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宠之路(16)

作者:慕情语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对不起对比起,知道不该做的事,为何还要遗弃他们母子三人?”每回听到儿子这种话,陈氏都是一肚子气:“出身如此高贵的媳妇和嫡出长孙嫡出长女,就这样被你赶出伯府,十年过去了,人家都还在笑话你丢了西瓜拣芝麻。”

“母亲教训得是。”叶光远有苦难辨,当年他也是被逼无奈,如是不把索飞瑶母子三人刚出伯府,他们三人就会有性命之忧,十年来的苦痛,他甚至不能跟任何人提起。

到了景宁伯府门口,在下马车前,陈氏又说道:“昨日端王去了晋阳侯府,当着众人的面跟索飞瑶十分亲昵。”

这话犹如一把剪子,狠狠地戳进叶光远心口。

陈氏并不明白儿子心中的苦痛,说完这话她就先行下了马车。

“华姐儿,明哥儿,快叫祖母好。”伯府大门前,叶光远的妾室翁秀一身华服、翠还珠绕,带着盛装打扮的一双儿女,看见陈氏从马车下来,立即催促她的一双儿女迎接祖母。

十三岁多的景宁伯府五小姐叶子华,立即快速走上前,用最热情的语调说道:“祖——”

“翁秀,你是把我的话当耳边风了?”陈氏看都不看叶子华一眼,直接厉声呵斥翁秀:“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小妾,你有什么资格站在伯府大门迎接来者?进了伯府十余年了,伯府的规矩都学不会,我看你就没有资格呆在我们伯府。”

叶子华呆在在半路,叶子明是个瞎子,原本瑟缩的身子,此时更加颤抖得厉害。

自从索飞瑶母子三人被赶出伯府后,翁秀迟迟不见伯爷再娶,就铆足了劲讨好叶光远和老夫人,想让他们抬自己为正室,让自己一双儿女成为伯府嫡出子女。

无奈不管翁秀使出什么招数,陈氏和叶光远两人都是无动于衷。陈氏更是命令翁秀不许出现在她面前,叶光远也是从未再进翁秀的房间。

近来听说二房想叫伯爷把二公子昌哥儿立为世子,翁秀更是快要急死了,她的儿子叶子明才是伯爷的儿子,凭什么要立昌哥儿为伯府世子?昌哥儿只是伯爷的侄子。

今日一早听说伯爷跟老夫人竟然去晋阳侯府,翁秀更是要急疯了,她把自己和一双儿女打扮一番,连着极少出门的儿子叶子明,她也拉着他到门口迎接伯爷和老夫人。

“伯爷——”翁秀娇娇弱弱地喊了一声,希冀勾起叶光远的男人心思。

可惜叶光远只是沉声喝道:“一边去。”

陈氏很满意儿子的表现,她直接吩咐道:“来人,翁秀屡教不改,违反伯府规矩,掌嘴十下。”

“老夫人,我好歹也是伯爷的女人,你如此不近人情,岂不是让别人看伯府的笑话?”翁秀一听陈氏要在这大门责罚她,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说话的语气也强硬了起来,再无一丝刚刚的娇柔。

“祖母,别打我母亲好不好?怎么说她也是您的儿媳妇啊?”叶子华看到生母即将受难,便跑过去抱住陈氏的手臂,替生母求情。

在翁秀美好愿景的描绘中,叶子华一直憧憬着成为伯府嫡出小姐的身份,好在伯府里能够压住时常欺负她的三小姐叶子荣、在伯府外能够参加皇都贵族圈子的各种宴会和聚会。

“母亲?你叫翁秀问母亲?她是哪门子的母亲?她只是个妾室,你只能叫她姨娘。你违反了规矩,越要受罚。”陈氏许久不见翁秀母子三人,都不知道他们乱套成这个样子。

“老夫人,华姐儿也是您的孙女,您怎么舍得打她?”翁秀一听女儿受罚,着急得声音都带了责问味道。

陈氏一听翁秀的话,面露嘲讽道:“孙女?那要看是什么样的孙女了,若是出生高贵、温良贤淑、知书达理、护国有功,老身一定呵护备至、疼爱有加;而若是出身低贱、好吃懒做、心术不正,那不好意思,等教养好了再说。”

陈氏所说的,正是永昌帝圣旨上称赞北宫千宁的,翁秀和叶子华都知道,陈氏这是拿北宫千宁和叶子华作比较,只是北宫千宁现在已经是皇家喜爱的人,即便翁秀母子觉得陈氏说得犀利,她们母女俩也不敢反驳。

