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小侯爷当家(230)

“母后。”二皇子为自己的母后觉得不值得,唐家为了保护父皇,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

“儿子啊,男人寡情。”皇后知道,照宁帝不是寡情,而是太痴情,太钟情。他所有的感情,都给了太子宴一家。他最尊敬的兄长、他最爱的女人、他最疼爱的侄子。偏偏,他没有泄露半分。

如果自己不是他的枕边人,可能还不会知道,如果他不是那次醉酒……那次醉酒是什么时候?对了,是她死的时候。

“母后……”二皇子愣住了。

皇后又一次游神了,回过神才发现,自己竟然哭了。“过来,让母后抱一抱。”

二皇子过去,把皇后抱住了。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片温暖的地方,二皇子的心底也是,就是皇后。

皇后是伤心的,怎么会不伤心呢?那是她满心爱慕的男人啊,她爱照宁帝,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她一家都是忠臣,否则也不会赔上本家全族人的性命。可是皇上回报给她的是什么?仅仅是尊敬?也许,她该问一问皇上,如果觉得亏欠她,是不是愿意立她的儿子为太子。

“皇后,您还有儿子。”

“是啊,我就只有儿子了。”

秦贵妃和大皇子在皇帝的营帐外跪了一个晚上了,但是没有人会同情他们,因为兵部尚书的事情,所有人都恨死了他们。所以知道他们还跪在皇帝的营帐外,所有人都是在背后嘲笑的。

“还跪着?”照宁帝这一觉睡的有些沉,所以起床有些晚了。“是的。”海公公伺候照宁帝洗漱之后,开始叫人上膳。

“去把他们叫进来。”照宁帝道。

“是”

秦贵妃、大皇子和大皇子妃进来了,见到皇上,他们直接跪下“大海,让大皇子妃下去吧。”这件事跟这个女人没有关系。

“是”

待大皇子妃下去之后,照宁帝看着秦贵妃和大皇子问:“来告诉朕,你们为什么要跪着?”

“皇上。”秦贵妃哭泣着道,“臣妾来求皇上开恩,求皇上放过秦家人。”

放过?照宁帝觉得好笑:“他造反,那是诛九族的,你们也在他的九族里。真还没有问罪你们,你有什么脸来为秦家人求情?”“皇上。”秦贵妃道,“臣妾并不知道父亲造反的事情,求皇上明察。”

照宁帝哼了一声,问大皇子:“你呢?你也是来请罪的?”大皇子摇头:“儿臣是来请父皇降罪的。”

“哦?那你有什么罪?”照宁帝问。

“秦家造反,儿臣身为顾家的子孙,觉得惭愧。但他……他是儿臣的外袓父,儿臣竟然事先不知道,如果知道了,就一定能阻止他了。”大皇子道。

照宁帝当然不信他们事先不知道,但是他手中没有证据证明他们参与。“既然如此,朕就满足你的心愿,你就为秦家人去守皇陵,向顾家的袓宗请罪吧。”

“谢父皇。”大皇子跪着,没有起身。

照宁帝又看着秦贵妃,看着这个一直温柔细语的女人,她温柔的时候,还有那个人的影子。“你从此不得出宫门,在你的寝宫里吃斋念佛吧。”

“谢皇上。”

“出去吧。”照宁帝不想见他们,“大海,拟旨。兵部尚书秦德祯造反谋逆一事,证据确凿,罪及满门……”

“皇上,秦家家眷那边有人求见。”照宁帝的圣旨还没说话,门口有人求见。昨天晚上太晚了,很多事情照宁帝都还没来得及处理,所以那些人的处置都还没有下,也因此,他们只是关在营帐里,御林军把手。

“谁?”照宁帝问。

“秦德祯的孙子秦阅兵。”

“带他进来。”照宁帝虽然不知道这个时候他来干什么,秦家人有胆子求见自己,倒是很难想象。

秦阅兵走进营帐,恭敬的跪下:“草民参见皇上。”

“这个时候求见朕,什么事情?”照宁帝问。

“草民不想死,所以求皇上开恩。”秦阅兵道,“草民有功,所以只求皇上处置秦家的时候,饶了草民一命。”

有功?“什么功劳?”照宁帝倒是好奇了,秦家造反了,竟然还说有功。

“给皇上的那封告密信,是草民写的。”秦阅兵道。

什么?照宁帝大吃一惊。

世界上有这么坑爹的儿子?

