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佘渐走的积极,郑艾卿颇无语,“小心别淹死在知识的海洋中。”
佘渐摆摆手,最后嘱托,“被子盖严实了,睡觉别着凉。”
郑艾卿点点头,然后嘭的一下关上了门。
饭菜已经有些凉了,正好郑艾卿也没有胃口,他就没热,也没吃,直接喝了药上床睡觉,一觉醒来,拿出温度计一测,36°8,再正常不过的体温。
退烧了。
郑艾卿微微张开嘴,有点儿感叹,虽然不知道到底是“法事”起的所用,还是药,但都不重要了。
面对退烧了的郑艾卿,下午特意翘班回家的郑靖州放了不少心。
于是乎,元旦三天假期就在郑艾卿发烧不断睡觉中这么过去了。
一月中旬的时候,七中举行了期末考。
毫无疑问,郑艾卿依旧稳坐第一,甩了第二名何杯无好几十分。
而更加可喜可贺的是,佘渐的努力学习没有白费,这次考试的排名,他已经脱离了倒三的宝座,虽然还是枚大学渣吧。
但不管如何,高一第一学期,都这么一去不复返的结束了。
残酷的期末考试后,便是灿烂又美好的假期生活。
【作者有话说】:玩义庄派对被吓飞,发烧挂水,还有秘方治发烧的这个事儿都是真的。腹肌对床亲身经历,当时水倒错了方向,我们一个宿舍胆战心惊好久,幸好啥也没发生,但是她吃药挂水都没好的高烧,真的在那之后一夜之间就退了。倒也不是封建迷信,可有些事情,真的没办法按常理解释。哦,对了,腹肌对床是个安徽合肥的妹子,她说这个方法是家乡的,读者里要是有安徽合肥的小可爱们可能会知道。只能说,万物有灵,常怀敬畏之心吧。
(这一章原稿刚才被腹肌手误删掉了,现在这是着急忙慌重新码出来的,还是边哭边码的,太操蛋了真的:)
第39章 相依为命的俩校草
t市高中的寒假都很短,只有二十多天,高三就更苦逼了,一直补课补课补课,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七天的假。
放假了,佘渐在完成寒假作业后就没有再碰过书了,本来他是有些努力学习的心思的,但郑艾卿说,寒假就歇那么几天,过个年,串串亲戚也就过去了,可以适当放松一下,不用学习。
这倒是正合佘渐的意,貌似在北方人的眼里,天大的事儿都能用一句“大过年的”给压下去。
佘渐家没什么亲戚可以走,毕竟个个儿都是大忙人,即便是小孩子也趁着这个寒假报了各种冬令营各种兴趣班礼仪课。
近几年是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佘家也尤其的冷清,以前佘老爷子身体还硬朗的时候,倒是会强制性的让一大家子人都聚一起吃顿年夜饭,但如今,佘老爷子也是离不开医院了。
佘渐的奶奶在佘渐还没出生的时候便过世了,但通过照片佘渐可以知道,自己未曾谋面的奶奶肯定是一个温婉智慧的优雅女子。
大年三十那天,佘渐一大早便去了医院,佘家挺大一个家族,一老一小却整得跟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似的。
一天下来,佘家小辈儿的倒是陆陆续续的都来露了脸儿,其实,就是工作再忙,这些人也会来探望佘老爷子的,但也就坐个十来分钟便离开了,带来的补品礼盒倒是很珍贵。
小时候,佘渐以为,他们那些大人这样爷爷会很伤心,但是没有。佘老爷子说他早就习惯了,因为他小的时候,看自己的祖父祖母也是如此过来的。
常言道最是无情帝王家,但其实,在现代,由于各种工作学习的困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早就很是淡泊了。
佘渐的外祖一家也差不多如此,但是那两位老人身体都不错,心态也很好,世界各地的到处旅游,见过各式各样的风景后,也就不再失落于亲情的寡淡了。
照例,一早儿佘渐就给二老发去了新年祝福,前些日子佘渐收到了二老寄来的明信片,地点是墨西哥第二大城市,瓜达拉哈拉。
