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就放下了手里的菜,转身走出去了,大嫂嘀咕了句,就你们老苏家闺女金贵,然后就继续在灶头烧菜。
这边陈大娘走到苏可房里,看苏可在看书,点了点头,走进去说了句,“我们家姑娘还是好学的。”
说着走过来摸了摸苏可的额头,没什么不对,就坐下拉着苏可的手,告诉她,虽然我们老苏家条件还算可以,当家的是村长,老大又在县里干活,家里劳动力也足,但是作为村里的姑娘,家里事还是要干的,不然以后嫁出去,在婆家是要吃苦头的。苏可想着也是这个理,就点了点头,陈大娘欣慰的笑了笑,又接着说,也不是要你下地去干嘛,就放学回来去厨房帮个忙,农忙的时候要辛苦一点,平时打个下手就好了,后面的猪是村里特批,去年收成好给我们家养的,放完学回来和大宝二宝一起喂一下,要精细些,毕竟养的好了过年村里分肉能多分一点。
苏可原不知道这么多弯弯道道的,听完还感慨了一下,难怪70,80后老说90后啥也不会,原来他们真的会的很多啊,就连只有几岁的大宝二宝会的都比她这个读了十几年书的大学生会的多。
第四章
上上学,干干家务,陪大宝二宝到处玩,苏可几乎都快忘记自己是哪里来的了,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到高三时候了,还过几月,就要结课了。
这天,苏爸从村委会回来,告诉大家一个新的消息,村里要来新的知青了,还是从大地方来的,估计就是来攒个经历,这样的最不好安排。
苏可对知青其实没有什么印象,因为这个村里原先的知青与她接触也不多,唯一接触大概就是学校里那几个老师了。
那几个老师都是最早一批的知青,时间太久了对回城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期待,后来的知青也不是没有想去当老师的,都被苏爸给拒绝了,他觉得老师还是不要换比较好,教书这事,还得有经验的上,你没那本事就不要祸害我们村的孩子。
后来那些知青也就安分的自己干自己的,他们不愿意与村里人过多接触,自己在自己的知青点,做自己的活计,村里看他们不惹麻烦也就不太管他们。
苏可开始担心新来的知青,会不会打破她现在平静的生活。
学校给放了农忙假,家里人也开始忙起来了。苏可在家帮着洗衣服,苏爸突然回来,叫上苏可一起,去帮忙接一下知青。
苏可有点郁闷,她去有什么用呢,难不成还要个小姑娘去帮忙拿行李。苏爸还是不顾她的不情愿,给她带过去了。到那里才发现,一共来了四个新的知青,三个男的一个女的,知青点原先就女多男少,这不就是僧多粥少嘛。苏可想着知青点以后的热闹,自顾自的笑了一下。
这时候,知青们从拖拉机上下来,苏可一下子眼睛就亮了,这个男的长的也太好看了吧,高鼻梁,深邃的眼睛,长腿峰腰的,看着就有一股痞气,她在以前最喜欢这个类型的男孩子,以前的男朋友也都是体院出身。
苏可虽然还是不知道苏爸让她过来干嘛,但是这趟来的划算啊,就她那懒散劲儿,得多久才能发现这么一个极品啊。
韩沉舟一下拖拉机还有点踉跄,从来没坐过这么颠的路,也不知道当时脑子哪里不对报了名下乡,虽然家里老头子说去不了多久,但这日子看着还是不会太好过。
想来还有点疲惫呢。苏可站在苏爸旁边,其他啥也不管,就很认真的看着韩沉舟,多看一眼是一眼,毕竟家里是不会让自己嫁给知青的,尤其是来头这么大的知青。
苏可越看越觉得韩沉舟长在了她的审美点上,韩沉舟感觉到有人在看他,抬头发现小姑娘站在村长的旁边,很认真的在看他,和帝都里那些女人充满其他意思的眼神不一样,这个小姑娘看他就像在看自己很喜欢的一个玩具一样,亮光都快溢出眼眶了。
没想到农村里还有这么有意思的小姑娘,长的也好看,大大的眼睛,小小个的脸蛋,皮肤白的不像是农村出来的,像以前领居家妹妹的洋娃娃一样。苏可见知青们都从拖拉机上下来了,就开始逐个打量了一下,果然,看了韩沉舟,其他人都只能叫一般,能看而已。
苏爸给知青点的人放了个假,让她们帮新来的收拾一下住的地方,知青点在知道有新来的知青的时候就安排扩建过了,也算刚刚好住的下,苏爸心里愁,要是再来新的知青,也没地方再扩,就要住不下了。
但是知青又是上面安排下来的,推也推不了,小年轻文化人的,也做不了什么农活,还要费劲心思去教,真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啊。
苏可一路跟着苏爸安排知青点的事,新来的除了韩沉舟之外,那个新来的女知青叫刘柳,长的也算漂亮,就是那种弱柳扶风的漂亮,这名字没取错,其他两个男的长的无功无过……看着也挺结实,陈思军看着和韩沉舟关系很好,帮着收拾这收拾那的,像极了小弟。
苏可跟了一路,看完了知青们收拾好向苏爸道谢,婉拒了他们留饭的邀请,就跟着溜达回家去了。
苏可跟着溜达回家,终于忍不住问了苏爸,“爹,我去一点事都没有,你为啥要我要过去啊?”