但是照宁帝是信的,因为告密信的事情没人知道。

“皇上如果不信,可以对照笔迹。”秦阅兵道。

“你为何要这么做?”照宁帝问。

“因为草民很秦家,恨秦家人不得好死。”秦阅兵把自己生母的事情说了一遍。

前有董之为生母杀了继母,后有秦阅兵为生母背叛家族,相比之下,还有秦阅兵厉害。要知道秦家的罪名可是造反。

“朕知道了,你下去吧。”照宁帝要好好的想想了。

“是”

待秦阅兵下去之后,照宁帝沉思了。秦阅兵这样的事情,应该论功赏赐。“大海,拟旨。秦阅兵因告发秦德祯谋反有功,赐归义伯。秦府改名归义伯府,秦家的一切家产有秦阅兵继承,再赐秦阅兵从母姓。”

“诺。”

“再拟旨,秦德祯造反谋逆一事证据确凿,罪及全家,满门抄斩。相关人员着刑部和大理寺一起调查。”

“诺。”

“再拟旨,着忠国公李晨暂代为五城兵马司总指挥。”

“诺。”

“继续拟旨,大皇子品性忠良、仁义孝顺,自请为袓宗守护皇陵,朕允之。”

“诺。”

“继续拟旨,秦贵妃……”照宁帝又停了下来,“罢了,就给她留点尊严吧。”

“最后一道圣旨……”后面照宁帝没说了,“大海,朕的玉玺让洛儿带走了,这些圣旨没法宣旨啊。”

大海傻眼了,他很想说一句,皇上啊,没有像你这样坑太监的。真所谓皇帝不急太监急。“没关系。”照宁帝突然笑出声,“待上朝的时候传口谕吧,朕书信一封,你立即派内卫送去横州给洛儿,只好让他亲自把玉玺送回来。”

“是”

因为没有圣旨,这些事情无法传旨,所以只得口谕。于是照宁帝下令,马上回京。

而与此同时的西北军营已经和扶丘国打了十三天的仗了。十万兵马,伤亡超过一半了,还能打的不超过五万。而扶丘国的人数,是他们的三倍。

顾郡辰脸上的疲倦根本不用表达,战甲上全是血腥味,原本风神俊秀的少年郎,现在满身的戾气。

“为什么朝廷没有来援军?”柯副将问。如果不是靠王爷的战略,他们根本支持不到现在,用油挡了三天,两军交战又打了三天,后来还是王爷派人偷袭他们的后方,让他们撤兵。再后来用稻草人冒充援军,但是这些办法,都已经用过了。

是啊,朝廷为什么还没有援军?

这是每个将士都想问的话。

“报,王爷,有京城的来信。”

顾郡辰猛地站起来,等了这么多天的京城来信,必定不是皇叔的来信,那么……一定是松岭县令派去送信的人回来了。因为起的太猛,顾郡辰身体一晃。

“王爷。”郡一担心的扶住他。郡一知道,王爷的压力比谁都大。下面的人可以埋怨,但是王爷不行。

“有请。”顾郡辰道。

来人是小富,顾郡辰在李小姑成亲的时候见过他,所以记得。小富见了顾郡辰,马上行礼:“王爷,这是小侯爷的来信。”

“你见到洛儿了?他不是应该在围场吗?”顾郡辰问。不过同时,他已经拆开了信,李洛为什么没有在围场,信中已经交代了一切。小富带来的,不仅仅是京城的消息,还有册封他为太子的圣旨。顾郡辰算了算,按照信上说的时间,李洛现在应该到了横州,不知道他和仁乡侯能不能顺利借道祥云国。但是他不能把希望堵在他们的身上。

京城如果失守,西北是最后属于他的地方,或许还有横州。“王爷,圣旨上写了什么?”李忠铭问,其他副将也想知道。

第243章 慎密的计划

“没什么,这是本王的私事。”顾郡辰道。这个时候京城的事情绝对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京城一旦出事,边境的将士就会人心不稳,没有战争也就罢了,但是以目前的情况,人心绝对要稳住。

顾郡辰算了一下,他写给松岭县令一共三封信,一封是送到京城的,还有两封是送到黄州和琼州的,交给黄州和琼州的指挥使。只要黄州和琼州的指挥使没有被收买,就绝对不会反抗他的命令。当然,这是顾郡辰置之死地的办法。

紫色木屋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