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被渣了二十年后+番外(75)

作者:落雨秋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嗯。”

咳咳——

高煦听到那边一直咳嗽不停,“裴老,您的身体还好吧?”

“老毛病了,死不了。”

高煦犹豫了一下,将大兴村出现高品质稻米一事说了,并提议可以考虑将其列为特供米。这事要是成了,对双方都好。

裴老先是一愣,待听闻这也是京城生物研究所的检测结果时,轻叹了口气,笑了,“那就依你的提议吧。”

高煦刚挂了电话。

叮铃铃——

电话又响了起来。

高煦抓起话筒,“喂,哪里?”

对面传来一个冷淡又漠然的声音,“高煦,纪湘回国了,她要去找你,你看着办吧。”

话一说完,对方就先挂断了电话。

听着对面电话挂断后的嘟嘟声,高煦拧眉,“小黄,去查一下这两日美国飞苏省的航班,看看有没有一位叫纪湘的姑娘。”

治化市政府办公楼

钟树鸿来到书记办公室,伸手敲门。

咚咚咚——三声有节奏的敲门声响起。

“进来。”

“书记,你找我?”

“坐——”

钟树鸿坐下后,商怀南看向他,“树鸿同志,这段时间我看了你的履历。”

一听这话,钟树鸿忍不住屏息,他知道来了。

“你在治化市任职了六年,这六年里,你的努力和成绩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其他的话我就不赘述了,党组织决定给你加一加担子。”

加担子?钟树鸿心跳加快。

“……省委决定任命你为铜湖市代理市长,你觉得你能胜任吗?”

钟树鸿的表情渐渐凝固,他想过所有的可能,明贬实升或者原地不动,却万万没想到等来的却是明升实贬的结果。却万万没想到他会被调往铜湖,还是个代理市长?而且铜湖那个城市,这顶代市长的帽子还是挺难摘的。

他以为等商怀南调任省委常委之后,对方会将自己调往苏省分管一个大区,再不济,也是留在治化市,然后遥相守望互为犄角。

这已经是他们之间的默契了。

“钟同志,你觉得你能胜任吗?”商怀南又问了一遍,“当然,你如果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尽管提出来,省委会酌情考虑的。”

钟树鸿苦笑,他还能有什么意见呢?“我一切都服从组织的安排。”

“那就好,新履历新征程,我在此祝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商怀南说完,就端起茶来。

“谢谢商书记这些年的栽培。”钟树鸿朝他鞠了一躬才出去。

出来后,他的脚步渐渐沉重。

钟树鸿还是不明白,怎地商书记的态度说变就变?上次他还竭力维护他,不让韩海那把火烧到他身上的。现在却将他调任铜湖当代理市长?奇怪。

晚上的时候,夫妻俩吃完饭,钟树鸿在客厅里抽了根烟,看着妻子将碗筷都洗漱完之后,向她招了招手,“我有话和你说。”

韩惠竹擦了擦手,笑笑,“正好,我也有话要说。”

钟树鸿示意她先说。

“我想辞去党史委的工作。”韩惠竹认真想过了,与其在党史办蹉跎日子,还不如下海呢,没有权,她可以有钱。

对她这个决定,钟树鸿点了点头,给予肯定,“也好,组织已经找过我的谈话了,我准备调任铜湖的代理市长。”等站稳了脚跟才能将头上的代字去掉。

韩惠竹闻言吃了一惊,从组织部部长到代理市长,看似是升官了,其实就和平调差不多,甚至比平调还不如,毕竟这个代字戴在头上,能不能去掉还是有风险的。

而且治化市是苏省重点地级市,无论是优越的地理位置还是资源,岂是铜湖能比的?

她知道丈夫的能力很强,所以官运一向很好,特别七六年之后,更是一路亨通。

这些年,背后一直有人在传她丈夫背后有人,其实她也隐约觉得这个猜测是真的,真的有人在暗中帮扶丈夫。

她本以为这次她二哥的事即使闹得再大,对他的影响也有限,她的看法是有惊无险,却没想到看似已经平安过渡了,还会一脚踩空?

