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总躺在太阳底下,等会儿中暑了。”
“嗯……”昏昏欲睡的姚戈眯缝着眼去看天空中大朵大朵飘动的云,不在意道,“你不是说我像睡莲嘛,我也要光照充足。”
摇椅晃了晃,他透过睫毛的间隙去看认真做题的许子航。盛夏的光景没什么特别,无非是骄阳和蝉鸣,但若是在这个人身边,他可以永远是在热浪中安然酣睡的孩童,梦里都被喜欢的颜色环绕,自在无忧。
“走了。”
姚戈拎着来时的行李,坐上回奈城的那趟动车,分别时不舍的拥抱和分离的指尖都在叫嚣着难过,但他们强行让自己不要贪恋。
两个人之间的距离重新开始拉长,许子航的生活回归到日复一日的枯燥无味,被铺天盖地的习题环绕。
再熬半年,慢慢变成再熬三个月,最后变成再熬几天。
香港国际展览馆,许子航坐在7号馆的A区。那些翻来覆去学习的语法在他脑海里全都变成打乱的编码,单词更像是从来没背过一般空白。他在桌上一根根摆好削尖的2B铅笔,深呼吸告诉自己不要紧张:“再熬几个小时。”
十一月的港岛还停留在夏季,咸湿的海风吹不进展馆。笔换了三根,许子航在埋头填卡的间隙抬头望了一眼,四周坐着的都是和他一样挑灯夜读过的少男少女。
学习的路上孤独又不孤单,不管是他隔壁奋笔疾书的女生,还是此时坐在高三教室里对着黑板上的倒计时分秒必争的同学好友,他们都在为着自己向往的未来努力。
“考完啦?”考场外的许兴强迎上来,在儿子的后脑勺上拍了拍。
“嗯,结束了!”
姚戈在午夜里打开许子航在考场外的自拍,手指在他额头的位置摸了摸,低声说:“辛苦了。”
谢谢你为了我而选择孤注一掷的勇气。
许子航考完试回酒店后睡了一个长长的午觉,醒来后睁眼看到的还是许兴强坐在窗边的剪影,但这一次,他不再感到亏欠。
2011年末的最后一晚,除夕夜。
“今年的礼物在邮箱里。”
“是什么啊?”
他们很久没有再用电子邮箱通信,偶尔许子航翻到当年的那些来往信件都觉得脸红,虽然这些话他还是爱讲,但留下字句就显得不同。
“给我写情书嘛?”
“你看了就知道了。”
许子航“哦”了一声,迫不及待地点开他的QQ邮箱。
发件人: 戈 <[email protected]>
发送时间: 2012年1月22日 23:53
收件人: 我爱学习<[email protected]>
主题: 新年礼物
「附加文件」
许子航心里隐隐约约有一个感觉,他舔了舔嘴唇,点了上面的“PDF”。
各家的电视上的春晚都开始播报倒计时,此起彼伏的爆竹烟花劈开夜幕,迎接新年的到来。
然而这些热闹的声响都钻不进许子航耳朵里,他看到“OFFER”这个单词的一瞬间仿佛双耳失聪。
“新年快乐。”
姚戈听见话筒里频率不对的喘息,抿嘴笑出好看的酒窝,全部的温柔都藏在里面:“别急着哭喔,这才是第一个,后续还会有其他学校。”
这是许子航应得的礼物,没有一丁点的侥幸,是他踏踏实实一步步争来的成绩。那些午夜里因为成绩和重压而崩溃的时刻,全在这时候变成值得的嘉奖。
“冬大宝,新年快乐。”
冬萌望着窗外五彩的烟火,红扑扑的脸蛋埋在被子里,兴奋又小声地回应:“新年快乐。”
他们一起过的第一个新年,十八岁之前的最后一个除夕。冬萌对着那些宛若流星划落的烟火尾巴许下心愿,希望外婆和李承锦平安顺遂。
这是冬萌记忆中最闪闪发光的一年,他爱的人都在身边。
三四月过后,越来越多的晴天终于慢慢地开始替代阴雨绵绵。杨亦雯刚结束长达半个月的外出考察,这会儿在家里加班加点地审核市场部提交的方案。
“小雯,那个,你出去看看。”
杨亦雯的眼睛从屏幕上移开,捏了捏眉心正好放松一下:“怎么了?”
