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祝您早日康复,恢复容貌。”更多的人跟着喊起来,大家的语气都带着殷切祝福。
听到容貌二字,北宫千宁不自觉抬手,想要摸一摸脸上破相处,但是想到玄凌子大师的叮嘱,她的手停在了半空。
看到北宫千宁的动作,围观的人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大家的表情也变得难过。
“无妨,玄凌子大师有灵丹妙药,本郡主的脸很快就能治好,且不留疤痕。”北宫千宁心里其实也没底,但是她还是努力笑对百姓。
在古代社会,因为科技的不发达,人们很容易迷信有才情有大智慧的人,她昨晚破除拓跋名姬的方法,确实是十分另类,加上她自己凤女的名号,百姓对她崇拜的感情,就不难理解了。
想到这些,北宫千宁觉得亚历山大啊,她自己还没有做出什么有益于百姓的事儿,担不起百姓这份蜜汁崇拜。
彩蝶抓住时机说道:“青阳郡主不能久站,给为还请各忙各的去,我家郡主也好找地方歇一歇。”
听到这话,人群果然慢慢转身散去,在离开的时候,很多人还不忘了跟北宫千宁说祝福的话。
北宫千宁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眼都湿润了,想来,这就是古代人最最朴素的真情了。
人群很快散去,北宫千宁也得以登上自家的尝不忘酒楼,只是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刚刚那么一刻钟的光景里,就有几拨人被三皇子府的暗卫抓走了,包括人群中那个说话不怀好意的男子。
*
重华宫早朝会上,言官沈越正在参钟皇后和三皇子:“皇上,前夜青阳郡主以精妙绝伦的剑舞和琴艺,巧妙大破北狄公主,令不可一世的北狄公主举刀自刎,再次证明了青阳郡主是我大夏国首屈一指的才女,可当娘钟皇后却为了因为一己之私,害得青阳郡主虎落平阳,若非如此,恐怕今日青阳郡主的才情会更加厉害,下官认为,钟皇后不配为一国之母。”
参钟皇后?百官们都大吃一惊,之前钟皇后真实身份确认后,确实也有官员认为她犯有欺君之罪,应该受到处罚,此时后来是不了了之,今日听了言官的话,打击都十分同情北宫千宁,于是便有人陆陆续续说:“臣附议。”
到了最后,居然有近一半的人站出来附议。
永昌帝脸色铁青,他的雪儿好不容易正位中宫,这些臣子却说她不配为一国之母,真是气死人了。
三皇子一言不发、神情冷清,他很清楚,随着北宫千宁名声越来越大,当年他母后陷害她一事,也变得越来越不可原谅了。
大皇子和四皇子看不清息怒,只有二皇子和承恩公余党暗暗高兴。
国舅爷钟俊达一看大事不妙,立即慷慨陈词、极力反驳:“皇上,历代后宫嫔妃犯事的不少,钟皇后当年只是命叶光远把北宫千宁赶出伯府,并未要了她的命,除了此事,钟皇后也没有做过其他谋害宫妃和皇嗣之事,退一步来说,若是钟皇后不配为一国之母,为何帝台印能够发光发亮?天道都认为她堪为一国之母,为何言官和诸位还言之凿凿?”
钟俊达所说的话,有如山铁证,百官顿时哑口无言。
永昌帝的心情也好了起来,立即少见的赞美钟俊达:“国舅所言甚是,诸位可别忘了天道的选择。”
就在大家觉得此时要了的时候,言官沈越接着说:“臣也要参三皇子一本。”
什么?参三皇子?三皇子前夜展现惊世武功,挑断了北狄太子脚筋和手筋,直接让北狄陷入一盘散沙之中,这个沈越居然参三皇子,他是不是耳聋眼瞎了?百官议论纷纷。
果然永昌帝很生气,说话都近乎吼叫了:“前夜泰和宫之事,想必沈大人不是不知道吧?”
沈越不慌不忙道:“回皇上话,下官正是十分了解前夜泰和宫详情,下官才要参三皇子一本。”
“沈越,你要是说不出什么理由来,朕定会重罚。”永昌帝简直要气炸了,他心爱而又失望了十八年的皇子,前夜终于一展雄风、展现了果决狠厉、实力雄厚的真实面目,他岂能让言官随意污蔑他?