那里的天很蓝,树很绿,建筑很美,佘渐看着明信片,琢磨着以后有机会了,也要和他的小朋友一起去看一看,手牵手的遛一遛。
年夜饭是金川彭派人给送来的,都是家常菜,他家酒店的厨师手艺很棒,至少佘老爷子说是有那么二三分儿时的味道。
饺子是佘渐和佘老爷子一起包的,他们没等零点,早早包完便煮了,是搭着年夜菜一起吃的,吃完了饭也才将将八点半过一些。
爷孙俩一起看的春晚,中途佘渐还监督佘老爷子喝了药,电视中,董卿和朱军正一说一和,佘老爷子喝完药的时候,他俩也恰好报了下一个节目,是个小品。
挺逗的,佘渐看得哈哈笑,佘老爷子也是乐不可支,正乐着呢,佘渐面前突然出现一抹红,仔细一看,原来是个大红包。
佘老爷子脸上笑意未散,“等了一天也没等来你的拜年,看见红包没,来,给爷爷拜个年吧。”
*
晚上十点左右,佘老爷子便困得不行了,一来是老年人精神儿都不是特别足,二来,佘老爷子喝的那药里也同样有不少助眠的成分。
给佘老爷子掖好了被子,又唤来照顾的护工,佘渐便离开了。
这个时候,国家还没有禁止燃放烟火爆竹,待佘渐出了医院大门的那一刻,嘭的一声,恰好在不远处的上空炸燃了几朵烟花。
不远处也有几片住宅楼,从那边传来了噼里啪啦不甚明显的鞭炮声,佘渐慢慢推着摩托车,车轱辘不时撵过地上放炮过后留下的残余物。
佘渐吸吸鼻子,觉得有些没劲。
大年三十,这个中国人最最看重的节日,貌似就这么过去了。
手机震动了一下,解锁后是佘航和周瑞晴发的没办法回家过年的微信消息,以及两个很大额的转账红包。
佘渐也没回消息,直接收了转账,然后关闭聊天框,给微信里的亲戚群发了拜年消息。
手机陆陆续续的在震动,那些长辈发来的转账红包数目也很可观,佘渐挨个儿的都收了。
笑话,钱可是个好东西,不要白不要。
一边推着摩托车,佘渐一边手不停的收红包,直到他发现置顶人那里有个小红点,上面写着个2。
郑艾卿是佘渐的微信置顶。
第一个消息:
【要不要来我家吃年夜饭。】
第二个消息:
【Transfer for you¥ 500.00】
明明都是转账消息,可佘渐就是觉得他家小朋友发的这条尤其可爱。
佘渐从来不知道何为客气,直接回了个【要】。
他以为郑艾卿也是“留守儿童”,毕竟他俩家庭情况差不多,他俩又都是缺少父母陪伴的可怜小孩儿。
戴上头盔,佘渐咧着个嘴,骑上摩托车就走了,轻车熟路的来到郑艾卿的家门外,却见来开门的人是郑靖州。
佘渐...佘渐有点儿懵圈。
郑靖州倒是笑眯眯的将佘渐让进来,关上门,他身上还系着围裙,“拖鞋给你拿好了,桌子上有零食,饿了就吃,电视是中央台,不喜欢看就随便播,别客气。”
然后郑靖州示意佘渐坐去沙发那里,“诶,儿砸,佘渐来啦,赶紧洗手过来陪着!”
空着俩爪子上门的佘渐坐立难安,生怕自己给未来老丈人留下“吃白饭”的形象。
郑艾卿甩着手出来的时候,就见沙发上,佘渐像只肉蛆似的来回扭啊扭的,“你屁股上长尖儿了?”
郑靖州这时候已经离开了。
佘渐有些焦灼,“你没告诉我佘叔叔也在家啊。”
郑艾卿翘着个二郎腿坐着,随手撕了包薯片,咔嚓咔嚓的嚼,“瞧你这话说的,我爸妈都在啊,这大过年的,他们不在家能在哪儿?嗯……吃么?”
佘渐摇摇头,站起身,“要不,我下去买点儿什么吧。”
“你可拉到吧,赶紧坐下。”郑艾卿拉回佘渐,“这一天不知道多少波儿人来我家送礼了,缺你那点儿东西啊。”
“我妈还真是料事如神,她怕你不自在,知道你要来以后,他俩特意躲厨房包饺子去了。”郑艾卿跑去拆了箱酸奶,扔给佘渐一盒,“就当自己家一样,我爸说了,要让你感受到家的温暖。”
佘渐接住酸奶,觉得今天的小朋友整个人都欢脱了不少,想了想,佘渐拿出一个红包,递给郑艾卿,“新年快乐,恭喜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