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上似乎智力有恙,朝中大事还是卫峥和皇后定夺,不,如今已是太后了,前些年头皇后因东宫太子惨死,心如死灰,后来临危受命要抚养太孙,这才强打起精神
在卫峥的运作下,张姨娘被安排到了太孙身旁伺候,现在已是皇帝身边的掌事嬷嬷,苏荧光因为卫峥的缘故,得了皇后的特旨,能随时进宫去看望张姨娘和太孙
只是太孙渐渐大了,似乎有些异于常人,说话只能一次蹦出来几个词,前言不搭后语,但是性格仁厚,对皇后很是孝顺,对身边的人也十分和善,性格很像他的母亲苏茉华
张姨娘看着这位眉眼神似苏茉华的新皇帝,一时有些感概,若是茉儿还在的华,定然会欣慰吧,想到这里趁人不注意的时候,用帕子掩了眼角
“张嬷嬷……身体……不适吗?”,赵康有些担忧
“没有,只是一时风沙迷了眼睛。”,张姨娘赶紧摇摇头
赵康咧嘴一笑,侧着头靠了过来
“朕想吃苏姨做的蛋糕了。”
张嬷嬷一听蛋糕就忍不住露出微笑,苏姑娘经常在东厂鼓捣什么美食蛋糕,每当做出些新品,总要人往宫里送,说来这些吃食也是从未见过,好吃得很,使得皇帝老是惦记
“好,那嬷嬷去传话让卫夫人下回进宫的时候带上蛋糕。”
皇帝心满意足地点头,乐得直拍手
苏荧光收到宫里的消息后,立刻带着采青和采桑去街上采买做蛋糕的材料,当他们路过一个酒楼的时候,前方挤满了人
车夫要呵斥众人让开,却被苏荧光制止住,卫峥在她和长风的劝说下,行事已经没有过去那么狠辣了,因此朝野间的名声相对好一些,她不愿意在外面与人起了争执,惹得卫峥又护妻心切,大动肝火,就让车夫把车驾停到了一边,想等前方事情解决了再过去
外边的议论声中夹杂着 “苏大少爷” “逆贼”等词,苏荧光想了想,撩开了车窗的帘子,望了过去
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男子,抱着另一个相同岁数男子的腿不放开,“苏启章,你偷了家里唯一的钱,又不肯看顾你母亲侯氏,令她饿死在床,如今还要抢我二房的钱,今日要是不把钱还我,我就跟你没完。”
苏启章被人抱住了大腿,走又走不开,一时懊恼对着地上的男子就抡了几个拳头过去,“我母亲的死与我何干,明明是苏昭华弃她于不顾的,还有你母亲阮氏,她要是没有使坏,我母亲没准能多活些日子!我不过是跟你拿些银两罢了,苏品章,你若再不撒手我可要揍人了!”
苏品章一听对方提到阮氏,瞬间失了力气,自苏府的一干人等被抓入东厂后,小厮丫鬟将苏府的肮脏事情都抖搂了遍,阮氏与侯氏的龃龉更是真相大白
后来,陛下只是斩杀了苏文景,他们这一辈的苏氏子孙并未受到牵连,除了……苏昭华和她的贴身丫鬟兰溪
亲戚族人知道后纷纷与他们划清界限,甚至连从他们的门前经过都不肯,如今科考也无望了,他无一技之长,只能在街边替人写写信,画个画,好不容易赚来些钱,却被三方的苏启章抢走……
随着苏府的落没,又没了侯氏的管教,不出多久苏启章就跟着那些街上的痞子混混们厮混到了一处,整日偷鸡摸狗不做正事,他见苏品章松了手,朝苏品章身上“呸”了一口,骂骂咧咧地跑远了
苏品章坐在地上,只觉得疲惫难堪,突然一个戴着幕离的女子出现,她拿出一袋银子,放到了他是手上,“你拿去用吧”,说完便翩然走远,回到了不远处的马车上
苏荧光摘下了幕离,递给一旁的采青,不由的叹了一口气,便令车夫回府。
苏启章拿着手里的一钱碎银,立马往怡红院的后角门跑去,曾经侯氏在的时候整日让他读书,身旁伺候的没有一个女子,如今更是娶不到妻子,于是一有钱就来这里,‘体会’女人的好处
他把钱随意的塞到了看门的龟公手里,就急急的冲向了右边那个破房间,前面还有一个人在排队……他的眼睛瞄向了左边的房间,左边房间里躺的是苏昭华,记得第一次进去的时候还被吓了一大跳
这个姐姐自小就在祖父身边教养,和自己的关系也不亲近,甚至比起自己这个亲弟弟,她对二房的苏品章态度更好,想到这里,苏启章冷“哼”了一下,这还不是因为苏品章读书好,二伯父又在朝中当官