看着叶子华小小年纪就打扮得妖.媚模样,陈氏气不打一处来,她懊悔万分道:“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妾室,果然教出来的女儿也不懂规矩。自今日起,翁秀不许踏出自己院子半步,五小姐和七公子也不许见生母。”

紧接着,翁秀在伯府大门被扇嘴巴,陈氏和叶光远则无事一般,在仆人的簇拥下,浩浩荡荡走进伯府去。

*

晋阳侯府里,当北宫千宁知道,她的亲祖母和亲生父亲找上门时,她能理解外祖母说的那番气话,却也同情亲祖母和生父的境况,因为当年之事,背后主谋之人其实是三皇子的生母德妃。

而德妃之所以那么做,北宫千宁是在穿越到现代社会时,在《帝台印》这本书中了解到,就是因为她北宫千宁是天生的凤命之身,德妃因为自己的皇后之位被苏恬夺取,苏恬的所生的二皇子也成了嫡出皇子,德妃不愿意看到二皇子娶到凤命之女,她不能拿二皇子怎么样,只能从北宫千宁这里下首,让她失去伯府嫡出长女的尊贵身份。

可是世上的很多事情,好像是上天注定了一般,德妃担心自己的儿子跟凤命之女无缘,天道却偏偏让她的儿子爱上凤命之女,德妃所造的孽,最后都是由她的儿子来承受,她自己最后也是无颜面圣,最后选择跟随跳崖。

前世就是一个巨大的悲剧,今生该如何避免悲剧重演?昨夜北宫千宁想了许多,都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她想到,很快就进宫了,到时候不烦找玄凌子大师问问,毕竟前世就是他救了她,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外祖母,人就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动物,当年之事仍有许多一点,我身为晚辈,不好平好长辈,但是如今我和哥哥都长大了,我们也算是有出息了,宁儿只想看到外祖母天天开心、岁岁安好。”北宫千宁这样回应外祖母范氏。

“哎哟,我的宁儿怎么这么懂事啊,说得外祖母我好生心疼。”范氏听了外孙女的话,但凡没有开开心心,而是哭得稀里哗啦。

北宫千宁觉得很奇怪:“外祖母,是不是宁儿说错话惹您不高兴了?”

陈氏把北宫千宁抱进怀里,一边抹泪一边哭道:“本是撒娇的年纪,却说出这么懂事老练的话,人家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你这是没爹的孩子早懂事啊。”

没爹的孩子早懂事?好像是这样吧?北宫千宁鼻子也算了,她紧紧抱住外祖母陈氏,很想就这样一直温暖下去。

第13章 父子

晋阳侯和景宁伯府发生不愉快的时候,三皇子也进宫去了。

三皇子昨日跟北宫千宁一前一后回到皇都,还抱着北宫千宁上马车进侯府,这是宫里早就知道的了,今日一早听说三皇子到了,早有人向永昌帝禀报。

因为想了解自己三儿子的惊世之举,永昌帝早早让议事大臣退下,自己呆在御书房等待百里和治的到来,脑海里进行各种三儿子怀抱北宫千宁的想象。

当看到风.尘仆仆的三儿子走进御书房时,永昌帝立即仔细观察百里和治的神情,可是对方很令他失望,因为他看到的,依旧是平日里儿子冷冷清清的样子。

一别近两个月,百里和治再见到父皇时,并没有寻常人对至亲的嘘寒问暖,他只是规规矩矩跪磕头问好:“儿臣拜见父皇。”

“快快起来给父皇讲故事。”永昌帝在等儿子更多的话。

故事?故事可就多了,该从何说起?百里和治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况且现在的他,哪里有顺畅讲故事的口舌?

身为永昌帝的贴身太监,张公公最是明白永昌帝的心思,在永昌帝的儿女中,最得永昌帝喜爱的,便是三皇子百里和治,否则不会给他取名为治,这可是期待他接过权柄治理国家的意思啊。

只可惜三皇子自小便说话困难,皇上一直都在让太医给他医治,便是民间杏林高手,也请了不少,可是大家都说,三皇子没有什么病,不能利索说话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心理作祟。

心理这个词,对于绝大多数来说,是个神秘的说法,便是太医院院正,也没有个比较有把握的说法。

三皇子虽说话不利索,可智谋和人品确出类拔萃,平日在朝堂上,别看他几乎一声不吭,但是在永昌帝点名让他发表见解时,他蹦出来的那两个字,往往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