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老汉种田记+番外(282)

作者:呦呦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药不能送进去,可能是因为怕有人下毒吧。

邓智林听了也是叹气,可不是得撑不住吗?!

本来现在考试就是放在号子里似的关着押着,一连考好几天,有的出来直接就得躺了,结果又遇上这么个事,这心一急一怕,不得出事去?!

“里面没叫大夫看?!”邓智林道。

张广才道:“现在这个时候,谁敢冒险送大夫进去,也怕出岔子,所以就一直在那关着呢,也不是没有想过门路进去的,只是人是万万不可能进得去的,有些人家能送的,也只是一些吃的用的,还很少……我这也是钻了路数,若不然也送不进去,所以,能不能好起来,只能看命……叔也别太操心了,如今新知府当场上任,巡抚也在,一定会速速审完就定案的,不会拖,拖下去,这些书生真出了人命,他们也得担舆论责任。”

这倒是!

邓智林叫家里人先歇了下来,细细的问张广才打听到的府城的动向和风声,张广才挑紧要的说了说,然后道:“想要问再多,怕是难了,现在想要人开口说,就得使银子,还得悄悄的,谁敢大嘴巴的到处乱嚷……”

张广才以前听的一些八卦与如今这个是没法比,量级不一样的,整个的事情也是完全不一样了。他现在到处跑,到处的问,人也机灵,其实也成熟了不少,长了不少见识。

“这么多也足够了,你在外面要仔细小心,别犯忌讳,”邓智林道:“先看看事态发展进度再说……”

张广才点了点头,又说了些事情,听到后门有人来敲门,才起了身,道:“有送消息的来寻了,我先出去寻个茶馆说,叔只休息……”

说罢匆匆的走了。

雷哥笑道:“广才在这方面,真是百事通……”

张广才特别擅长的是问小人物,比如在衙门里的一些杂役啊,送菜的,送货的,打扫的人这些人身上下功夫,他特别有心得,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智慧和视角,哪怕知道的事情不多,他也能拼凑点事情来,再加上张广才自以为自己分析能力有限,有些猜不准的,他也不添油加醋自行意会,而是原话告诉邓智林,这才是他作为瓜王的智慧之处。

很多八卦的人,特别喜欢添油加醋这一种,歪曲事实,自行意会,这种聪明过头的人绝不可能得邓智林青眼和用了。

“再是百事通,也有他看不到的,打听不到的地方,如今上面的人到底要怎么弄,他也看不到,只能等事情的发生……”邓智林道:“人的眼界,总是会受到位置所限的。我们也一样……”

雷哥点点头。

邓智林道:“这府城你只能作一个落脚处,却不能将全部精力放在这个地方……留谷县,暂时经营着,那里是咱们的老巢,不到万不得已是万万不能弃的,在那里经营,多积累人心……才是真的保障……”

雷哥道:“叔不等着新知府见见?!”

“他是忙人,这个时候哪有空见我们……”邓智林道:“你也别见,回县里去吧,专心做好自己的事,这里的事,与你并不相干。”

这是叫他别参与的意思了。

雷哥点点头,他也明白,他们要来,新知府怕是也知道消息的,他若有心,必然会找来,忙当然是忙,但若在意,其实哪怕人不来,也会遣人来的……

邓智林在等着新知府的意思。

雷哥沉吟一声,道:“我今天歇一晚,明儿就回县里去,县里还有一堆事要处理呢……”

“广才过两天也回去,”邓智林道:“那些个事,叫小涵去跑。你不能掺合,伸了不该伸的手,才是真的犯忌讳了,你现在,更需仔细小心!”

雷哥一凛,吸了一口气,郑重的点了点头。

读书人的事,他一介黑白的灰色商人,是不能沾的。不然就会涉及到很多的事情,早晚要碍了旁人的眼……

当晚便歇了下来,第二天一早,雷哥便也不耽误,回县城去处理事情了。

张广才打听了两天,案子也开始审了,进入到判案阶段,他带着关开涵接手了些关系,然后去送东西给书生们,还想去看望胡山长,然而依旧进不去,估计想要接老师出来,得等到事过以后了。

然后案子在第十天终于判了。

巡抚很快理清了案件,火速的定案。

就是今年考举人的这乡试,所有人都不再以卷面得功名,也就是说,所有的功名全部取消!但是朝廷恩下,在今年秋会再次加开恩科,以示公正,然后,中举的举人,因今次劳碌取消了功名的,有真才实学的考中的,就是证明了这一次并未有弊处,便会由朝廷拨与此次科举学子的损失,包括车马费,住宿费,误学费之类的,并且今秋里中举之人,都会合理安排官职,绝不弃用……

这是安抚士子之用,果然此令一出,读书人的声音很快就平息了。这个问题,不在于钱多钱少,补贴多寡,而在于,这是一种重视学子的态度。

邓智林对关开涵说,这是朝廷要任新人,组织新的团队了。

一派倒下,国家现在缺人着呢,但话嘛,换一种说法来说,这是收拢人心的利器。

听听,这多顺耳!将不利的影响消弥了不少,读书人的怨气也少了。

因为有怨气的人,会被人说你这么不满,怕是没有真才实学,所以才怨,怕是心里想要歪门斜道吧,这是肃清归正之意,有什么不妥的,不用朝廷说话,读书人自个的先攻击那些不满的了。

不能不满,不敢不满,不满就是心里有亏……

然后查到了有作弊的,不仅直接取消了此次的功名,还将以往的功名全革了,直接从读书人变成庶民。这等人,不配为读书人,以后当官也只是害民之人。不仅如此,还永不与科举的机会。也就是说,从此以的事,读书入仕这条路对他们是关上了门路了。

然后就公布了有实据的学子姓名……

那真是哭倒了一片人,无数人直接昏厥过去!

然后又说,朝廷开科取士,是为天下,为民造福,却绝非为小人开方便之门之处,意思就是这科举不可侵犯的意思,犯者死,并且重罚。此次事件重大,所有官员都将入重刑,先摘乌纱帽,再提入京中大审,这个审案就是另一个大事了,这得朝廷来判,因此不会在这里定罪……

百姓们都感觉国法严明,三呼朝廷英明,心中敬畏不已。

人心也一下子就抚住了。

整件事就完全的控制住了,没有造成大恶劣的影响。

百姓们还说这些想要作弊的人家们,心不正,很多人被革了功名,直接就倒了……有些实在受不了非议,卖了田宅铺面啥的,干脆离开了本乡,投远亲去了,也是图一个清净的意思,不然人声议论的,一家子都不得清净,当然,这是后话……

然后就是轰轰烈烈的押解官员一串串的送入京,巡抚亲自领兵押着,新知府去送……

这些事完了,书生们也都放出来了,胡山长也放出来了,人是受了点苦,但没受罪,精神有点蔫。

关开涵亲自接了过来,将本县的十四个秀才也都接了出来,安顿在事先准备好的客栈里。也是不幸,留谷县那个家境最好的学子牵连了进去,不仅举人没考到,连秀才功名也革了。

张广才怕他出事,也帮了点忙,叫他被家人给连夜接回本县去了,他们一家人,都如丧考妣的。

能这样算不错了!

若是别的事,只怕得坐狱,能捡一条命就算不错了,庶民就庶民吧。依他说,这样还好。不然这种连科举都敢乱来的人,真爬上去做了官,不知轻重,没有敬畏的,还不知道做出多么重的事情来,如同这一串串被提押进京的官员,直到了京里,是死是流放,都不好说……

小民啊,还是本份点好,就这一种心无敬畏的,现在被一巴掌打回原形,可能不是坏事,反倒是好事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