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花又马不停蹄的做起儿子说的辣条豆皮,因着做法简单,还不费功夫,倒是没花费多长时间。
花椒、孜然、辣椒、胡椒家里都有,再加上糖和盐,还有最必不可少的豆皮。
将豆皮泡一下,不必太软,沥去干水分,切成一般大小,将配料适量的加进去,小火搅拌,晾干后就成了辣条豆皮。
特别是制作的时候,那麻辣的滋味一飘出来,特别刺激人的味蕾,就连谢如意和谢四妞都搬了矮凳,在厨房门口眼巴巴的瞧着。
谢青云看的好笑,手中正在一刻不停写着《周易》第十九卦,昨夜教过亲娘豆皮的做法后,他就回了屋里,进入图书馆,将《随》《蛊》《临》的资料全部找出总结了。
今日从早上用过早饭,写了两卦,休息了一会,又吃了午饭,这会儿手中的《临》卦也快要完成。
王翠花将制作好的辣条豆皮装进筛子里放凉,刚出来就撞见两个眼巴巴的眼神,也不由好笑,一人脑袋上摸了一把,“且等着吧,凉了才能吃。”
谢如意和谢四妞齐齐点头,只那小眼神还不时的往厨房里面飘。
等谢青云手上的十九卦写完,那辣条豆皮也差不多放凉了。
王翠花做了不少,反正儿子每次说出来的吃食味道都不会差,多做些也省事,更何况儿子等会就要回国子监,刚好能装上一些带去。
儿子既然说了这东西是零嘴,而且也不占地方,王翠花就想多装些,十五日才回来一趟,能多带些就多带些,家里也没什么吃食能带过去,火锅、腊肠那些都是要厨房做的。
而且王翠花也多少知道儿子的口味,不喜吃甜食,那些蜜饯糕点就没见儿子吃过,这次做出来的辣条豆皮,从外表看就是极吸引人的。
将凉了辣条端进堂屋,家里人都各自拿了一条放进嘴里,又甜又辣,不太能吃辣的谢如意就直接辣红了小脸,连眼泪都被刺激出来,吓得王翠花赶紧端了凉白开让她灌下,这才缓了下来。
谢四妞也是张嘴哈气,用左手扇着凉风,只右手又拿了一根送进嘴里。
谢如意也是缓过劲来,小眼神不停的瞟着桌子上的辣条,脸上满是纠结,回味方才又甜又辣,嚼着又劲道,现在嘴中麻麻的滋味,最后还是没忍住伸出了罪恶之手。
王翠花和谢长贵对视一眼,眼中皆是笑意,又去倒了一大碗凉白开。
谢青云尝了这久违的滋味后,有种真正回到童年的感觉。
之后王翠花又用食盒装了许多,谢青云也不拂了她的好意,本来就是做出来当作零嘴儿,准备带回号舍解解馋的。
下午回了号舍,谢青云又是最后一个,王子久和关玉和在温书,想到自己带来的辣条,一个号舍的,也得分享分享。
谢青云招呼两人,“我娘给我带了些零嘴儿,你们也尝尝。”
作者有话要说:累了一天,倒头就睡,十一点之前还有一更,剩下的一更伙计要在十一点后了,谁让我是个手速渣渣T﹏T
第101章
王子久也不客气放下手中的书便过来了, 关玉和见状也跟了过来, 有些不好意思, “伯母特意做的给你吃的,我们吃了, 岂不是少了。”
谢青云不甚在意的摆手,笑道, “就是闲来无事整出来的。”
随后将食盒打开, 外表红彤彤油亮的, 一开食盒便有一阵香辣味扑鼻而来,王子久鼻子痒痒,赶紧背过身,用手捂嘴打了个喷嚏。
关玉和的鼻子也抽动两下,一脸好奇的看着食盒中的吃食, “这是什么零嘴儿,我怎地从未见过?”
