是从五品以上官员家十四至十七岁家世清白的未婚女子,这些秀女将要前后通过九关,才有资格成为皇子妃,拥有跟某位皇子开启帝台印的资格。
整个皇都的人都知道,她北宫千宁只是只是上过晋阳侯府族学,比起那些从小就接受良好教育、甚至后来考上国子监的贵族女子来说,她北宫千宁的学历和学识,一定是糟糕得不得了。
在她获得秀女资格后,母亲、哥哥和整个晋阳侯府的人,都刻意不提选妃考试的事情,就是跟她十分要好的表姐索云岚,也是避开选妃大考话题,大家都怕她在重伤至于,还遭受考试压力的双重折磨。
每每想起家人的善意,北宫千宁暗下决定,一定要考个好名次,一来是光耀门庭,二来也是给三皇子添彩。
要考个好名次应该不算太难吧?北宫千宁这样问自己,好歹自己是在二十一世纪多了二十年左右,拥有比大夏国秀女更为先进和系统的知识和智慧。
再加上她看过《帝台印》这本书,对于选妃大考的考题,还是有些了解的。只是《帝台印》里记载,永昌朝的选妃大考第一名,是成国公嫡长女杜若晴。
杜若晴在选妃大考中的答题,《帝台印》中有记载,不过在北宫千宁眼里,那些主张和论调,都是带着深深地阶层烙印和时代局限。
绝对不能让杜若晴考第一名!北宫千宁暗下决心,一个霸占国公府嫡长女位置的私生女,一个坏事做绝欺世盗名的假贵女,绝对不能让她拥有皇朝才女之名,更不能让她成为皇朝太子妃。
接下来的这一天,北宫千宁听话的过着猪的日子,吃了睡睡了吃,吃的自然是最上乘的美食,除了色香味俱全外,还有养生养伤功效。
就在北宫千宁憧憬着第二天开始实施计划时,申时初刻,三皇子百里和治来到了寿康宫。
百里和治非北宫千宁不娶,他又是抱过北宫千宁的人,就连太后也默认了这个事实,百里和治要进寿康宫偏殿,那是一路畅通无阻。
“宁儿,既然……你愿意……嫁给……本王,那咱们……就快点……成亲,好不好?”一见面,百里和治也不管还有其他宫女在场,直接坐在正吃晚饭的北宫千宁身边,一脸迫切地跟她说成亲之事。
噗——北宫千宁一口饭直接喷了出来,哪有人这样求婚的?现代人求婚都讲究环境、氛围和方式,古代人谈论婚嫁则是考媒人,哪有他三皇子这样,说的好像吃饭穿衣这样随意?
北宫千宁用帕子擦了嘴,转头看向三皇子时,却发现他一脸焦急和迫切,她这才猛然惊醒,莫非三皇子也是重生的?他知道颠覆前世悲剧的办法?
百里和治看了看殿内,发现宫女们都退出去了,他压低声音紧盯着北宫千宁的眼睛说道:“宁儿,本王时常做一个梦,梦见你被父皇赐婚给二皇子,然后你我都被迫从天目峰上跳崖自尽。本王不想梦境成真,所以本王想尽快把你娶进门。”
梦境?北宫千宁仔细看着三皇子,看见他的眼神里,只有真诚和焦虑,没有一丝玩笑和戏谑成分。
“好。”北宫千宁轻声却坚定回答。
这回儿,却轮到百里和治错愕了,因为他在北宫千宁的脸上和眼神里,没有看到任何一丝的羞怯和矜持,只有沉着和坚定。
这个发现让百里和治很是不解,但是既然得到肯定的答案,先把人娶进门,至于其他的,以后再慢慢了解就是。
这个晚饭,太后亲自下懿旨,让百里和治和北宫千宁共进晚餐。
也因为这顿晚餐,让皇宫里所有人都知道,北宫千宁是重点伺候对象,且精心伺候的程度,甚至还要超出嫡出的媏怡公主。
往日里媏怡公主仗着自己是大嫡出,在宫里骄慢无比,稍微看不顺眼就打骂责罚,她的瑶光殿里被责罚而死的宫女和太监是最多的。
如今看到北宫千宁比媏怡公主更受宠,苏恬皇后和她的母家,也因为北宫千宁的来到,而受到各种丢脸和责罚,大家都觉得心情舒畅得很,好像过大年似的。
人的心情一变好,就巴望着北宫千宁能够继续打压皇后一党,宫里其他嫔妃、各司的女官等等,都借机送上礼物,表示自己的敬意。而宫女和太监等人,在伺候北宫千宁时,也就格外的用心。
北宫千宁住进寿康宫的第四日清晨,寿康宫偏殿内,宫女太监们紧张而有序的忙碌着,有的伺候北宫千宁吃早饭,有的收拾房间,有的在搞卫生,有的给花瓶插上新的鲜花,有的在整理衣物首饰。
“北宫小姐,太后娘娘吩咐了,这碗燕窝一定要喝完,她说您手上失血过多,一定要及时补回来。”舒儿在伺候北宫千宁吃早饭,她是寿康宫一等宫女,是太后身边最信任的宫女,被派来贴身伺候北宫千宁,可见太后对北宫千宁的重视程度。
前世她也得皇上和太后喜爱,但是今生受宠的程度,比之前世还要隆盛,北宫千宁一直不明白,为何皇上和太后如此善待她,《帝台印》里并未写到她受皇朝掌权人重视的原因。
一定要尽快找出受宠的原因,然后借助这份恩宠和权势,应该可以更加轻松扳倒承恩公一党和宫里的假皇后苏恬。
“北宫小姐,清远道长的药真管用,这才过了三日,您脸上的黑斑已经明显变淡了,再过几日,您就可以恢复往日的绝美容貌了。”舒儿看到北宫千宁心不在焉,便更她说些令人振奋的话题。
北宫千宁压根不在意这个,因为她的丫鬟采薇,就是一个懂得医理的人,采薇就知道怎么给她的脸解毒,现在外加一个清远道长,她就跟不紧张了,她更喜欢顶着一身的伤,让天下人的同情之心,都倾向她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