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十年代末+番外(16)

作者:梦想123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得,乌鸦落在了煤堆上,都是一般黑,小哥俩谁也别说谁。

第20章

小哥俩一前一后的边扯闲片边推着车往回走,快到队部时,许宝成还是忍不住,期期艾艾的开了口:“小五哥,到时侯,到时侯俺去相看,你和俺一起去呗,俺一个人怪不好意思的……”

“成,定好日子了,你提前招呼一声。”许晟被这纯情的小子给逗的嘿嘿直乐,殊不知他先前也没出息到那去,还不是一样让刘玲给弄的脸红脖子粗的。

东西送回队部,交给帮厨的两个妇女清洗后,许晟便和许宝成分开了,他还应下媳妇下午去趟公社给老丈人买寿礼呢。

许晟回到家后,家里的其他人都去生产队里上工了,只就剩下张大凤一人在堂屋里纳鞋底子。

庄户人家穿鞋,不管男女老幼穿的大都是自家纳的千层底布鞋,一家子大小十几口子人,单鞋,夹鞋,棉鞋,每年光这个鞋底子就是个大工程。

因此,张大凤,王巧,侯二丫,就连刚结婚的刘玲都是一样,只要一有时间,手里肯定会拿着个鞋底子。

村里其他的妇女也是如此,经常会看见有女人胳肢窝里夹个鞋底子或是腰里别个鞋底子去窜门。

更多的是去村中的大树下,几个妇女往一块一凑,拿着各自的鞋底子,一边纳,一边东家长西家短的闲白话。

这里基本就是村里的八卦集中地,只要你融进了这块,这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村子里,基本上就没有你不知道的事。

刚嫁进来的小媳妇也一样,想要更好的融进婆家,生产队,拿个鞋底子出来一准没错。

别看原主年龄不大,心眼还是不少的,居然还有自个的小金库。

一共有五十六块钱,二市斤的点心票,十市斤的粮票,现在城里一个工人的工资也才二三十块,这些钱票真心不算少了。

当然了,这里面的钱,票基本上都是张大凤,许奶奶,还有许爱莲私下里悄悄给的。

原主和刘玲结婚后,并没有把这些东西交给刘玲,而是自个锁在了屋里那个带三抽屉写字桌里的一个暗格里。

许晟收拾好钱票后,洗涮了一把,换了身干净衣裳,把采到的山参拿了两根装到他先前装钱的盒子里,拿着去了堂屋。

堂屋里的张大凤看见换洗干净的小儿子进来,笑呵呵的把手边的搪瓷缸子递过去,说道:“喝口水,你上午去那淘了,看把那身衣裳给造的。”

许晟笑嬉嬉的一边接过水,把手里的盒子递过去说道:“娘,给你这个。”

“啥好东西呀,还整个盒装着。”张大凤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盒子:“哎呀妈呀”的惊呼了一声,然后紧盯着许晟问道:“五儿,你这是从那弄的呀?”“不对,这是新的!你个臭小子是不是进深山啦?!你不要命了,俺看你小子真是皮紧了欠收拾……”张大凤仔细看了一下,当下就急了,拎着许晟的耳朵就嚷开了。

这么大,这么好的山参一般都长在深山老林,就自家儿子这小体格子,跑深山里都不够给那些饿急了的豺狼虎豹塞牙缝,她能不急吗?

许晟见张大凤的声音高了,连忙想岔开话:“娘,你小声点,别嚷嚷,叫别人听见了咋办。哎哟,疼,娘你可轻点拧,你儿子的耳朵都快掉了。”

张大凤心疼儿子,手一松,许晟便嬉皮笑脸的说道:“娘最好,俺最和娘亲了。”

老话说的好“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张大凤最是拿这个小儿子没办法,瞪了一眼嘴甜卖乖的小儿子,气哼哼的说道:“你小子别想给俺耍滑头,俺管不了你了,俺这就去找你爹,今个儿非让他下狠心好好收拾你一顿。”

眼瞅这一眨眼的功夫,就要挨打了,他都结婚了,真要还让他爹摁住打一顿屁股,他这还要不要脸了!许晟连忙哄着张大凤:“娘哎,我没去深山,这是我先前在南山那片棒子林的崖底下发现的,今个儿悄悄的弄回来,孝敬你和我爹的。”

张大凤还是有些怀疑,不大相信的问道:“没骗俺?”