“是自家琢磨的, 我爱好那些甜腻的东西, 我娘便想出了这个。”谢青云不好意思道。
王子久大笑,回过头来, 用手拍着谢青云的肩膀, “我与你一样,那些蜜饯糕点实在腻味,真不懂我娘和妹妹为何喜欢。”
谢青云笑笑不答,好在亲娘有先见之明在食盒下面一层,不禁装了辣条豆皮, 还多装了七八根的竹签,谢青云将竹签递给二人,示意二人别客气,然后自己带头用竹签插起一片送进嘴里。
王子久和关玉和见状也学着他的动作,入口便是香辣味四溢,味道鲜美,而且还是劲道爽口,一开始是辣的,到后面便能吃出甜来,两个味道中和再加上豆皮本身的滋味,真是刺激人的味蕾,停不下来。
两人应该是能吃辣的,没有谢如意和谢四妞那样的反应,而且看着还十分享受。
王子久又不禁的再吃一条,放进嘴里才不好意思的看向谢青云,谢青云只笑笑,将食盒往他们那边推了推,意思再明显不过。
关玉和是个守规矩的,咽下嘴里的食物,才开口,眼睛都比之前亮了几分,“这滋味真是特别。”
“你们喜欢便好。”看着他们模样,谢青云心情也好,人际关系也是很重要的。
只是吃了三四条后,王子久和关玉和也不好意思再吃了,一次多吃了也不好,更何况他们现在的年纪正好是脸上容易长痘的时候,谢青云便将食盒收起,下次吃的时候再邀请也不迟。
经了这一遭,王子久和关玉和到底是少年人,吃人嘴短,对谢青云比之前更是温和,同样也是亲近了不少。
到了第二日,是背书的日子,按照国子监的规矩是一月一次小考,只上月是十五才开学,便挪到了这个月末,才小考。
谢青云和助教徐先生不如陆学录熟识,除了上次程进故意找麻烦外,和徐先生也只是见了也只是规矩行礼。
照样等到了下午,又是照样写好两卦,加上放假在家的三卦和昨日回号舍又写了一卦,便是到了二十三卦《剥》。
陆学录拿到手的厚厚一叠纸,比上次还多,自然惊喜,想起今日唐博士嘱咐的话,便对谢青云说了。
“明日升堂礼后,你便去博士厅,唐博士和李博士都在,这边我会和助教说清的。”
谢青云点头,知道是之前跳级的事,作揖行礼,“那便谢过学录。”
陆学录拍拍他的肩膀,“好生准备了。”
谢青云应承下来,又是谢过,两人才道别。
陆丰照例去了博士厅,将谢青云写好的六卦给了唐博士,还有剩下九卦便可以出第二册 了。
现在博士厅可不光唐博士和李博士两个人等着,在唐博士的推广下,国子监里上到张祭酒,下到教授,都是人手一本《周易》的前十六卦解读小册子。
之前也是藏着掩着,如今终于藏不住了,博士厅里的五经博士也就是五人,分讲《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其实别看唐老和李庸如此关心谢青云对《周易》六十四卦的解读,这两人都不是《周易》的主讲博士,唐老主讲《诗经》,而李庸主讲《春秋》。
博士厅里《周易》的主讲博士而是另外一位,同唐老差不多的年纪,名为何光宗,也是当年进士及第,却脾气古怪,可谓是真正的“书呆子”,一心扑在了《周易》上面,相对来说《周易》又是最难的一本。
除了讲学之外,何光宗何博士基本是不通什么人情世故的,唐老和李庸关系亲厚,与另外两人也时常讲学,只除了何博士。
人家与他说话,半天都是得不到回应,并非是爱答不理,而是此时脑中只想着书上的解读,半个时辰后,才会问上一句,方才与他讲话的人,都说了什么。
如此几番后,大家都是了解他的性子,没有重要的事,也不常找他说话了。
见到陆丰来了,博士厅腿脚利索的窜出一个身影,三步两步的就拦在了陆丰面前,眼睛直勾勾盯着陆丰手中抱着的东西。
“先给我看看。”许是久了没开口说话,何老出口的声音有些干涩。
陆丰险些没被吓的后退,看清来人行礼道,“陆丰见过何博士。”
何老没听他说的什么,直接伸出手,倒是没去抢,只一个劲的示意。
陆丰有些头疼,毕竟是唐博士先要的,但他多少也听过何博士的性子有些古怪,被他拦着还真不好脱身。
正左右为难时,却见何老的背后,唐博士已经跟了过来,对他指指何博士的后背,意思让他把东西直接给何博士。
陆丰顿时松了口气,干脆的利落的全部递给了何博士,何博士接过后,脸上欣喜至极,也不管其他人,直接抱着回了自己的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