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改造奸臣(42)

作者:行之江水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在院子内,我停住了脚步,而她也突然跪了下来。

“为什么?”

“莲儿虽身犯过错,但年纪尚小,很多事情尚未开化,再加上公子时常不在府里,姐妹们也难免孤单寂寥,所以还望公子看在她伺候一场的份上,饶她一命吧。”

“我何时说要她的命了。我连那何安都没杀,怎么可能要她的命,我只不过罚她屋里静思己过。”继而一想我又继续道:“再者她确实年轻不更事,昨晚一见,我便知那何安是什么样的人了,就这种,怎么可以托付终身呢。”

“公子能这般想,那我就放心了,不过此事,浣浣也有错,浣浣没有管好府里,出了这种事情,辱没了公子的脸面,望公子责罚。”

“行了,我不在的日子承蒙你照看府里上上下下,也委实不容易,说什么责罚不责罚,地上凉,别跪着了。”我从地上将她扶起。

然后,从袖中掏出一只锦盒递给她,“送你的,看看可喜欢。”

她打开,里头是一支翠玉簪,“公子送我的?”

她的表情很惊讶,甚至有那么一点意想不到的欣喜。

我点点头,但心里又一想,她这种表情,莫非以前的陆炳从来没给小老婆们送过什么礼吗?

我清咳了一声,装的一本正经:“这些年你打理府上也不容易,这是我在苏州专门为你挑的,正宗的江南工艺。”

这是继苏州鸭后的第二个忽悠,然而不管是杨博还是崔浣浣,貌似他们都对这套很受用,至少我从他们脸上看到了“感动”的笑容……

“多谢公子。公子可以帮我戴上吗?”她望着我的眼睛里有期盼的亮光。

“当然可以。”翠绿的玉簪配上她的乌发衬得相得益彰,这陆炳挑女人的眼光真是没的说。

我心下赞美的同时,又不禁一想,要是我前世有这一半的容貌,估计孩子都打酱油了,还考什么研,自然也不会有后来那一系列的事情发生了。

“对了,昨儿那何安说他是在督造局做什么的?”

“过去听莲儿提起说是督造局下的一个监工。”

“监工?监什么的?”

“好像是宫里要修一座什么大高玄殿的道观,听说修了好些年了,所以莲儿与她这表哥想来也有些时日了。”

“大高玄殿?”我思索着这个名字。

“怎么了,公子?”

“一切建造修缮都属工部,那日他说每年上缴的银子有些还要经户部与工部,那些书信,慈安居士,陶仲文?”我眼前一亮,突然想通了某些事情,“我明白了!我知道那些银子最终去了哪里!”

也不管崔浣浣的一脸疑惑,我如一阵风般冲了出去。

“公子!”

作者有话要说:

刚见了本文第一帅哥蓝道行的小鹿,结果一回家就被带了绿帽,小鹿表示已哭晕在厕所。。。。。

对了,杜大人带眼镜这段,明朝是有眼镜的,是郑和从国外带回的,不过是由水晶制作而成,数量不多,价格昂贵,相当于一匹马的价格,多是官宦才用得起。所以,不要以为古时候就没有眼镜哦。

第36章 妥协

“杜大人?杜大人?”

我一脚踏进户部的门,便见户部侍郎正抬手慢悠悠的写着什么。

他眯起眼睛瞧我,我知道他没戴眼镜是多半看不清的,一步跨到了他的面前。

“原来是锦衣卫的陆大人,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客气客气。”我打断了他慢条斯理的客套,“上回那些账簿与信函可都还在这里?”

“什么?”他没听清。

“我说上回抄来的银两明细,誊写的那账簿可都还在?”我在他耳边大声道。

“哦哦,你说账本啊,还未核实完毕呢。”

“都放在了哪里?”

“自然都在老夫这里,届时核查完毕还要交由尚书大人过目。”

“杜老可否拿来借我一看?”

“你说什么?”

