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朗笑笑,把人都迎到了堂屋,然后才问谢青云,“我也听小达说过你的事,究竟是发生了什么,现在也可与我说说了。”
谢青云看既然都熟识,便就不顾忌,将杨成的事说了一遍,不过其中隐去了谢长时,和之后自己在背后动了手脚的事。
赵朗听后,有些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谢青云,事情哪有这么凑巧,怎么流言传开四五天后,杨成便名声尽毁。
不过赵朗也不认为这事跟谢青云有关,只是猜测是不是谢青云背后有个能耐人。
“既然如此,那我便考校你一二,若是你都能答上,那就是我赵朗的第一个弟子了。”赵朗看谢青云小小年纪,说话却条理清晰,而且和外甥又是小伙伴,又听阿姐说过,所以对他的印象也好了许多。
谢青云立刻正襟危坐,对于考校他是不怕的,四书五经虽不清其意,但也翻看了几本。
“我是经师,你既想让我做你老师,那肯定是学好了蒙学,便把三、百、千背上一遍吧。”赵朗不想为难小孩,但自己收弟子的要求也不算低,能背诵的了三、百、千,便也勉强通过。
谢青云本来还提气等着什么大难题,没想到最后竟这么简单,随口就流利没有一丝停顿的把三、百、千全部背完。
赵朗听着连连点头,小胖子则又是长大了嘴,在他看来那些书太长,字也太难认,青云竟然都能背了,顿时对谢青云更加崇拜。
“甚好甚好,看来你启蒙的极好,那从明日起你便是我的弟子,以后每日辰时来我这。”赵朗抚掌轻笑。
谢青云有些困惑的看向他,“老师不用去学堂吗?”
“我已不是学堂先生,前几日就开始在家备学,准备明年的乡试。”赵朗也不遮掩。
谢青云明了,果然看赵朗这般人物,就不是个甘心认输的,沉寂了几年,便又出来。
不过谢青云还是有些担心赵朗,听了赵朗之前的事迹,保不准这次又会出什么事。
赵朗似是看出他的担心,安抚的朝他笑笑,“无须担心,那人已不在这里,留下的那些手段不足为惧。”
谢青云看到他眼中明明灭灭的光,知道他是心里有了成算,便也就安心了。
小胖子在一旁听的晕头晕脑,赵朗忽而转头对小胖子笑笑,而后又说我,“你从明日起也来我这里读书,反正一人也是教。”
小胖子被他笑的发了个哆嗦,忙摆着小肉手,“不了不了,我自个儿在家里看书也是一样。”
赵朗不理他,和阿姐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赵朗的爹娘死的早,是被姐姐拉扯大,还供他读书,也是赵朗自己出息,读书的时候抄了不少书,给自己攒下束脩,自从姐姐嫁人之后,他便不再接受姐姐的一个铜板。
谁知后来发生那样的事,本还想挣个功名让阿姐娘家有依靠,却蹉跎到现在,好在阿姐的夫君也是个老实疼人的,赵朗才不至于心难安。
作者有话要说:你们都想要榨干我,我偏不,我就要好好苟着!
