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精穿成年代文中小闺女(220)

林局笑了笑:“老了嘛,楼房里自来水,厕所都方便,虽然我舍不得这院子,但毕竟楼房更方便,不得不搬呐。”

现在,北京的四合院,只要有人愿意卖,那不是一窝的抢?

苏爱华一把就把林局贴的红纸给撕了:“这院子我们买,多少钱我都接,咱们谈价格就行,您可不能再贴条子了。”

终于,苏爱华找到办法了,她得让超生搬到她家隔壁做邻居!!!

……

回到清水县,贺帅兄妹碰到的第一件事儿,大好事儿,就是,张福妞居然通过了小主持人的第一轮选拨,即将要开始第二轮了。

胡同里的街坊邻居们,为了这事儿也是由衷的高兴,就连秦三多吧,虽然因为七妹没去参加不太高兴,但是,因为程春花回来夸了一通嘛,也在公厕前面的宣传栏里,用红色的粉笔写了一封喜报。

福妞当然开心啦,因为虽然在她梦里,七妹将来会是个电影演员,但是,选主持人这事儿七妹可没参加过。

这种福运,她想抢就抢了呗。而且他爸这两年因为工作努力认真,最近正在往北京调动。

福妞可开心了,她马上就要跳出清水县了。

清水县,呵,在她梦里,八九十年代,是个乱的不能再乱,臭烘烘的,流氓混混四处出没的地方。

就二斌和三炮的死,不全是因为那帮流氓混混,黑社会的原因?

她等当了小主持人,肯定马上就能跳离清水县这个烂摊子。

但是,她完全没想到,超生会碰到胡俊,而胡俊,又会给秦七妹指一条新的路出来,然后,她费尽心机抢来的机会,又会回到七妹的身上啊。

贺帅是听妈妈的话,直接去找的七妹,要带她到医院里抽血,检查身体。

毕竟在80年代,学校里中伤同学的几大谣言,一是说她早熟,来月经了,二是说她有传染病,靠近了就会生病。

小帅多聪明的孩子,悄悄把七妹带到医院里检查,这样,谣言不就传不出去了?

然后,他也没给学校打招呼,直接让秦三多带着七妹上北京,再让胡俊在那边接七妹,送到电视台去参选。

再然后,小帅和妈妈就静等七妹的好消息了。

当然,过了大概半个月,北京那边就有消息了,主持六一电视台节目的,不是张福妞,而是秦七妹。

“咱们七妹要上电视啦!”七宝拿着信,还在河对面就在吼。

不一会儿,百顺街道的八条胡同,所有人都知道七妹要上电视了。

多少年的街道主任,秦三多当然高兴的不得了,但是,说起这事儿,最先要感谢的人是谁,还是陈月牙啊。

是她悄悄让贺帅带着七妹体检的,又让他带着七妹去的北京。

闺女要当主持人了,就问谁不高兴?

更叫秦三多高兴的是,陈月牙居然说,自己大部分时间还得住在清水县,就孩子们,也不往望京转学了。

“这是咋啦,好好儿的,咋就不转学了?你们前阵子不是一直在喊,要搬走?”秦三多问。

现在的公路啊,水利大坝啊,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不像将来一样,批下来会遥遥无期,修建起来是特别快的。

只要上面一批准,下面立刻就会开始实施。

毕竟80年代,是全中华民族干劲最足的年代,人人都在为失去的十年而惋惜,而痛惜,人人都在想着如何让国家快速富裕,让交通快速便捷。

不仅仅是嘴里嚷嚷着要超英赶美,而是身体力行,大家都在鼓足了劲儿的干。

“我舍不得咱们胡同里的街坊邻居呗,尤其是您,为人多公正啦!”陈月牙笑着说。

秦三多最喜欢人这么夸自己,加上七妹要当小主持人,简直不要太高兴了。

趁机,陈月牙就提了个要求:“咱们那服装厂太小了,我想发展,想给咱们街道创造点业绩都创造不了,我想让区政府给我多批片儿地,让我再盖些厂房,您觉得呢?”

“你既然愿意留下,我当然得尽力的配合你,等着,我去找区长。”秦三多说。

好事真是一桩接着一桩。

那地,按理来说是要钱才能批下来的。

但是,就因为陈月牙透露了要走的想法,而正好服装厂隔壁是块准备批给药厂的空地。

区长为了留下陈月牙,二话没说,50块钱一亩地,直接把地给陈月牙了。

250块钱买一大片的空地,这事儿,就在现在来说真是白捡的便宜。

而就在这时,苏爱华兴高采烈的跟她说:“月牙,我们隔壁的院子要卖,钱应该不是问题,我帮你答应下来了,搬家,咱们做邻居吧!”

