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错觉+番外(124)

戚风遥没再开口,而是远远的看着那块毫不引人注目的无字墓碑。

就在这时,他没注意到身后已经铺好了一条长长的红毯,红毯的尽头是一个玫瑰花的拱门。周围站满了穿着礼服的好友,准备着送上自己最真挚的祝福。

看着面前微微有些出神的戚风遥,云在野从口袋里拿出早已预备好的戒指,单膝下跪跪在戚风遥面前,一旁早已在等候的小太阳赶忙送上一捧玫瑰。

“风遥,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是在我高中的一次历史课上。那时我一直不明白,身为一国之主为什么会因为自己的一位宠臣而背弃他的所有子民。但是后来遇到你,了解你,爱上你,那一刻我突然就释怀了。我想……如果那位国王换做是我的话,我也会为了我的爱人而背弃我的所有子民。风遥,你就是我的爱人。”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表白,戚风遥一时间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他就站在红毯的一端,满眼感动的看着面前信誓旦旦说爱他的那个人。

直到周围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呼声越来越大 ,戚风遥才如梦初醒般接过云在野手中的花束,看着云在野满脸笑意的将那枚戒指套上自己的无名指。

不知什么时候,身后长长的红毯上已经铺满了玫瑰花瓣,远处站在拱门下的白琅和牧冉,好像手里拿着什么等在那里。

云在野起身微微弯腰,将一只手放在戚风遥的面前,手心向上,满目热忱。

“戚风遥先生,请问您愿意与云在野携手前行,共度余生吗?”

戚风遥点点头,泛红的眼眶让他几乎说不出话。

明媚的阳光照射在这对爱侣的身上,从眉间发端到礼服边上的丝丝金线都被镀上了一层幸福的颜色。铺满花瓣的红毯上,眉眼如画的一对爱侣牵手走向尽头的拱门。

等在那里的白琅和牧冉手上,分别拿着一本云在野自己设计勾画打印的结婚证。从内容到材质,几乎与普通的结婚证别无二致。

直到站在拱门下,戚风遥还有些迷迷糊糊。太突然了,当他还沉浸在要给一个陌生人当伴郎的角色设定中时,自己突然摇身一变变为了这场婚礼的主角。

其实早该意识到的不是吗?

从突然决定的旅行到匆忙解释的婚礼,从莫名其妙的电话到身上这套看上去便华贵异常的礼服,并且两人的袖口上还贴心的绣上了彼此名字的缩写。

好一会,戚风遥才缓过神来。

看着周围欢呼起哄的人群,又看看面前满眼坚定望向自己的云在野,戚风遥突然记起不久之前自己偶尔看到过的一首诗——

我是人间的万物枯荣

众人的爱恨嗔痴

天下独绝的月色

北极的星辰

凛冬纷纷扬扬的大雪

海底翻腾的岩浆

漠北恣意生长的蓬草

晨昏的界限

昼夜的起点

宇宙的星移斗转

我是你的爱人

在众人的祝福声中,在无数游人的见证之下,戚风遥缓缓前倾将双臂环上了云在野的脖颈,双唇有些颤抖的抵上云在野柔软的唇瓣。

云在野,你听到了吗?

我是你的爱人,你至死不渝、此生仅有的爱人。

——全文完——

☆、say something to you(1)

昨晚睡觉前和朋友聊天,我告诉她我的第一本小说算是暂时画上了一个不太圆满句号。她问我还有没有准备第二本,我说有。不仅有第二本,并且第二本里面还有她的影子。

她问我为什么会有她,女生在里面是不是就是个炮灰配角,我说不会,因为下一本不是耽美而是言情。

她有些疑惑,问我为什么?