“子航在门口。”珍姐知道两个小孩和杨亦雯有矛盾,但是不清楚是什么原因,毕竟她一个做家政的不方便开口过问,这时候只能搓搓手面露难色,“我让他进来,他不肯,就说找你。”
杨亦雯往门口看了一眼,她和陈思颐有段时间没有联系,只在新年时互相问候。即使她和姚戈的关系稍有融冰的迹象,但关于许子航的话题他们都选择闭口不谈。
她回过头安抚地冲珍姐笑了一下:“没事,你忙你的。”
许子航站在离大门口几步远的地方,见到杨亦雯从客厅穿过院子的时候就悄悄挺直了背,捏紧手上的几张纸。
“阿姨。”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可以在她面前昂首挺胸,“我要去美国找姚戈了。”
家门口的玉兰花开了,绯红的花瓣在枝头随风摇曳。杨亦雯轻轻依靠在铁门上,微点了一下头,莞尔道:“恭喜你。”
“这是我收到的四份通知书。”
许子航递过手中的几份Offer复印件,像小时候上台领奖状的心情一样,骄傲快要溢出来但还是勉强作出谦虚的样子:“还有两所学校结果没有出来。”
杨亦雯琢磨不透他为什么会跑来和自己说这些,毕竟上一次他们算是不欢而散。她接过那几张纸,低头翻看,全都是排名很靠前的学校。
“挺好的,想好去哪所了吗?”
“没有,等全部出来之后,看姚戈想去哪一所。”
杨亦雯翻着页的手指顿了一下,不置可否地挑了挑眉,整理好手里的资料还给他,偏头示意:“要进来坐坐么?”
许子航一眼就能望到她身后姚戈房间的推拉门,窗帘遮得严严实实。自从姚戈走了之后,就没有人再回来住过。
“不用了。”
他嘴角微微上扬,认真地看着杨亦雯说:“我就是想来和您说,我没有给我爸妈丢人。”
“我的喜欢不廉价也不自私,因为我会和他一起变成更好的人。”
年少气盛的宣言终于有资格嚣张登场,眼底全是不会再让步的张扬。
杨亦雯依旧倚靠在铁门上,饶有兴味地听着他的这番话,想知道他还有多少地方能让自己惊讶。
“不过,”许子航沉默几秒,后退一步对着杨亦雯鞠了个躬,“对不起。”
即使知道这份感情没有对错,但还是要说一句对不起。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真的很难计算那些亏欠。
杨亦雯措手不及,脚轻轻往后挪动一步,原本带着浅笑的表情僵硬下来。
许子航挺直身体,对着杨亦雯的沉默依旧语气坦荡:“说完了,阿姨,我先走了。”
玉兰的花期很短暂,匆匆开花也匆匆落下,常在未察觉时就与你擦肩而过。杨亦雯错过了很多次,但她不想永远都在迟到。
“子航。”
她叫住摞完话就准备走的男孩,认命地想,这世间最能扎她心的刀全叫这两个小孩占去了。
“是阿姨要说对不起。”
她用同样的真诚为自己曾经的轻蔑和狭隘道歉:“你很优秀。”
“谢谢。”站在玉兰树下的许子航一如初见时一般阳光耀眼,他步子欢快地倒退着走,咧着嘴弯着眼对杨亦雯大声说,“我原谅你。”
第91章
高考月过后,大街小巷里溢满了朝气蓬勃,KTV几乎变成毕业生的专场,一个月前他们还穿着校服坐在教室里埋头苦读,现在可能带着自以为的成熟坐在某家奶茶店里打牌,吵吵嚷嚷地,在大人的世界外探头。
“奈城、C省、A城,”彭东发愁地长叹一声,“还有个去美国的,以后再聚就难咯。”
他的录取结果出得比一本快,早就确定要去隔壁市的师大读体育教育,林峰齐专业比他强很多,高考前被特招去了奈城大学,而林芮丁考上了C省很出名的艺术学院。
“我们一年都没见几次。”许子航毫不留情地泼他冷水,“没差啊。”
彭东八百年难遇的伤感戛然而止:“好像也是。”毕竟他们几个从高中开始就在不同的地方,只有寒暑假能聚齐。
他们这几天在奈城,明天一起送许子航上飞机。许子航带他们去自己的学校逛了一圈,给即将在这里上学的林峰齐介绍他最喜欢的卤肉饭,带他们去最热闹的盐千广场,现在奈城江边的桥上看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