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修炼到越深的地步,她越是发觉道境的玄妙不可言。
如《妙法玄华道典》所言,修道之人有望成仙。
而修道之路需炼六极,聚三花,成一气,褪去凡胎,终成仙人。
这六极指的是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
这一步就很看重成道者在圣者境打下的底子了。
幸亏慕莲在圣者境时,问史莱姆兑换的是最好的功法,并成功开启人体的九处大穴,凝聚了九处圣轮,因而六极这一步她迈得比常人要快得多。
就如那绝杀门的掌门,花了两百多年才走完炼六极,而慕莲却直接比对方省了两百多年。这就是根基的重要性了。
再高的楼宇,若是底子薄了,也有坍塌的风险。
只有底子扎实了,之后上升的空间才能更广阔。
炼六极之后要聚三花。三花也就是三华,表人体精气神之荣华。
修道之人需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最后聚之于顶,方可成三华,从而万劫不侵。
这一步,慕莲花了十年的时间,已经走完了。
现在的她,被卡在了最后一步,成一气上。
这一气并非凡气,而是要修道者真正明悟世间大道,从中领悟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那一口本源之气。
要是能跨出这一步,便能立地成仙。
这上界修道之人何止亿万万?
可卡在修道成仙的最后一步的人,又何尝不是多如牛毛啊!
若是慕莲真能一举成仙,那这天下无双派得了仙人坐镇,门派的等级便可立即升入八品势力。
只是,她已经连续尝试了多日,这一次还是没能成功。
当慕莲徐徐睁开眼睛的时候,一道玄妙的七彩宝光从她眼中一闪而过。
地上的史莱姆惊得嘴巴一松,零食掉了。
随着慕莲起身,一股无形的波动从她身上散发了出去,霎那间,整个屋子里的蜘蛛虫蚁们纷纷四下逃窜。
不多时,整个屋子里竟恢复如新,一如她闭关前的模样。
“小莲子,你终于醒了!你知不知道,这十年来,都是我在日日夜夜的在看护着你啊!那叫一个呕心沥血啊……”
慕莲用脚点了点那边掉在一旁的零食道,“这是什么?”
呃……,史莱姆声音一滞。
它刚说自己这些天来呕心沥血的看护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想到这一包零食就把自己出卖了。
“这个,这个是……”
没等它想出什么借口来,慕莲已抬手将它从地上拎起,捧在了掌心里。
“这十年来确实辛苦你了,今日出关,便带你出去走走。”
史莱姆老脸一红,连忙摇头谦逊道,“不辛苦,不辛苦。应该的,应该的。”
出小院的时候,慕莲没有开门,她整个人的身体似水流一般穿过了房门。
颇具灵性的老槐树摇了摇枝桠,抛下了一串槐花给她。
慕莲抬手接住这串芳香扑鼻的槐花,伸手拈了一朵放进嘴里尝了尝,还是一如既往甜丝丝的味道。
不知不觉,又到了四五月了吗?
也不知道,外面的那些弟子们都怎么样了,是时候出去看看了。
慕莲心念一动,转眼间身形一阵晃动,很快就消失在了原地。
()
第205章 生死袭杀
无双城内。
花十娘的倩影快速的穿过几条街道,往内里人烟稀少的地方飞奔而去。
在她身后,三个黑衣人始终紧紧的掉在她身后。
该死!
那些人居然这么大手笔,竟然请了生死阁的人来追杀她?
花十娘心中怒骂,脚下的步子丝毫不敢慢下来。
出了这条巷子,前面是一处城中湖,只要她跳进湖水里,也许还能顺利逃生。
狭窄的巷子口外,一片碧汪汪的湖水已经隐约可见了。
就在她即将冲出巷子口的前一刻,一道黑衣人的身影忽的挡在了巷子口前。
此人一身黑衣,头戴斗笠,左手拿剑。
他全身上下没有一丝杀气外泄,然而花十娘全身的汗毛都战栗了起来。
这个人是完成了炼六极的成道者!