其实这是我考虑了很久,才决定下来的下一本题材。

首先说说我动笔的原因吧。

《月亮错觉》之所以能够诞生,最直接的因素是这次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的疫情。我没有办法回到学校,所幸大学的课程也不太紧张,便借着这宝贵的机会开始把自己构思了很久的故事写下来。

之所以是这个题材,大概与我本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我是一个无能的理想主义者。

我常常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救世主一样的人物,去拯救这个世界上一切我看得到的痛苦。我希望我能有很大的力量和很强的影响力,去改变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一些偏见,以及为此而痛苦不已到群体。

同性恋,便是其中之一。

1973年,同性恋从DSM的病例中被删除,这意味着这一小众人群被官方权威认可。他们不是病人,他们只是一个比较小众的群体。

当我在课堂上听到这个信息的时候,我一直在想,1973的那一年,是不是每位同性恋者都欣喜雀跃,因为他们被认可、被接受。

可后来我发现,并不是。不只是1973,乃至现在,他们仍然没有。

这也是我接下来的第二本小说改变题材的原因,因为我还没有找到一个更好的方式去保护或者为他们辩解。

可能有很大一部分人,都觉得自己哪怕不是一个同性恋的支持者,也至少会尊重他们。

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我们的社会中,其实有足够的研究证据可以表明,同性恋的人群占总人群比例的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五。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每一百个人中,就有4到5个人是同性恋。可是我们看看自己的身边,从我们出生到现在交往过多少个人,遇到的同性恋者又有几人呢?

很少,非常非常少,几乎没有。

这是为什么?研究结果出错了吗?

不是的,遇不到不代表没有。更大的可能性时,他们在隐瞒自己的性取向,以求得大多数人口中的“正常”。

再来看,我们所知道的同性恋,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或者说,被我们大多数人可以接受和尊重的同性恋,是一些什么样的人?

是一代文豪,是千古一帝,是万众瞩目的明星,是事业有成的精英……为什么是他们?

因为我们这个世界接受同性恋,仅仅是近二十年的事情,即便如此,现在社会上也有相当大数量的人在用有色眼镜看待同性恋群里。

也正因为此,同性恋者必须努力,他们忍受着别人的目光,必须证明自己,所以他们看起来,会更加的出类拔萃。因为环境被迫他们不得已。压力带来了巨大的动力,或许生存的困难让他们变得更加优秀。

只有足够足够优秀且强大的人,才有勇气敢于向这个世界的偏见反抗,才有可能得到包容和尊重。

所以我想问问一些貌似在支持同性恋群体的人,如果现在站在你面前的一对同性恋伴侣,是一对外貌平平,衣着简陋,籍籍无名毫不出众的人,你还会以同样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吗?

思及至此,所以我改变了第二本的题材。因为我没有足够的能力,把这个人群的故事讲的更生动更真实。

我一直认为,好的作品是有作者的真情实感甚至亲身经历在里面的。只有这样的描写和情节,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体会到何为“感同身受”。

但是我不是这个人群,我周围也没有这样的人,所以我写出来的人物太单薄,故事太贫瘠了。我可能写出来的只是我想当然认为的,只是我站在一个局外人所能体会到和意识到的。

但我想这其中应该还存在更多细微却又难以忽视的问题,我需要再去积累和了解,才能写出更真实的故事。

关于《月亮错觉》和改变题材的问题,暂时就说这么多。以上都是我个人的观点,如果有什么不正确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评论我一定会看,错误或有冒犯的地方我会改正的。

☆、say something to you(2)

和上一章一样,这章也不是小说内容,还是闲聊。

这章是想和大家聊聊我的第二本故事。

这是一本校园言情,比较有特色的是,它会是一个人物形象特别多元化的小说,并且人物构建会比《月亮错觉》更加丰满一些。

写这本小说的初衷,其实也有一部分也是来源于我自己。在《月亮错觉》接近完结的时候,我其实已经构思好了两组小说大纲,都是耽美的。但后来决定落笔的时候,却换成了《还是太喜欢那个他了》。

因为我本身的专业,所以我会很重视在心理学中被定义为特殊人群的一些小众群体。

上一篇:西藏旅行故事下一篇:稳住,不要崩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