苏爸挠了挠头,说:“没事,就带你看个热闹,这不新来的人,我就想着让你第一个看,要不是怕麻烦,我还带你去车站接他们。”
苏可听了感到有点无语,又听苏爸说“那新来的小韩长的真是俊,小可你这趟也算没白去啊!”
苏可有点无语又有点震惊,她可算发现了,这家人骨子里带的看脸,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一家子“颜控”。
要不然大哥二哥娶得老婆性格虽然差异挺大的,长相倒是挑不出一点毛病,在这村里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
要说长相这东西,还是要一代比一代好的,苏家人也都在为下一代的长相做贡献。苏可可算明白了,她要是和韩沉舟有点什么,家里估计还是高兴的。
这样想着,竟还有些刺激呢。
刺激归刺激,饭还是要吃的,苏可还是进厨房去帮大嫂的忙,她算是发现了,大嫂嘴巴是碎了点,但是你只要不理她,她就会自己消停,也算是比较好相处的人了。
她算是知道老奶奶就算是被婆家赶出来,也过得下去还把儿子供出来的原因了,这样的娘家,可不是很有底气。
第五章
苏镇早就高中毕业了,他炫耀妹妹的瘾也算是在高中过足了,只可惜大了两岁,苏镇只能陪苏可上一年的学,再然后就要苏可自己去县里了。
当然,苏镇有空还是会将妹妹送去学校,他觉得妹妹长得白净,这两年脾气又变得软乎起来了,若是在路上被人欺负了也不敢回家告状,那可不行,做苏镇的妹妹怎么能被别人欺负呢,于是他就担下了送苏可这个大任。
苏可不知道苏镇内心戏这么足,但这不妨碍她乐意跟着苏镇,有人拎包,不要才傻的。
这天,苏镇送苏可回学校,一边走着,突然看见韩沉舟从县里回来,今天拖拉机没有往返县里,就只能自己走去,
苏可看着韩沉舟拎着一大袋包裹,有点小兴奋的和苏镇咬耳朵,“哥,你看韩知青从县里回来拎了这么多东西,肯定有好多好吃的。”
苏镇白了苏可一眼,说了句“关你什么事,不要看小韩知青长得好看你就打他主意,女孩子要矜持一点。”
这边韩沉舟也看见了苏可兄妹,他记得苏可,来那天看着他放光的眼睛想忘记也是很难的,看吧现在,小姑娘看见他又是眼睛放光,他知道自己皮相生的好,但这个时代男女距离看得紧,看的这么明显的人还真是不多。
苏可不搭理苏镇,自顾自走过去和韩沉舟打招呼“韩知青,你刚从县里回来啊?在这里还习惯嘛?”
苏镇又翻了个白眼,这话说的跟领导似的,搞得好像不习惯你有办法一样。韩沉舟听了也有点想笑,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讲话跟她的村长爹一样,这大概就是家学渊源了。
苏可一点没觉得自己讲话有什么问题,大家和新搬来的打招呼不都是这样的吗?要不是现在不早不午的,她还想问吃了没的,中国人不都爱这么打招呼嘛!
韩沉舟回答道:“是啊,家里给来的时候东西不好带,家里给寄过来。”苏可闻言又感叹了一句大户人家啊,常用的东西还要寄过来,一看这一大袋的,不会是枕头被子都寄过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