“没骗!”许晟脸不红心不跳,一本正经的撒着谎。

张大凤看着儿子的脸色,见不似做伪,松了口气,笑着说道:“还是俺老儿子有福,这可值不老少钱呢,让你爹卖了,给俺五儿盖大房子。”

“娘,不准卖!”许晟坚定的说道:“一支给俺爹泡酒,一支炮制成参片,给你做参片茶喝,我想让你和我爹的身体都好好的,想要大房子我自个会挣钱盖。”

“俺五儿最乖,最孝顺……”许晟的一番话说的张大凤眼泪汪汪,心里热乎乎的。

许晟再三嘱咐张大凤不准卖了,一定要给他爹泡酒,还有给她做参片,他还要检查的。

不这的做,张大凤肯定会背着许晟悄悄的卖了,毕竟这山参太值钱,太贵重了,她平时连个鸡蛋都舍不得吃,花个几毛钱都心疼的要死,这两支山参怎么都得值个好几百块,就这么泡酒,泡水喝了,真是太奢侈了。

咱就是个普通庄户人家,就这么喝了,太浪费了,简直是造孽呐,可又拗不过儿子,怎么办呀,没办法只能先应下儿子,等他爹回来了再说。

第21章

许晟可不知道他娘还会给他来个缓兵计,他这会正骑着他大哥的大二八车子,奋力朝公社的方向蹬呢。

疙潦沟到公社有十二三里路,一出了村,沿着小河弯有一条碎石子铺的小路,大约有两三米来宽,凑合能容下两辆马车通过,这还是五十年代,老支书带着全村人一起修的。

为的就是村里人能在公社逢3,6,9的日子里方便赶个大集,用自家产的东西或是山里的山货,药材换些钱,粮。

十二三里路,如果是正常平坦的路,骑车子也就二三十分钟,只不过疙潦沟到公社却并不是都是平路,还得翻一座小山包。

翻上山头,眼前的景色便豁然开朗了。

远远的便能瞧见整个公社,说是一个公社,其实也就是比疙潦沟大个三倍的样子。

从公社到县城,甚至再远一些的省城,便是一路坦途了。

这么说起来,疙潦沟所在的位置要比上信村,王家铺子,刘家集要好的多,只能算是在山口,不能算是深山。

保不准将来把路修好点,村里的几座山也能弄个旅游景点,收收门票,开个农家乐,民宿,糊弄城里人来体验个山里农家生活啥的肯定不错。

现在肯定是不成的,饭都吃不饱,谁还有闲心思去体验什么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和闲适安逸的农家生活。

再说了现如今的农家生活可一点也不安逸,全村就一台拖拉机算是机械化,剩下的农活还得人和老牛出大力,流大汗的苦干。

这就显出每家壮劳力的重要性了,生产队里每年分钱,分粮的时候,分钱是按工分分。

分粮则是按人头,家里壮劳力多的,分钱分粮没人敢说个啥。

壮劳力少的钱分不了几个,分粮的时侯不光得挨队里其它社员的白眼,有的坏心眼村干部还想方设法的克扣。

想理论,家里没人给撑腰,光靠撒泼,村干部有的是法子冶你,一不小心扣个“村盖子,母老虎”的罪名,自个受罪不说,小孩子也跟着受牵连。所以大都挨了欺负也只能默默的忍着,或是想其他的招。

下了山坡离公社就不远了,公社也就一条主街道,像什么粮粘,派出所,国营饭店,理发店,裁缝铺,啥的都在这条街上。

每个月的3,6,9,13,16,19,23,26,29号赶大集也都在这条街的两边进行。

这几年抓的紧,大集上也没啥好东西,现如今连个卖耗子药的都看不见,多是一些社员自个家小菜园,自留地里的瓜果蔬菜和一些手工编织的草帽,笤帚,柳条筐一类的东西。

公社供销社也在这条街上,木头货架靠着墙摆放,上面摆着烟,酒,罐头,暖水壶等物品。

木头的框架的玻璃柜台分上下两格摆放着铅笔,钢笔,本子,肥皂,嘎啦油,万紫千红,友谊,紫罗兰,玉兰花之类的抹脸油。

柜台上还摆放用大木匣装着的酥饼,酥皮点心,天鹅蛋,江米条,鸡蛋糟子糕等糕点点心,盘秤,算盘,量布用的刻度尺,以及一些糊窗户纸,灰,黑,蓝和少量红色的,碎花的布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