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妆+番外(377)

作者:姚颖怡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杨皇后心中一动,她果然是急中生乱,想到要把宗人令叫过来,为何就把监国给忘了。

杨皇后猜到这个时候,这三位应该都已经得到消息了,他们听到的消息即使不全,但是朝阳宫遇袭却肯定都知道了。

杨皇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祖父,老护国公杨锋。

这几个月来,杨家频频出事,现在父亲也去世了,祖父毕竟上了年纪,或是现在得知太皇太后也不在了,祖父的身体怕是受不住。

杨皇后有些迟疑,如果父亲还在的话,现在可以请父亲过来,但父亲不在了,大哥虽然能干,可还没有袭爵。

护国公杨敏的死讯,还没有公开,但是飞鱼卫的这两位却是早就知道了。

两人没有说话,倒是宗人令开口了,他道:“杨老国公和毛尚书虽然德高望重,又身负监国之职,但是他们毕竟都是外戚,依下官看,不如请定国公来吧。”

杨皇后和毛贵妃差点没给气死。

她们以前怎么没有发现,这宗人令这么不是东西呢?

果然,姓周的……

这些年杨家和毛家为了大齐朝呕心呖血,到了这会儿,却统统成了外戚!

太皇太后的死讯还没有召告天下,大行皇帝也还没有下葬,崇文朝的年号还没有改呢,在宗室们的眼里,杨家和毛家除了是外戚就什么也不是了?

杨皇后和毛贵妃咬牙切齿,不过两人仔细一想,却又觉得这样也不错。

老护国公肯定会偏帮杨皇后,而毛尚书一定会帮着毛贵妃,但是定国公萧长敦在这里,加之他们又是翁婿,自是不能在人前撕破脸。

如此一来,把这烫手的山芋扔给定国公萧长敦,就再好不过了。

萧家与宗室不沾亲,而且这些年来在朝堂甚是低调,无论定国公是否同意交换,这口黑锅都是他来背了。

你们萧家可是霄云阁里排在头一名的,除了你们,还有人更适合背锅吗?

没有了,小皇帝若是死了,就是你萧长敦的错!

第501章 进宫

其实在场的人都猜错了。

定国公萧长敦还没有收到太皇太后的死讯。

但是他知道宫里出事了。

萧家在两位飞鱼卫指挥使的府邸里都有人,今天晚上,李冠中和吴江前脚出门,萧长敦便被萧祎叫醒了。

这会儿,宫里派人来了,来的是杨皇后身边的太监高德,他还带来了一旗羽林军。

更重要的,高德带来杨皇后的口谕,宣定国公萧长敦连夜进宫。

萧长敦接了旨,问道:“高公公,不知皇后娘娘连夜宣老夫进宫是为何事?”

这时,阿马悄悄将一只荷包塞进高德手里,高德捏了捏,轻飘飘的,是银票。

他用衣袖抹抹眼角,压低声音说道:“太皇太后薨了!”

“啊?”萧长敦吃了一惊,虽然他隐隐地已经猜到是与红娘子有关系,可是他没有想到居然这么快。

不对,还有一个人也进了宫,而且就在今天早上!

萧长敦面沉似水,没有再问,带上萧祎出了定国公府。

高德不由佩服,这位定国公的定力非同一般啊,说真的,今天他听说太皇太后的死讯时是不相信的,太皇太后怎么会死呢?还有人能把太皇太后杀死?

为此,高德还狠狠掐了身边的小内侍一把,小内侍疼得叫起来,高德才相信这不是在做梦。

反观定国公,除了那一声“啊”,就再没有什么了,这是什么定力?这是长年累月不上朝,与世隔绝的大脑迟钝!

到了宫门前,萧长敦让萧祎在外面等着,自己和高德进去。可是就在这时,他们看到了一个人,那人也是孤身一人,正和守门的羽林军说着什么。

竟然是护国公世子杨锦程。

高德自言自语:“大公子怎么来了,他是外戚啊。”

外戚这两个字竟然会从高德口中说出,倒是让萧长敦吃惊不小。

萧长敦当然不知道就在不久之前,宗人令刚刚把杨家和毛家统统归于外戚,当时高德就在杨皇后身边,这两个字便刻在了他的心口上。

萧长敦和高德也走到宫门前,高德掏出腰牌,道:“咱家是去传旨的,定国公是奉了懿旨进宫的。”

说完,高德便向杨锦程见礼,杨锦程看到萧长敦,便道:“世伯,祖父担心宫里的事,让小侄前来,世伯可否让小侄陪您一同进去?”

