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小侯爷当家(156)

“大大小小的官员,他们的月例就是算不清的黑洞。还有户部借出去的账,都没有收回来”照宁帝又道,“洛儿,好好把这些记住。”记住以后干什么,照宁帝并不言明。

“那借出去的账先收回来。”李洛道。

“怎么收,朕不是没向户部要过,但是他们说收不回来啊。”照宁帝道。

李洛笑嘻嘻的道:“皇上,户部尚书如果连本职工作也做不好,他还当什么户部尚书?”

照宁帝眯起眼:“换上别人,就一定能收到?”

“可以试试?”李洛道。

“你觉得谁能收到?”照宁帝问。

“这催债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有些呢不是要不到做不到,而是得罪的人太多,不想做。当然要找个不怕得罪人的。”李洛开口。

“那么你觉得朝廷官员里,谁不怕得罪人?”照宁帝又问。

李洛指了指自己:“我啊,小臣又不在朝为官,跟他们的利益不冲突。”

“你……”照宁帝哈哈大笑,“回去多喝一些牛奶,朕把户部交给一个六岁的孩子去管,那还了得?”

“那就交给户部尚书呗。”李洛又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果做不到,就换个尚书。那个老头每次克扣西北的军饷,我也不喜欢他。”

“你这是偏心。”照宁帝指出。

李洛指着自己左边的心脏:“小臣的心脏本来就是长得偏的。”

“你这说的不就是朕吗?”人家是指桑骂槐,他是指桑说槐。“朕看你过的有声有色的,也不知道李旭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儿子,明明才六岁,又像个十六岁。不,十六岁的人心眼也没有你这么多。”

“那是小臣聪明,一万人……不,是十万人之中,才能有一个小臣这样聪明的人。人家甘罗拜相……”

“好了好了。”照宁帝打断他,“甘罗那是野史,学不得。”

甘罗并非野史,是李洛生活的那个朝代的历史,在这个朝代里,却是野史。李洛觉得自己也成了照宁帝口中的,野史中的人。

“说起来,朕一直没有问,你的那些花花肠子是怎么想的?慈善之家又是怎么想到的?还有国家律法,你又是怎么想到去了解的?”照宁帝问。

李洛心一紧,帝皇这话是什么意思?试探?对上照宁帝的眼神,李洛心跳加速。他的眼神很深,李洛根本看不清他眼底的意思。

这是一代枭雄,而并非那些十几岁让李洛可以糊弄的人。

李洛自喻聪明,却是忽略了一点,他的聪明是在于他的年纪,而比他年长的,比他聪明的多得是。

“嗯?”照宁帝挑眉,泛起了一个浓浓的鼻音。

李洛的额头冒出细微的汗水。

而照宁帝眯起眼。

“也许……也许是小臣投胎的时候……”李洛的声音有些紧张,呼吸有些急,“也许是小臣投胎的时候忘记了喝孟婆汤,又也许……也许是小臣是天上的神仙,来人间应劫的。所以……所以小臣是个老不死,而不是六岁。”

“哈哈……”照宁帝突然大笑了起来,“朕以为你说,你是个妖精,活在人间数百年了,然后幻化成李旭儿子的样子。”

李洛松了一口气:“小臣如果是妖精,幻化成李洛的样子,那皇上觉得小臣的目的是什么?”

“让朕想一想。你成立慈善之家、又捐大米到西北军队,你的目的总不是画本子里的妖精那样,来为祸人间的,那么……是来报恩的?”照宁帝和李洛开着玩笑。

“小臣如果是来报恩的,那也一定是报齐王哥哥的恩,却让皇上点了鸳鸯谱牵了姻缘线。”李洛忙道。

“只要不是为祸人间,吸男人精气,什么妖精都好。”照宁帝不在意。

呃……李洛小脸一红。说到吸男人精气,他早就想歪了。画本子里吸男人精气的妖精是为了活命,可两个男人凑成了对,不也是吸男人的精气吗?