她想要回头转身,但身后的三名黑衣人此时也已经围了上来。
一名黑衣人锁住她的后方,还有两名黑衣人分散到左右两边,封死了花十娘可能从左右两侧逃走的可能。
这下她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可走了。
四名黑衣人将花十娘锁死后,转眼间取出了各自的兵器朝她攻来。
生死关头,花十娘一把取下自己背后的琵琶,将其横抱在身前。
只见她右手五指飞速划过,指间双弹、双挑、抹,摭、扣、拂,指法变化多端,左手则是配合着推、捺打、虚按、绞弦,一曲嘈嘈切切的琵琶曲顺着她指间划出。
这琵琶曲时高时低,时远时近,眼见着四人即将攻进她半尺之内,忽然曲调骤然拔高,四人只觉得胸中一荡,瞬间被弹飞了出去。
守住巷子出口的那名左手使剑的男子,脚步一点,再次朝她袭杀而来。
花十娘十指一拨,一道道肉眼看不见的音波朝此人袭去,后者却是不闪不避。
来人近了花十娘的身子,左手剑光一闪,登时在后者躲闪不及的玉臂上划出一道深深的血痕。
花十娘抱着琵琶一个闪身,趁着此人主动攻击,从他后方露出来的空隙里直接钻了出去。
她脚步飞点,下一秒整个人纵身一跃,直接跳进了湖水之中。
“噗通”一声落水声,引来了不少路人的围观。
四个黑衣人见路人逐渐变多,交换了一番眼神之后,再度闪身进入了巷子里,身影消失不见。
湖水里。
跳入湖中的花十娘仍然死死的抱着琵琶,整个人的身子在往下沉。
因着成道者的法力阻隔,这些湖水无法侵入她的七窍,也无法沾湿她的衣裳。
躺在水中,仰面朝天看着上方波光粼粼的湖水,花十娘不觉回想起许多曾经的往事来。
她第一次摸到琵琶,是在七岁那年。
“贵客,莫在这里使嘛,咱们去房里……”
“好好好,咱们去房里,去房里。”
一位身姿妖娆的女子几乎缠在一位男客身上,陪人去了自己的房间。
两人走后,那喝茶的雅间里座椅上还丢着一把半新不旧的琵琶。
一个方才躲在雅间外的纱帐后的小女孩走了出来。
她走进了雅间,伸出干瘦的小手,抱起了那把琵琶,小心翼翼的弹了一下。
“峥”得一声响起,那道响起的弦音,从此刻在了她的心底。
那一日后,她主动找到了楼里的宋妈妈,告诉对方自己要练琵琶。
宋妈妈早看出来这丫头长大后是个大美人,好好培养一番,长大了就是一颗摇钱树。
说来也只怪她生母命不好,原以为交付了清白身子,傍上了一位大派弟子,至少能够被对方带回门中做妾。
可谁曾想人家早有了婚约在身,便是自家情愿做妾,人家也是不愿意收的。
毕竟谁来这欢场楼里,还能带着真心啊?
这丫头的生母也是一根筋的,怀了身子打掉便是,却硬要把孩子生下。之后她在楼里苦熬了几年,终是撒手人寰去了,留下了一个才五岁大的女娃儿。
第二天宋妈妈就给小丫头买了一把上好的琵琶。
小丫头年纪小,琵琶不管横抱还是竖抱都吃力的很,弹起琵琶来十指上更是常常血迹斑斑。然而她却没有叫过一声苦。
每一日,楼中客人来来往往。
不知何时,有琵琶声悠悠响起,绕梁不绝。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楼中的姐妹们终日都是涂脂抹粉,朱唇玉面,满脸堆笑的做着客往迎来的生意。
每到闲时,总有人要开口调侃她。
“十娘,你琵琶弹得真好,又有客人问我打听你的消息呢。”
“去去去,那些凡夫俗子岂是配得上我们家十娘的!”
“就是就是。”
那一年十岁的十娘,仰起她稚嫩的小脸问道,“那什么样的人才能配得上十娘呢?”
“哟,咱们十娘才这么小,就会想男人啦?”一人笑着掐了掐她的脸蛋。
另一人回道,“商人重利,修行者重武道,大家贵族又看不上咱们。所以要嫁就嫁读书人,最好是那种讲究礼仪道德的书呆子。这种人一旦嫁到了,只需略施手段就能让他们对你死心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