第55章
赵朗不后悔之前得罪了那人, 只恨他竟然祸及到自己姐姐家里,便忍到如今,再打听到那人已经去了府城,他便不再忍耐。
待到他日金榜中举时, 入朝为官, 自己定要揭露那人恶行。
之前只要一想到那人行的恶事,赵朗就心绪难平,蛰伏几年后, 如今的他已经可以淡然对之,不是认命,而是藏在心底, 等着时机。
谢青云终于把拜师的事搞定, 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只要好好读书,再等着院试的开场。
谢青云回绝了小胖子的娘赵娘子的留客吃饭,赶去了酒楼, 这是是正式拜了老师, 那要准备的东西也比去学堂多了许多。
明日就要正式教学,所以刚好趁着下午, 便把该准备的备好了,明日去行了拜师礼,就可以直接开始。
到了酒楼去后厨把事情和爹娘说了,亲娘立刻放下手中的事,亲自带着谢青云去买了拜师的六礼束脩。
另外王翠花还准备明早让谢青云带上家里的卤猪蹄和卤味, 送的礼都是心意,谢青云也没反对。
第二日一早,谢长贵和谢青云手中都拎满了东西,敲响了赵朗的院门。
赵朗也早早起来读书,猜到应该是自己新收的徒弟,对他这么早过来很是满意。
谢长贵进去显得拘谨,在谢青云正式行完拜师礼后,谢长贵就以不耽搁他们读书为由,先行离开了。
赵朗哭笑不得的看着摆了满桌的东西,“怎带了这么多,只需带齐六礼便成,剩下的你下学后再带回去罢。”
“这是学生母亲的一点心意,并不是什么贵重的物件,先生一看便知,就不要推辞了。”都辛苦拎来了,谢青云可不想再拎回去。
赵朗摇摇头,“如此就罢了,不过此次一次。”
谢青云自然满口应下,至于下一次再应付过去就成。
“老师,我们现在便开始吗?”看了一圈并不见小胖子崔达,谢青云便如此问了。
赵朗摇头,“不急,你先把三、百、千读上一遍,醒醒神,再开始教你四书五经。”
谢青云闻言照办,赵朗听他朗朗上口,便离开了一会,去简单了用了早饭,这时候崔达也被他娘揪过来了。
正式开课时,赵朗在书房里准备了两张桌子,自己则是如同学堂的老师,拿着戒尺,收起之前的温和神态。
因为谢青云和崔达的学习进度不同,赵朗对崔达的教导十分粗暴简单,就是抄写和背诵,上课之前布置了那么多字,等下课时,若是崔达还不会,那就是一顿戒尺。
小胖子的手一上午下来挨了两次打,都红肿了,不敢再分心,只能认真读书。
而谢青云给赵朗带来的也是大大的惊喜,竟没想到自己这个弟子还能过目不忘,若是好好教,两年之后下场考院试定能取得案首。
赵朗不禁对谢青云的教导更加严厉,每日除了必背的书本,还有诗词经义。
因为县试前两场考的便是文和诗,第三场覆试看的是策论,第四场是以小讲三、四礼。
许多人折在院试中,连取得生员的资格都没有,这些厉害赵朗开始上课前都一一和谢青云说清楚了,谢青云也更加明白这考科举的具体流程,心里有了底。
赵朗讲课并不死板,偶尔会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谢青云听得十分认真,海绵一样的吸取新知识,一上午很快便过去了。
等赵朗宣布下学,小胖子是高兴坏了,谢青云则是抱着书本回了酒楼,中午有一个时辰的吃饭休息时间。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谢青云全心扑在了学习之中,直到一月后的某日,李柏神秘兮兮的把一本印刷好的报刊拿到谢青云的面前。
谢青云仔细翻了翻,和自己的样刊相差不了多少,第一期报刊,因为李柏十分看重,那些雕工也用了十成十的心,所以东西出来时着实惊艳了许多。
“既然已经做好,你印刷了多少本,准备何时售卖?”谢青云把这些全部都交给了李柏决定,他目前都这个不上心。
前两天拿到酒楼两月的分成,总共一百两交到了谢长贵和王翠花的手里,两人激动坏了,花了三十两将现在住的小院子买下来,剩下的钱都存着。
其实不止有一百两,谢青云怕银子多了,爹娘会不安心,便让李柏把剩下的钱存了,等自家要用的时候再拿。
物质上的需求已经够了,报刊也只是增加了一项收入。
“我总共印了两百份,而且模板已经有了,到时再加印也来的及,便定在明日售卖,今日已经让酒楼打足了广告。”李柏为自己的安排得意洋洋。
谢青云点点头,又道,“县城毕竟太小,你还是要考虑扩大酒楼的经营,还有报刊也需要传播,这些你都要事先做好打算。”
赵朗明年下场,还要提前去考场,如果中了,那他教谢青云的时间就更短了,这点谢青云也感觉出来。
每日自己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好在有图书馆的加持,谢青云跟上的也比较轻松。
不过院试是两年后的二月才开始,也就是谢青云要在赵朗下场之前,要把院试的所有知识掌握好,谢青云除了每天听赵朗讲课,每日晚上回家还会到图书馆里翻看一些资料,学习诗赋和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