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屋子里也是要用炭火的,用得差不多的炭火里头埋些红薯板栗的,吃起来也热乎乎的。
“这桂花酱好吃。”春华对云舒说道。
“这桂花酱多着呢,如果你爱吃,什么时候我求婶子来的时候从我家里拿一些。”云舒如今的宅子里就有一株巨大的桂花树,之前秋天的时候桂花芳香,云舒也不浪费,收集了不少新鲜的桂花都给熬成了桂花酱,都存在宅子的厨房里。见春华爱吃,云舒便笑着对她说道,“还有几样果子酒,都甜滋滋的,酒劲儿也不大,回头咱们也尝尝。”比如之前用果子泡的酒,如今也都能喝了。
春华听了急忙点头。
念夏见她馋得不行的样子,有些无奈,却忍不住揉了揉她的手心儿。
“你知道不?我听说念夏定亲了。”等小姐妹都散去了,春华与念夏急着去寻家里头的长辈说自己地里租子不着急收的这事儿,因此急急忙忙地走了。倒是翠柳留在后头,见云舒正收拾屋子里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红薯皮还有板栗壳儿,急忙跟着她一块儿收拾,一边收拾一边头也不抬地说道,“订的是春华的大哥。就是那个在世子身边当差的。”这些国公府里的管事人家也都联络有亲,大概也是另一种的“门当户对”了。
毕竟彼此两家都是国公府里的大管事,算起来地位差不多,而且如果能联姻,日后在国公府自然亲近。
云舒一愣,继而笑了。
“这亲事不错。”唐国公世子温煦优雅,是个极好的人,不仅文武双全,而且十分体恤下人,是非常优秀的豪门贵公子。能在唐国公世子跟前当小厮的,那就跟唐二公子跟前的陈平似的,必然是唐国公世子的心腹。有主人也能看得出下人的品行,唐国公世子优秀,那跟前的心腹小厮,与他一同长大的自然也不会是一般的人,人品相貌还有能力都是有保证的,念夏这门亲事定得不亏。
而且唐国公世子日后是要继承国公府的。
未来的国公爷面前的心腹,那在国公府也肯定风光得不行了。
不说靠着家中长辈够在国公府服侍多少年这样的事,只说是未来唐国公倚重信任的人,那可以类比一下如今的陈白。
陈白就是唐国公从前的心腹小厮,如今风风光光地做着唐国公跟前的管事,十分得用,在国公府也十分有体面。
“我也觉得这亲事不错。只是念夏脸皮薄,我倒是不好祝贺她。”翠柳如今还住在三等小丫鬟的大通铺,跟春华念夏在一个屋子里,自然是知道这些事的。见云舒忍不住笑了,似乎有些有趣儿,就红着脸小声说道,“你瞧瞧你,一提到亲事什么的笑得也古里古怪的……不过我之前见过春华的大哥,与我哥哥年岁差不多,生得白白净净的,笑眯眯的,很和善。念夏也十分喜欢他。”
云舒笑了一会儿,又觉得无奈。
古代就是如此。
小小年纪的女孩儿就都知道定亲的事儿了。
念夏也才多大呢?
不过如果是唐国公世子身边的心腹小厮,那必定十分抢手,早点定下来也挺好的。
“那春华呢?”
“春华倒是没定亲。我听说大管事想叫春华在老太太跟前多服侍两年,因此也不急着给春华定亲。倒是念夏……春华的哥哥是家里头的老大,我想着只怕是要早些成亲的,大概念夏家里会跟老太太求个恩典,叫念夏不必服侍老太太到十八岁才出来嫁人。不然春华的哥哥那都多大岁数了?”翠柳见屋子里头没人,对云舒小声说道,“这夫君年纪比自己大这么多就是不好。你说你慢慢儿长大吧,难道叫他干晾着啊?如果等念夏十八才成亲,那也太难为人了。”
云舒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又噗嗤一声笑了。
她就是想到赵夫人之前想把赵二哥说给翠柳。
那等翠柳真的十八才出府,赵二哥还不熬成老茄子干儿了?