北京的四合院?

要买吗?

这是个问题啊!

第126章 126

今天是周末, 就连大婶婶也不必去望京上班, 到服装厂来工作了。

百货大楼再大,是苏阿姨家的。

服装厂虽然盖的很可笑, 是个特别老的老院子, 但这是属于自个儿家的产业,三婶婶当经理, 大婶婶是兼任的会计, 俩人一到周末就要为了账而吵吵,但是吵吵完,又在一个锅里做饭吃, 超生觉得可有意思了。

她可喜欢听俩个婶婶吵架了。

就这会儿, 超生刚到服装厂, 就听见两个婶婶正在商量盖新厂房的事儿呢。

“再盖厂房, 咱得盖成楼房, 到时候我们搬过来一起住着,也算住了楼房了, 多好!”邓翠莲财大气粗, 说。

刘玉娟则要保守得多:“你懂个啥, 盖成四合院,咱只需要让你大哥盯着,雇上十来个人, 两个月的时间就弄起来了,花不了几个钱。要盖楼房,那得接上下水, 你就得跟自来水管理所谈,让人家给你接自来水,还得接暖气,要嘛自己盖锅炉房,自己买管道来装,要嘛就得请锅炉厂来给咱装,那都得要钱,这还不说下水的管道处理呢,你每走一步路都是钱!”

“我家有钱,七八百块没问题,我掏!”邓翠莲好大的口气。

刘玉娟翻了个白眼儿:“盖幢楼得照着七八万,你的七八百块够干啥,塞牙缝?”

盖幢楼要七八万?

这下邓翠莲不敢说话了。

但是她依然觉得,楼房比平房要好,两层子上去,以后想多加机子多加人手,直接往上加盖楼房不就好啦?

可现实是,陈月牙手头只有六万块钱,他们俩家子顶多还能再筹两千块,这是他们目前所有的钱。

就这,她们在清水县,已经是第一富了,毕竟现在就万元户都鲜少有。

“月牙,你觉得呢,咱们是盖楼还是盖平房?”刘玉娟看陈月牙推着自行车在厂门口站着,回头问。

斌炮是来打下手的,厂里现在有十几个女工,只要让他们搬什么,或者递什么东西,他们兄弟就是小跑腿儿,不花钱的小劳工。

这俩小崽子先跑了。

陈月牙四处转悠了一圈,先看了看刘玉娟给的账本子,说了一句:“让我想想吧,盖楼,当然好处比盖平房多得多。”

“你还真想盖楼啊,七八万呢,就银行也不可能贷给咱们那么多钱。”刘玉娟毕竟保守,提醒陈月牙说。

陈月牙能不知道自己缺钱的事儿吗?

但是,她更想让厂子一步到位,能够供得上她持续增长的销售量啊。

六月天,正是怕中暑的时候,陈月牙从自行车上卸下一个大帆布包,从里面拎出几大罐的绿豆汤来,给邓翠莲扔了一瓶,又给刘玉娟扔了一瓶。

毕竟六月大热天儿,哪怕大清早也得防着中暑,灌一气绿豆水,真舒服。

既然超生来了,邓翠莲就把小老八交给她了。

一岁半的小老八,大概是因为没人关注的原因,丑的连邓翠莲自己都不忍心看,不过超生很喜欢她,不论走哪儿都带着。

陈月牙在厂里转了一圈儿,就带着超生,准备去看看区政府刚刚批给她的那块空地。

“超生,你想到北京去生活吗?”陈月牙看闺女跑在前面,笑着问她。

“想,想吃苏阿姨炸的大虾……”回头看一眼背上的小老八,超生立刻又说:“不想啦,我是小老八的亲妈妈呢,我要永远陪着他!”

“你苏阿姨说,他们家隔壁那老林想卖院子,但那院子比较贵,得上万块钱呢,你苏阿姨极力劝妈妈买,还说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你说怎么办?”

“我想妈妈买大商场,北京的那种,大,楼还高,我想妈妈坐在最高处,让盛伯伯也听妈妈的!”超生可不知道物稼维艰,豪气的说。

浣若君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