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卖的就是三斤猪蹄和两锅的猪下水,因着只有两个锅能带出来,另外一锅的猪下水还在家里用小火煨着。
到摊子的时候,桌椅什么的都准备好了,谢长贵见到他们来便招手,“我去趟集市,让牛车中午等我们一起回去。”
王翠花让他赶紧去,反正现在还早,一个人看摊子完全顾得过来。
现在还没到饭点,从他们摊子这就有浓郁的肉香飘散在空气中,昨日来吃过的人都偷偷咽口水,虽然还想吃,但无奈荷包不鼓,只等午时来上一份卤水浇饭解解馋。
别说,想起那卤水浇饭,他们还意犹未尽,昨个儿回味了一晚上,早上起来,口水流了一滩。
就是收摊回家的时候,少了十文钱被家里念叨了许久,今个儿也有一小半人打定住了,甭管味道有多勾人,别想让他们再掏一个子儿!
想得时候有多硬气,现在闻到肉香了,捂着荷包的手都在蠢蠢欲动,可真香啊!
谢青云坐着椅子上,四下张望,可惜现在没有纸笔,不然他可以把脑中的计划和想法都先记下来。
古代也真是太无趣了,干脆双手支腮装作发愣,实则意识已进入图书馆,这几天过的忙碌,歇下就是睡觉,倒是没进来过了。
进入图书馆,谢青云直接查起了明朝的科举,虽然他跟亲娘吹嘘的厉害,什么仙童下凡,什么老神仙教了许多东西,那都是假的。
对于自己的斤两谢青云还是知数的,他有图书馆这个金手指,虽然可以过目不忘,在初期的时候是一个很大的利器。
但科举考试靠死记硬背是绝对不行的,诗词经义这些都需要领悟力。
在谢青云的打算中,他如今的年岁,开蒙的时候不必要藏拙,他要尽早下场考童生试,怎么也得追上谢三郎的步伐。
不然谢老太觊觎自家的生意,到时候完全舍了老脸,死缠着过来,以孝道压人,他们只有妥协的份。
既然谢三郎拜了个举人老师,肯定今年要下场的,他要跟着下场,等取了生员的资格,谢老太再怎么想胡闹,也会被自己那个爷爷压住的。
童生试又分为三个部分,县试、府试和院试,这么一来学的东西就多了,八股文、试贴诗、经论和策论等,光是想到这些,谢青云就一个头两个大。
而且科举的学问大了去了,等通过了县试、府试那才是童生,再去考了院试才是秀才,谢长时考了十年才中了秀才,可见难度一般。
这些是谢青云的初级目标,在现代他也是个优等生,只要沉浸进去,学习还是一项乐趣。
不过谢青云目前不懂的事情太多,对于科举只能在明朝的历史书上翻找,如果有网络那倒是方便许多,如今还是要等去可私塾,有师傅领进门,那就容易许多。
谢青云将启蒙的三本书都看了进去,便就继续翻看历史,越看越觉得出趣味,对科举考试,对去私塾多了几分期待。
“儿子,你干啥呢,又困了?”没客人来,又不见儿子的动静,王翠花推了他一下,就怕他睡着,容易着凉。
谢青云的意识立马抽了回来,“没呢,娘,我在想着何时能去私塾。”
王翠花摸摸他透顶,心里叹息,面上也是愧疚,“都是爹娘没用,让乖儿到现在都不能读书,还得陪着爹娘在这里风吹日晒的。”
谢青云本来是随口找的由头,见亲娘这模样,暗道自己不会说话。
“娘,我还想跟在你们身边呢,你们是最好的爹娘,可不许再说那样的话,不然我要生气的。”说到最后,谢青云鼓起了脸,看着还真像回事。
王翠花被他逗乐了,“咱也不需多久,等开学就送你去,你爷奶不舍得给钱,咱就自己挣。”
离私塾开学还有半月,谢青云估计了一下,那时候自家在县里安置下来是没问题的,还能有一笔余钱。
“哼,等咱家富了,他们想巴结咱们,那就晚了。”想起老谢家,王翠花心里总有些怨怼。
谢青云只好劝解,其实想想,从小说里看到亲娘的形象就是个泼妇,整天搅事,但那也是一项生存本能。
照着谢老太那个偏心劲,亲爹是个闷不吭声,没了亲娘他们两个孩子早就饿成皮包骨。
两人在说话的时候,来了一位老妇人,手中还牵着约摸七岁的男童。
“大妹子,你们这卖的什么,怎地这么香?”老妇人一双混浊的眼在摊子上打量,她是住在离这不远的那天巷子口。
昨个儿就闻到了那肉香,忍着没来瞧,今天是实在经不住孙子在家撒泼打滚,才过来。
王翠花赶忙上前招待,锅盖都是半开的,她全部掀开,首先待着香味的水蒸气扑面而来,勾得那男童伸长了脖子往锅里瞧。
“咱这卖的两样吃食,猪蹄和这个卤味盖饭。”王翠花拿着大勺翻动着锅里的肉,让他们能瞧得真切。
老妇人也被勾住心神,“那都是怎么卖的?”