小侯爷越像是想,脸就越红。想着跟顾郡辰一起洗澡的时候,他身材还是蛮好的,虽然还没完全的发育。

“你脸红什么?”照宁帝瞧着他越来越脸红,忍不住问。

李洛道:“小臣想着洞房花烛夜的时候,小臣算不算吸男人精气的妖精。”

可这如实回答的话,让照宁帝一个老男人听了都不好意思,他忍不住骂道:“你个死小孩”

李洛捂着嘴,偷偷的笑了。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照宁帝发威了,借着李洛捐大米的事情,狠狠的发了一次威。

“最近京城最热闹的事情大家可是知道?”照宁帝问。

帝皇这话什么意思?最热闹的事情不就是李小侯爷捐了90万斤大米给西北军营的事情吗?可是,没有人敢回答。这事情如果讨论下去会引来什么话题,大家隐约有些知道。

“是李小侯爷捐90万斤大米给西北军营的事情。”御史出来道。御史永远是最懂帝皇心的大臣啊。

别人不回答,御史可不行。

“御史历来闻风说事,这件事,你们御史怎么看?”照宁帝问。

“小侯爷此乃善举,御史台惭愧。”御史大夫出来道,“微臣正三品,朝廷赐下900亩良田,早稻丰收了45万斤大米。微臣敬仰小侯爷人品,30万斤大米已经捐给小侯爷的慈善之家了”

御史大夫此话一出,再一次把朝廷里的人都震惊了一边。

靠,这个老匹夫,原来是有备而来的。

谁都知道御史台和翰林院是清流的衙门,没油水。号称朝廷最穷的衙门。眼下御史大夫这一出,谁还敢如此不捐?

“微臣的二儿子李淡在西北军营,所以微臣家中千亩功勋田的大米有50万斤,就不捐给慈善之家了,直接捐给西北军营了。”忠国公李晨道。

靠,又是一个有备而来的。

其实李晨这一招,还是他家老母亲指点的。你侄子都给你儿子捐大米去了,你一个老爹在干嘛呢?忠国公府虽然辉煌不在,但是门风极好,所以兜里钱也不少。

否则当年李老太爷被分家的时候,这一任老夫人的婆婆能给李老太爷这些家产?银子够他花、三进三出的房子给他住,还有100亩的良田,种的大米也够他吃了。

“哦?李淡在西北军营?”照宁帝有些意外,“朕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李淡是郡辰的伴读吧?”

“是的,去年十月齐王爷去西北军营的时候,那小子担心王爷的安全,也跟着去了。”李晨回答,“也不想想,他就会三脚猫的工夫。”

李晨在朝廷没有实权,就一个闲职挂着,其实一点存在感都没有。因为闲职,平时谁也不会在意。

“李淡有心了。”照宁帝想着,这是李洛效应,比鲶鱼效应还要好。

第174章 李洛的效应

御史大夫和李晨打了头阵,接下来是陈家永义侯道:“老臣家也有千亩功勋田,今年也有五十万斤大米,捐给西北军吧。”齐王在西北,怎么说也是陈驸马的妻弟,当爹的也要意思意思啊。

“大家都捐给西北军,那其他军怎么办?”有位官员道。

“的确是。”户部尚书开口,“不如全部捐给户部,由户部统一发放?”

李晨第一个不干了:“这捐粮纯属个人意愿,难道我们捐的粮要随户部尚书的意愿?”

“国公爷这是什么话?”户部尚书道,“西北军营已经有李小侯爷的90万斤大米了,暂时不缺,这不是应该先给缺军粮的军队吗?”

李晨淡淡一笑:“没关系,等那90万斤大米吃光了,我们国公府再捐。”

“你……”

“不过,如果朝廷每个官员都愿意捐50万斤大米的话,我们国公府也是愿意听尚书大人安排的。”李晨又道。

我呸,拿着我国公府的大米去养其他人,当我是后爹吗?李晨心想。谁不知道其中的门道,他只养亲儿子。

陈家永义侯道:“那我永义侯府等国公府捐过去的大米吃光了,再捐给西北军吧。”他也只养齐王爷的兵啊,他们是一路的啊。嫁了儿子,连儿子媳妇的娘家也要顾着。

一个一个的,都像人精似得。

“尚书大人,我一个正三品的官都捐了 30万斤大米。尚书大人正二品,怎么也得捐40万斤吧?”御史大夫道。

“老夫家中人口比较多,旁系族人也要救济,恐怕没有御史大夫家人口少。”户部尚书回答。

紫色木屋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