曾经苏昭华看不上自己,现在自己还看不上她呢,因为苏昭华比兰溪貌美,所以去她那儿的人更多,渐渐得她的身子被梳弄久了,如今还不如兰溪紧致,这不,兰溪的房前还在排队,她那屋子却空空的没人
等了好一会儿,终于轮到他了,苏启章猴急地跑了进去,熟门熟路地舀起一勺身旁桶里的水,往兰溪的下身随意冲洗擦拭了一下,就掏出家伙就摆弄起来,兰溪看着这张在自己身上埋头苦干的脸,忽然想到了当初去苏荧光身边时,侯氏对清莲说的话,“事成之后,给你抬姨娘去伺候三少爷。”,她还记得清莲娇羞地低下了头
谁知如今‘伺候‘三少爷的,居然是她,而清莲早已毙命了,现在回过头想想,恐怕侯氏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让清莲留在三少爷的身边吧……她们,只是侯氏和苏昭华手里的刀……为了那么点蠢点头,都赔上了自己……
第三十二章 番外
一个面容清秀,鼻梁挺拔,似乎有股书生气息的男子,此时正挽着裤腿在田间劳作,好像正午的阳光永远也晒不黑似的,露出来的皮肤竟然比女子还白
不远处的农家女子们,给自己父亲兄长送饭过来,就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那个男的长得挺俊巧的,好似都不怎么说话。”,一个微胖的姑娘拿了个路边的野果塞进嘴里,一边偷偷拿眼瞟了远处低头认真劳作的男子
“谁说不说话的,我上回还听见他和阿娇说话来着,还对阿娇笑呢“,黑瘦的女子反驳道,忽然变了脸色,“别说了,人来了。”
果然,不远处来了一位笑盈盈的女子,她身穿浅绿色布衣,手上提了一个有些发黄的竹编小篮,上面盖着一块布,头发用麻绳随意得扎了一下,若走近仔细看的话,还能看到她额头上的有块不大不小的红色胎记
阿娇见田埂上不远处坐着的杏花和阿桃,乐呵呵地打了个招呼
杏花把头一扭,阿桃依旧吃着果子,两人似乎没听见一样,阿娇也不在意,径直地朝刚刚被议论的男子走去
“安子,休息一下吧,我把吃食拿来了。”
安子闻言,用田边的水清洗了一下双手双脚,接着拿着农具就上来了
阿娇把篮子上的布盖掀开,拿出了热气腾腾的白胖馍馍递了过去,安子微笑着接过,谁知,阿桃走了过来,手上端着碗白米饭,神色颇有些讨好,“你叫安子对吗?我这儿有白米饭,你吃我的吧。”
安子没有理会,越过杏花,一言不发兀自走到了树荫下席地而坐,啃起了手里的馍馍。杏花一时没脸,“哼!”得一声就哭着跑远了
阿娇紧跟安子身后,揪了揪衣角,赧然道:“等我多存些鸡蛋,拿镇上买了,我们就可以买米了。”
安子,不,应该说安明,他就着水咽下了馍馍,摇了摇头微笑道:“馍馍很好吃,我吃这个就好。”
阿娇听他说自己做的馍馍好吃,顿时脸颊发烫,低着头小声说道:“那,那我明天还给你做。”
“好,辛苦你了。”
“不辛苦,一点都不辛苦。”,阿娇赶紧摆手否让,生怕对方不让自己送似的,脚步生风的跑了回去
安明看着那抹远走远越的背影,有些惆怅
那日他一睁眼就在这个闭塞的村落里,忘了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这是何处,听阿娇说,她是从河里发现的自己,这个村里有条河流直通大海
当时自己胸口还受了伤,村里没有大夫,有个猎户拿了土法子随意处理了一下,也是他命大,只发了几天烧就撑了过来
后来,就在这个村子住了下来,渐渐了解了这个村的事
这个村子离镇里很远,走路要走一天,村民来回不方便,几乎一个月才结伴去一次镇里,村民相互间对彼此很熟稔,除了对阿娇一家避讳颇深。
阿娇是个孤女,父母已不在人世,众人传言她的额上的红色胎记是恶鬼转世还克母克夫,所以到了二十岁也没有嫁出去,家里有三亩田地,原来一直都是阿娇自己动手做农活,后来他身体好些了,就再也不让她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