钟树鸿心中烦闷,这次调职他也感觉到不对了,但他想不通是为什么。

“等办好交接,月中就走。到时我先过去,我在那边会把房子收拾好,你在家处理后面的事,顺便将国梁和思语转学的事办好。”

韩惠竹期期艾艾地道,“鸿哥,我决定在辞去党史委的工作后下海,然后留在治化市。”

钟树鸿没想到她竟是这样打算的?

“你听我说,治化市的教育资源比铜湖市无疑要好很多,国梁和思语留在治化比较好。而且他们明年后年就要高考了,这里有熟悉的老师和同学,也不用再去适应新的环境,不用担心成绩下滑。”

韩惠竹说完之后,忐忑地看着钟树鸿。

“你已经下定决心了?”钟树鸿问她。

“嗯。”除去孩子的因素,还有另一个原因,下海的话,当然是治化市的环境比铜湖要好。

“当然,我这边得空了也会时常去看你的。”

“随你吧。”

韩惠竹仔细想过了,如果说在未来二三十年,能说得上经久不衰的行业,建筑业和服装业定然能榜上有名。

衣食住行,很浅显阐述了人们的需求等级,现阶段,做服装也比较好做。

其实在二者之间,她比较倾向于建筑,毕竟海威有底子在,各种债务她已经解决掉了,未完成的项目在她的梳理之下,给出了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为此,她二哥的资产全部变卖了,相当于折腾了那么多年,所赚所得,全部前二嫂林巧贞卷走了。

她自己也填进去了三四万块,几乎将这些年她攒的私房钱都给填进去了。一来是没钱再做建筑这样需要大资金的行业,二来,相对来说,她对服装业比较熟。

韩惠竹没想到,自己重生之后,竟然还会重操老本行。

莫名的,她有种宿命轮回的感觉。

她甩甩头,甩掉这种不好的预感。八九十年代,但凡下海的都成了富一代,她就不信自己还比不上那些懵懵懂懂的人!

第58章

韩惠竹辞掉党史办的职务下海,周徽嵐并无太意外。

公务员是铁饭碗没错,但在处处充满机遇的八九十年而言,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不是有句话叫做造导弹的不如卖荷叶蛋的吗?虽是夸张之语,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在发展经济时代商人的机遇要比别的行业多。

韩惠竹她才三十六岁,又是个重生的,在党史办熬资历浪费光阴,就为了能领那点退休工资?她不会愿意的。

不过这样一来,她势必得和钟树鸿分开。毕竟她从公家单位离职,牺牲了那么多,肯定是想闯出一点名堂来的。铜湖市太落后了,并不是下海创业的最佳地点。

周徽嵐猜,韩惠竹会留在治化市,或者前往省会。但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毕竟夫妻俩在治化市经营了那么多年,很多关系都还能用得上,至于先前因为治化市第三报社报道的那篇文章造成的不良影响?过段时间自然而然就淡了,再说了她已经辞去了公职,应该没人揪着她那点子事不放了,毕竟一再炒旧饭也没啥意思。最重要的是,韩惠竹是重生的,心大着呢,不会将这点闲言闲语放在心上的。

大致地预估完这些,周徽嵐就丢开了手,大兴无战事,他们暂时应该不会对上。

金陵大学

小黄助手汇报,“高教授,省委那边来电,说岛国那边有意购买大兴村的萝卜作为出口产品。”

高煦问,“听说上次魏平陪山田千景去大兴村收购万斤稻谷时,大兴村还给他们送了土特产,分别是十斤大兴村所出的冬季大米和一箩筐的萝卜?”

黄助理回道,“是啊,听说土特产的事是周姐张罗的。”这岛国也真奇怪,怎么就盯着大兴村来买呢?

高煦头疼,他本打算将特供的事交给省委那边去办的,这下看来,他不走一趟是不行的,她这是打算做什么?

大兴村东边,吴氏族人聚集地

吴四爷的堂侄孙子吴刚高呼,“四太公,这可都是现钱啊。咱们吴氏一共有五六万斤稻谷,对方愿意出五元一斤的价格来购买。只要你点头,卖了这批稻谷,我们每家每户都能修得起房子了。”

“吴刚,是真的吗?你真找到了这样的门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