“我跟你说正经话,你竟然敢打趣我!”翠柳顿时扑到了云舒的身上挠她的痒痒。
她如今穿得多了,比从前沉了不少,云舒叫她压住竟然动弹不得,笑得在床上打滚儿。
只是因顾虑着这是在府里头,因此她还不敢高声大笑,叫翠柳给挠了几下就求饶起来。
“看你还敢不敢打趣我。”翠柳见她求饶了,这才高高兴兴地抱着剩下的板栗,打劫一空地蹦蹦跳跳地走了。云舒本觉得这样的大雪天有些没趣儿,只是叫几个小丫头闹了半天,又觉得心里头多了几分轻松,索性拿了一旁的针线给做了几个素雅又不失大方的荷包,想着等什么时候陈白家的能再进来看望她与翠柳的时候就把这些荷包给陈白家的带回去,毕竟陈家如果在外头过年往来客人的时候,也会给一些晚辈些压岁钱,拿荷包装着更好些。
想到过年,云舒就信手又从一旁的彩线里拿出些粗的,打了几个吉祥花结。
大大的花结络子都打完了,云舒才看着眼前的精致漂亮的络子,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
不到一年前,她还是个挣扎在大通铺里,为了一两银子一吊钱都在精明算计的三等小丫鬟。
第192章 火锅
可是如今,她却已经轻松得仿佛是个大家小姐一样无忧无虑。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她遇到了和善的人家,遇到了老太太。
想到这里,云舒不由自主地就拿了一旁的彩线,又编了几个花结。
几个“福”字的大大的花结挂在了老太太的上房里头,大红的喜庆的大大的络子顿时就引来了唐国公夫人的注意。
“哟,这络子打得有趣。”几个大大的络子不仅个儿大,鲜艳醒目,而且上头的“福”字还是很难得的大纂,越发瞧着有些底蕴的样子。唐国公夫人没想到忙了几日没有来老太太的跟前请安,一转眼就多出这么喜庆的络子,就对老太太笑着说道,“又喜庆又吉祥,瞧着这大纂也是有心了。”她笑着说话,老太太自然也很得意,指着一旁服侍自己的云舒说道,“是小云的手艺。这孩子时不时就想出些新鲜的花样儿讨人开心。你瞧瞧,因要过年,她还做了一身儿里衣给我。”
她翻开袖子给唐国公夫人看自己的新里衣,笑着说道,“用的是最柔软的料子,里头的针线也都揉进去了。我就跟她说,我又不是那皮肤娇嫩的小婴孩儿,用不着如此。她偏偏不答应,非要这样,我也是没有法子。如今我说的话她也都不听了。”老太太看似是在抱怨,其实炫耀得很,那料子正是前些时候给合乡郡主肚子里的孩子做小衣裳的同样的料子,最柔软不磨人的,因云舒瞧着库房里还有不少,因此就拿出来给老太太做了一身衣裳。
老太太是十分喜欢的。
不说别的,老太太最在意的就是旁人对自己的心意。
云舒拿对小婴孩儿一样的柔和照顾她,老太太嘴上说着“不用不用”,其实身体可诚实了。
她高兴得很。
“小云一向对您贴心,如今我都见怪不怪了。”唐国公夫人见云舒只站在老太太的身边抿嘴笑,也不凑趣儿趁着这个时候多说些好听的讨好老太太,虽然不十分伶俐,可是这份温柔老实却叫她微微点头,见老太太是真的高兴,便笑着说道,“我就瞧着那福字极好。如果不麻烦,母亲,就叫小云帮我也做几个。不说多么金贵,只说这带着几分意思也是好的。”她这样一说,云舒就去看老太太,显然不会自己做主。
老太太很愿意显摆云舒。
她点头笑着说道,“那也好。”
“多给你们国公夫人做几个,大过年的,咱们也多些喜气。”她对云舒说道。
云舒听她答应了,这才给她福了福,又给唐国公夫人福了福。
“小云的手巧我早就知道,不过从前倒是没想到叫她帮着编几个络子。”说起来,唐国公符金玉满堂,几个编出来的络子虽然不至于寒酸,不过也少见得很。然而唐国公夫人却只觉得云舒编的络子并不瞧着外头的那样简单,花样儿繁复不说,而且各个儿都精致,里头如果串了宝石珠子之类的,也瞧着十分精致华美。就比如老太太屋子里的这几个福字,那上头还编了红水晶,亮晶晶的又漂亮。
见云舒这过了一年个头儿也高挑了些,唐国公夫人不免微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