算了!我干脆不去理他,直接在他桌上翻找起来。

“陆大人?”进门的是上次校写的那名小官,他正拿着一叠文书进来。

“对了,你可知上次的那信函与账簿去了哪里?”我问他。

“那个呀,信函事关案情就送去了刑部,不过账簿留着。”

“可否借我一看。”

“您等着,我来拿。”

没过一会,那一叠账本便悉数摆在了面前,我快速翻开浏览了一下。

果然!各地每年上缴的助银都去了工部,而下面所记载这几年最大开支都来源于同一处——大高玄殿!

“陆大人,可有问题?”

“大问题!”我放下了账本,然后转身出门而去。

“诶,陆大人?”

“现在的年轻人哟。”

“当!”观里钟声传来,惊起白鹤振翅。

面前之人缁衣道袍,神情温和平静,“施主是找到了?”

“找是找了,然真真假假不敢擅断,特来向仙长求教一二。”

他静静端坐,面色不变。

我开口问道:“宫里的大高玄殿可是为圣上所修?”

“是。文昌帝君圣辰那日始建,家师向圣上奏请过。”

“建了有两年了吧?”

“宫观敕造本就非一朝一夕之事,天时地利二十四节气皆有影响。”

“户部每年都有支银子给工部,工部又支了不少下去,两年,六十万。”我笔了个手势,“你这朝真观都没六十万的银子吧?”

“建多少,支多少,这些是朝廷的事情,方外之人不予定论。”

“好,既然如此,那再请教仙长一件事情,这封信函仙长可见过?”我从袖中掏出信纸放在桌上。

他随意扫了一眼,笑道:“是贫道的字。”

“不过,这是两年前的事情,南京应天府欲修显圣观,为圣上祈福,当时来信望家师指点一二,是我替家师回的信。”

“然而远不止这一处,苏州下辖,应天府里,南直隶——”

“陆施主。”他看着我,眼睛清澈明亮,“每年各地确实都会有上报修缮的,然而文书批告也并不在我们这里,家师一心修行,更是鲜少过问俗事。贫道知道陆施主想问什么,但,还是那句话,建多少,支多少,这些是朝廷的事情,方外之人不予定论。”

我沉默了,不是因为我不信任他,而是他看着确实不像说谎的样子。

来之前,我也曾查过,蓝道行一年都出不了山门几回,陶仲文虽贵为国师,却鲜少过问教内的事情,一心只帮着嘉靖炼丹,如果说这些事情他们也全然不知情,那么……

“陆施主慢走。”

山门内,小道童站在蓝道行的身旁,抬起迷茫的脸:“师父,为什么黑锅都让我们背了?”

“该你受的委屈就不叫委屈。诵经去吧。”

我走在京城的街道上,心里很是惆怅,当错综复杂的案件真相即将浮现时,我却失去了揭露它的勇气。

身后马蹄声渐近,肩膀上突然被人重重拍了一记,“阿炳!”

“敬之?”我回过头去才发觉居然是李敬之,许久未见,难免有些欣喜。

“愁眉不展在想什么呢?走,上马!”

他坐在马上伸出手,笑得一如阳光那般明媚,于是,我毫不犹豫的抓住了他的手,一跃上马。

城外,马儿吃着草,我和敬之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白云,好像连所有烦恼也散了。

“说吧,多大点事,弄的一天到晚愁眉苦脸。”他叼着一根狗尾巴草,侧头看我。

“江南的案子有着落了。”

“这不是好事嘛。”

“可是,牵扯过广,我不知道应不应该说出来。”

“举个例子。”

“比如说牢里关着的阮昱成,助银闹事就是从他那儿开始的,但后来我和严世蕃一查,发现连着南京应天府与南直隶都有牵扯,这还不算上浙江乃至全国的呢,你说这朝廷才收三两一户,结果到了底下没有七八两就过不去,然而这一年年收上来的银子去了哪儿?你猜。”

“地方官比不得京师,一旦去了就是枝叶相连,有人中饱私囊也不足为奇,然而这样庞大的体系,若想动还真不容易。”

“枝叶相连倒是其次,如果只是这么简单我也不用发愁了。那些收上来的银子每年还要去掉很大一部分的支出,然而我今天才发现,原来那些所谓的支出全是花在了修建宫观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