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三叔你就多替石磊哥操点心。”
宋西风跳下车,就把石磊推上去,“你先看看小飞咋开的。”
秦小飞也很热情的对石磊做讲解,石磊异常认真的听着。
宋晴风看宋西风也无事,就让他和自己一起去工地看看。
从远处看着修建一半的厂房,宋晴天就像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她这只是她事业第一步的开始。
大姑宋秋月自从得了在工地烧水的差事之后,对宋晴天的态度有了极大的转变,老远看到宋晴天就打起招呼来。
宋秦天看大姑对自己的转变也很高兴,就过去和宋秋月聊了起来。
宋秋月问:“晴天,大姑这几天有个问题没想明白。”
“啥事儿。”
“我听你舅舅说,你这块地说韩镇长帮忙申请批下来的,对吗?”
“对啊,大姑,有啥问题。”
“是这样的,晴天,自从工地奠基那天,韩镇长来过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来过。”
“大姑,韩镇长太忙,没来工地上面很正常啊。”
“晴天,我也知道韩镇长很忙,也能理解,可是我发现副镇长最近几天天天都来工地上面视察,我看副镇长热情上心的样子,似乎这土地是他帮忙审批下来一样,所以我都怀疑到底是韩镇长帮忙申请批的土地,还是副镇长批的。”
三川镇副镇长郝建国,宋晴天子在韩鹏程生日那天见过他一次,后来一直没有见过,如果如同宋秋月所说的那样,这郝建国是特别关心她了。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不知怎的,宋晴天脑中就闪出来这句话。
“大姑,郝建国来工地具体做了什么事儿?”
“我看他的样子只是随便和建筑工人说说话,聊聊天,问下工程进度,偶然会沿着工地的四周走走。”
听宋秋月这样说,宋晴天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异常,就觉得是自己想多了,说不定郝建国是奉了韩鹏程的指派来看看的,毕竟这是三川镇第一个私营厂子,作为副镇长他出来关心也没差。
宋晴天又找到了赵广宽,仔细问了工程的进度,得知放暑假以后厂房就能竣工,宋晴天心中越发的高兴。
在工地没啥事,宋晴天三人就回家去了。
刚刚走到家门口,就看到彭小芝站在她们家门口,似乎在等人。
彭小芝是邻居弹棉花的肖二贵的老婆。
这夫妻俩都不爱交际,宋晴天租房到这样的这么久,很少和他们来往,唯一对彭小芝有印象的是,那次她和江晓燕帮邓毓华促销衣服时候,彭小芝是第一个来买衣服的,还说邮寄回老家给父母穿。
宋晴天也记得她娘家是四川人。
今天突然看到彭小芝站在门口,宋晴天有些意外。
彭小芝用夹杂着四川口音的豫州省话和他们打着招呼。
宋晴天问:“彭嫂子,你有啥事没?”
彭小芝说,“我是来找晓燕的,我们都是四川的,所以有点事想找她问问。”
江晓燕也是四川人,彭小芝从没有来找过她说话,这让江晓燕有些意外。
江晓燕跟着彭小芝去了他们家里,一个多小时以后,江晓燕就捂着脸哭着回来了。
第223章 时代对女性的不公允
宋晴天看这情形有点不对啊,方才江晓燕和自己还有说有笑的,怎么去了彭小芝家一个小时就情绪失控了。
江晓燕跑到自己房间,宋晴天紧跟其后,进门就看到江晓燕爬在床上哭泣。
“晓燕姐,怎么回事?”