萧长敦在心里叹息,杨家和萧家早就不对眼了,没想到杨锦程竟然一口一个世伯,叫得这么坦然。

也好,那就一起进来吧。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杨锦程是杨皇后的亲哥哥,同时也是太皇太后最喜欢的晚辈,平素里他时常会进宫,有时天晚了,太皇太后便让他留宿在宫里。虽然此事也曾被人暗地里非议,但是却也没有人说在明处,也就不了了之。

现在有萧长敦和高德都在,羽林军便不再阻拦,放了杨锦程和他们一起进去。

杨皇后没有想到,这个时候竟然能见到大哥杨锦程,她的眼中有了泪意。

大哥是不放心她,来给她撑腰的。

定国公萧长敦毕竟上了年纪,他放眼看去,只见黑压压跪了一片人,却看不清楚这些人有何不同。

刚刚在路上,高德已经把朝阳宫里的事对萧长敦讲了一遍。

这是杨皇后授意的,其实即使阿马没有给封红,高德都会说的,只不过有了封红,他说的更详细。

皇后娘娘是怎么说的,贵妃娘娘是如何闹的,宗人令说了什么,李冠中和吴江又说了什么,还有那几名刺客又是如何抓住,除了没有提及德善,高德把他看到听到的全都说了。

最后,当然是最重要的,这些刺客全部都是后晋余孽!

总之,萧长敦心里清楚,他是来背锅的。

他沉吟片刻,却看向了杨锦程:“贤侄,此处并非是在朝堂上,老夫有几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世伯请讲,小侄洗耳恭听。”杨锦程谦虚地说道。

“贤侄,陛下是你的甥儿,太皇太后则是你的姑祖母,若说亲厚,在这里除了两位娘娘,便是你了,无论陛下还是太皇太后,都是你的至亲,贤侄,你可有良策否?”

噗,吴江差点给气乐了。

你们霄云二十四将的子孙们,敢情都是在油壶里泡大的?一个比一个油。

我是找你来背锅的,你又是外甥又是祖母的,说了一堆废话,原来竟然是想把这口锅扔给杨锦程?

杨大公子虽然身份贵重,可是让他来背锅,在满朝文武面前,他的重量是不够的。

别看定国公萧长敦十几天如一日的不上朝,可是他的身份摆在那里,杨锦程充其量只是一个孩子而已。

杨锦程反倒没有推脱的意思,他侃侃而谈:“安昌侯的计策实是高明,我们可以把那两名女子交出去,然后布下天罗地网,即使贼人交出陛下,在这皇宫之中也是插翅难飞。”

其实这种计策,在场的每个人都能想到,也不是没有想过,可是小皇帝在那些人手里,随时都会被杀死,那些人一定也会想到这些,他们十有八、九不会轻易交出小皇帝的。

可是这话由杨锦程说出来了,定国公萧长敦便连连称是:“贤侄少年英才,堪比公谨在世。”

夜里,有微风,微风把萧长敦的话送了出去,送到沈彤耳中,沈彤觉得公瑾这个名字有些耳熟,没办法,她读书很慢,所以读书并不多,好在她还是想起来了,她看过一出戏,戏里就有这个公瑾。

咦,他不是被气死的吗?

萧长敦这个老狐狸啊,不但坏而且油。

好在萧韧不是这样的,萧韧如同晴朗碧空,看着就舒服。

萧长敦把杨锦程夸得天上有地上无,这件事便定下了。

其实仔细想想,萧长敦根本就没有同意,他只是夸奖杨锦程而已。

杨锦程当然也想到了,他明白这条老狐狸的想法。

只是现在,他必须要这样做了。

皇后虽然贤淑,可是却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事,再加上一个毛贵妃,还有宗人令,现在当务之急不是犹豫不决,而是立刻要把小皇帝救出来。

刺客能否抓到都不重要,小皇帝必须要活着。

他远比杨皇后看得深远,一旦小皇帝死了,就是给了秦王名正言顺坐上那张椅子的机会!

无论是秦王还是宗室,怎会允许杨皇后从宗室里抱个小孩子呢?

上一篇:姐姐会种田下一篇:六零之极品爸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