百官十分不解,就是二皇子也都觉得纳闷。
不过二皇子还是希望言官找出三皇子的污点,因为他这个三弟,十八年来居然都在扮猪吃老虎,还能不被人发现,实在是太可怕了。
沈越再次不慌不忙道:“青阳郡主是我大夏国凤女,是未来的国母,前天她带伤接受挑战,尤其是弹奏《十里埋伏》的时候,几乎耗费了全身的精力,还导致后背的剑伤裂开了口子,如此为大夏国挣得脸面的凤女,本应得到三皇子的好好呵护,可是今日一早,三皇子却在王府接见一大群秀女,这无疑是往青阳郡主伤口上撒盐,臣认为,三皇子缺少一位未婚夫应有的体贴和善待。”
呃?百官都愣住了,这件事情,皇上还责罚过前去三皇子拜访的官员呢,大家还以为,是三皇子展示了真正实力之后,开始结交各方势力呢。
听了沈越的话,大家顿时觉得,三皇子开门迎客的时机,确实不对,凤女是何等重要身份?三皇子怎么可以在凤女力挫北狄且受伤之后,就立即开门让那么多秀女进门做客呢?
于是,温鸿第一个站出来表示附议,接着是一个接一个站出来附议沈越,再是大皇子、二皇子和四皇子。
紧接着是端王和晋阳侯府也表示附议。
然后是那天去过三皇子府的官员,也迫于形势,跟着表示附议。
最后,只有钟俊达一人直挺挺站着。
永昌帝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一个是最爱的儿子,一个是寄予厚望的凤女,这些百官怎么就不体会他的难处?
第164章 迟嫁
“尔等看见三皇子府大门一看,就急吼吼的带女儿进府拜访,别以为朕不懂得你们是什么心思,现在却反过来指责三皇子没有善待青阳郡主,很好,很好,朕现在就下旨,从今日起,不许任何秀女踏进三皇子府,违者严惩。”永昌帝真想撕了这些人。
前天晚上的国宴,宁丫头展露了叹为观止的机智和才艺后,一定引起了周边国家皇室的更深的觊觎,眼下他的三儿子还没有把宁丫头娶进门,这些人就想着把女儿三进三皇子府,他们眼中到底有没有对凤女的尊重?
钟俊达想起好不容易进入三皇子府的女儿,着急进谏道:“皇上,凤女身份确实尊贵,但是她有伤在身,又没有姐妹,臣的女儿就是为了照顾凤女才留在进入三皇子府,还请皇上准许她继续留在三皇子府。”
百里和治还没有说话,一个接一个的官员站出来反对钟俊达,他们的理由是皇上已经下旨禁止秀女进入三皇子府,君无戏言,若是钟俊达旨意请求让女儿留在三皇子府,就是逼皇上言而无信。
逼皇上言而无信可是大罪,在百官的滔天口水中,张俊达最后无奈的妥协。
中军都督佥事龚元亮提议:“皇上,不如按照先前看好的日子,让三皇子和青阳郡主成亲,这样三皇子就方便照顾青阳郡主了。”
没想到龚元亮的话,立即引来好多个官员的反对:“臣反对,让三皇子和青阳郡主推迟成亲日子,是皇太后下的懿旨,若是再改,便是让太后成为言而无信之人。”
又一个言而无信,龚元亮冷笑道:“选妃大考前,本蒋可是很清楚,你们对三皇子是避而唯恐不及,如今知道三皇子身怀绝技,便一个个像墙头草一样倒向三皇子,真是令人不齿。”
龚元亮的话,立即唤醒了永昌帝的不好记忆,他看向百官的眼神也冷了,然后决定跟百官背道而驰:“治儿,你别管他人怎么说,若是您想这个月就把宁丫头娶进门,朕替你做主。”
面对言官和近半大臣的指责,百里和治觉得很憋屈,但是他又不能解释,说自己让客人登门拜访是为了查找未婚妻口中的小哥哥,但是他为上恢复记忆,还没有搞清楚为何自己从小就把北宫千宁养起来,因为他拒绝道:“宁儿脸上身上的伤尚未痊愈,若是成亲的话,脸上的上势必影响美观,女人都希望自己成亲那天,做个最美的新娘,儿臣觉得,还是等宁儿的伤好了再说吧。”
那些看上了三皇子实力、想把女儿嫁给三皇子的人,听到三皇子愿意推迟成亲时间,心中大喜,纷纷附和道:“皇上,三皇子所言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