“这猪蹄饭是五十文一碗,保准肉多,吃的贼香。”王翠花自然先介绍贵的,看老妇人拽着男童的手要走,赶紧又道。
“咱这卤味盖饭,虽然不是肉,但味道极佳,都是新鲜吃食,还能吃出肉味,只需二十文一碗。”
老妇人缓和了神色,抱怨了一句,怎么价格差的那么多,最后还是点了卤味盖饭。
等饭上桌,老妇人先是紧着小孙子吃,准备吃他剩下的,小孙子被家里疼的金贵,每次吃饭都要剩上一大碗。
老妇人都习惯了,只是这次她坐等右等,孙子还吃的津津有味,都见了碗底,老妇人惊奇了,难不成这饭真有肉味?
第18章
老妇人的儿子是个木匠,挣钱养着一家人,儿媳平日也会在家织布出去换钱,一家子过的虽不富裕,但偶尔也能沾点荤腥,她这孙子也就有肉的时候吃的香,平日里挑嘴的不得了。
老妇人看看那碗也不算小,可大孙子愣是吃的干干净净。
末了还舔舔嘴角,摸着小肚子,眼巴巴的看着老妇人,“奶,我还要吃。”
老妇人又叫了一碗,只不是给大孙子吃的,她实在是看孙子吃的,自己都嘴馋了。
“乖宝,你可不能再吃了,肚子撑得难受,等明个儿奶再带你来。”老妇人安抚着大孙子,嘴中还在吃着刚上来的卤味盖饭。
男童瘪瘪嘴,眼泪都要下来了,心里控诉,奶不是最疼他的么,都是假的,都是骗人的!
王翠花看着第一单生意很是顺利,不免多了很多信心,又瞧着没人过来,便学着儿子之前的叫法,大着嗓子吼了一声,“卤味盖饭喽,每份二十文,美味又实在,大家都来瞧一瞧。”
如果喊了两遍就停了下来,而这条街上摆摊的其他小贩,顿时就骚动了。
怎么回事?二十文一份?怎么跟昨个儿的价格不一样?
便有人忍耐不住,过来问了,看了锅里的美食,闻着香味,感叹一句真香!
身子也不受控制的坐了下来,点了卤味盖饭,吃的津津有味,十分满足。
就此,生意热火起来,王翠花忙的恨不得一人分成两半,又要收钱又要盛饭。
客人多了,谢青云不好继续占着位置,便主动接了收账的活,王翠花也放心,毕竟儿子可是被老神仙教过的。
等谢长贵回来的时候,看到自家摊子排了六七个个人,桌椅也被坐满了,赶紧小跑过来帮忙。
排队的人见他往里挤,还以为要插队,纷纷出言谴责,谢长贵好一番解释,才终于到了里面。
王翠花见他回来也是松了口气,人实在多,她都忙不过来。
等摊子上的人走了一波,锅里的猪蹄肉已经被卖光了,猪下水也所剩无几。
这时候接近中午,王翠花想着等会要去赶牛车,就不能耽搁时间,和谢长贵手脚麻利的收好摊子回了家。
堂屋里,一家三口就着剩下的一盘猪下水和米饭,好好的吃了一顿。
“他爹,我们买点东西带回去吧。”王翠花收拾好碗筷,想着她回去是存了炫耀的心思,怎么能不带点东西显摆显摆。
谢青云闻言将数好的一袋子铜板递给亲娘,“娘,咱今天赚了二两银和四百个铜板。”
王翠花乐呵呵的接过来,又将早上送到杨府得到的一两银子放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