江晓燕双肩不停的颤抖,虽然哭泣的声音不大,但是可以看出来是非常伤心的。
“晓燕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江晓燕平复了一下心情,翻身坐了起来,拉着宋晴天的手悲切说:“晴天,我爹过几天要来找我了。”
宋晴天有些不明白,江晓燕在自己家了也住了几个月,按说她有被人拐卖的悲惨经历,要是家里人来接她回去,定然会对她百般呵护疼爱,她不应该这样难过。
“晓燕姐,要是你爹来接你,那肯定是你爹妈想你了。”
“晴天,我不想回去,现在我们整个村子的人,甚至十里八乡都知道我被人拐卖的事情了,我回去不是丢人死了。我爹说来接我,还说是要打断我的腿,他肯定觉得我被拐卖让他丢了面子。”
宋晴天知道江晓燕当初是偷偷从家里跑出来才被拐卖,她家人肯定既心疼又愤怒。
“晓燕姐,你当初也是为了你的理想,我觉得你做的没有错,你相信我,你爹来找你只是想你,想接你回家而已。”
“晴天,你不知道,我当初离开家以后,我妈就气病倒了,四处找我,现在还躺在床上,你说我爹能不生气吗?我现在既心疼我妈,也想我妈,更怕我爹发脾气,怕人们对我胡说八道,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我真后悔不该当初跑出来。”
宋晴天听江晓燕说过,她爹脾气不好,为了逼迫江晓燕结婚,把她锁在家里,江晓燕好不容易才逃出来。
被人拐卖的事情,虽然让人很同情,可是无法阻止那些闲的无聊的长舌妇,她们总能把一个人的痛苦编撰成一个毁人清誉的流言。
一个黄花大闺女被拐卖,回到老家以后,人们会猜测到底江晓燕经历过什么,长舌妇们编撰猜测的流言就能让江晓燕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江晓燕如果回家以后,既要面对流言蜚语的侵扰,又要面对母亲因她而病重的愧疚,还有父亲暴躁脾气带来的未知后果。
她想念母亲,可是又不知如何面对回家以后的生活。
这个年代总是对女性是那么的不公允。
“晓燕姐,你怎么知道你爹要来找你的?是不是彭小芝告诉你的?”
江晓燕点点头,把自己去彭小芝家里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宋晴天。
江晓燕来到彭小芝家里之后,刚刚坐下,彭小芝就开始给她道歉,这让江晓燕有些摸不清头脑。
彭小芝说:“前一段时间我回老家去了,碰巧遇到你的家人,我就把你的情况告诉了他们,后来你爹让我给你捎个信儿,让你赶紧回家,不然他过几天就要来找你,还说……还说要打断你的腿。”
江晓燕听到这样的话首先是很震惊,其次她疑惑的是彭小芝怎么遇到自己的家人。
“彭嫂子,你是哪里人?”
“我是达州的。”
“我是广安的,我们相距500多里地,你咋知道能碰到我的家人?”
彭小芝叹了口气说:“这事儿就说来话长了。”
四川盆地多阴雨天,达州地区不适宜种植棉花,棉花种植面积极其少量,所以当地人几乎没有做弹棉花的生意。
棉被是生活的必需品,每年到了秋季时候,就会有一些外地人去那里弹棉花做被套。
鄂州省人肖二贵19岁那年去达州弹棉花遇到了17岁的彭小芝。
彭小芝是四川达州一个小山村的人,这年她家正好要做两双棉被,二人才有交集。
肖二贵走南闯北的弹棉花,见多识广,在和彭小芝相处的两天日子里,他把自己的见闻统统讲个彭小芝听,彭小芝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
肖二贵对彭小芝这样单纯的女孩也暗生情愫。
二人都是青春年少,一来二去就对上眼了,爱情的火焰刚刚开始燃烧,就被彭家父母浇灭,谁家好不容易养大的女儿愿意嫁到千里之外。
家庭的束缚越发激起爱情的温度,冲动在所难免,二人半夜三更就偷偷私奔了。
彭小芝跟着肖二贵从此开始四处漂泊,过了几年,俩人有了俩个孩子,彭小芝才理解到做父母的不容易,这才想到父母心里失去孩子的痛苦。
那天,邓毓华服装店促销衣服,她听到广告词上面说给父母卖衣服的生动宣传,顿时压抑不住心中思念父母的情感。
彭小芝给父母各买了一件衣服,这是她私奔之后第一次往家里邮寄东西,第一次孝敬父母,第一次让父母知道了她的行踪。
过了一段时间,彭小芝就收到了老家的一封电报,说是她父母病重。
彭小芝含着眼泪,一个人拿着1000块钱回到了达州老家。
到家一看,父母都好好的,原来父母是想念她而欺骗了她。
她得知原因后,也理解父母的做法,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父母为了留住她一直在身边,在老家暗中给她重新说了一个婆家,让他嫁给一个老光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