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她有考上211的能力,但不代表她初高中的时候可以学习工作两兼顾,更别提她当时的年纪了。
在亲戚手里讨生活真的是很磨砺人,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她比同龄人都早熟。
鲁迅先生说,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国人。原主的遭遇,有没有可能和女主周惠竹有关?别忘了当初陪她一起上路的周海可是周惠竹的亲哥。
如果她的猜测为真,那么杨建平在其中又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别人都以为杨建平穷,家里也不添置家什,触目所及的东西都算不上好,豁了口子的粗碗,缺了一个角又糊上的水缸等等。
但回想起往日里的一些蛛丝马迹,周惠兰知道他面上看着穷,内里应该有些积蓄的,否则也不能隔三差五地吃上点肉蛋之类的。
不是她妄自菲薄贬低自己,这些年来,原主一直用弱小的力量消极地反抗着,并没有和杨建平好好过日子的意思,而且和杨闽这个便宜儿子之间的母子感情也很淡,不及他们的父子之情。
杨建平有钱,并不是没有能力再娶,他完全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她放走再另外娶过。
还有,她影影绰绰听闻,杨建平和隔壁浦河村的夏寡妇有一腿。
听闻的人还在半信半疑的时候,从原主的记忆中,周徽岚已经确定了这是事实。毕竟原主又不愿意与杨建平过夫妻生活,杨建平倒是可以强迫,但久了也觉得没意思。他和夏寡妇有一腿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吗?
这个年代像杨建平和夏寡妇这样乱搞男女关系,被人发现要被当成搞破鞋游街示众的。但杨建平谨慎,竟然一次都没被人发现过。且两人面上还有一层表亲的关系代为遮掩……
其实原主曾试图抓奸,两次跟踪都被杨建平发现了,下场自然是被揍得半死。
综合这些情况来看,杨建平另娶才是符合杨家利益的,娶了来年搞不好还能让杨家两老再抱个孙子。
可一直以来杨家对她的监视却从来没有松懈过,即使这两年形势好转,难道是怕她出去之后到派出所公安局告他拐卖?
可是这事已经年代日久,两人已经过了十八年,又生养了一个十三岁的儿子,根本很难掰扯清楚。
所以应该不是因为这点,那么老杨家有什么不得不看紧她的缘由呢?周徽岚兀自思索着。
而且杨家有一点很奇怪,现在的农村不兴分家,偏偏杨家分家了。
杨建平家中只有他和他大哥两兄弟,按理说产生摩擦的力度比家里四五个儿子那些要小得多,根本没必要分家。
杨建平与爹娘大哥那边的关系也并不如表面那般平淡,否则监视原主这样的大事怎么可能会交给他们?
关系和睦却又分家,有意思。
等等,周徽岚突然想到一点,她猜测杨建平手里有钱,那他的钱是哪里来的?投机倒把?如果他真有那样的脑子和手段,当年就不会那么穷以致二十五岁都娶不到媳妇了。
她刚才还在想,杨建平在原主的遭遇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或许她不必思考得太复杂,这世间上的纠葛多半都与利益有关,杨建平这些年来的钱会不会与周惠竹有关?
不,随即周徽岚否定了这个猜测。钟树鸿是一个细心的人,这段姻缘周惠竹得来不易,应该不会冒那样的风险,毕竟如果她的猜测为真,那就是长期的供给,并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断的。
紧接着,她想到一个人,一个在原主的遭遇中穿插的人——堂哥周海。在原书中,周海就是一个妹控,并且在环境形势没有那么严的时候,在女主的干预下就暗中做起了小买卖,手里不缺钱。是他的话,一切都说得通了。
她看小说时,发现周海对原主的父母颇为照顾,买什么东西都是买双份,有自己父母的一份,也必有他伯父伯母的一份。甚至有时候他岳父岳母都没有的东西他大伯大伯娘都有,当时他老婆都抗议了,他也咬牙不听。
她当初看了,还当周海是一个挺孝顺的人,却原来是因为愧疚在作祟?
想到书中原主那晚景凄凉的父母,周徽岚沉默了。
用了一会儿脑,理清了这些,周徽岚就感到困意袭来,她重新躺下睡了过去。
第6章
一大早,周徽岚就被一阵阵的鸟鸣声叫醒的,睡了一宿,她的身体舒展,感觉浑身上下都充满了活力,精神头也好极了。
周徽岚不知道的是,天刚擦亮,杨建平就起来了,他去了一趟父母那里,回来的时候脸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真没想到,这么多年了,她还一心想逃?真是能耐了。
一出门,周徽岚就见到了昨晚杨建平带回来的客人,她顿住了脚步。
他也正在院子里的水井边洗漱,或许是听见声响,他蓦然回头,见了她,憨憨一笑,掩饰方才眼中乍然一泄的精光。
“嫂子好。”
“你好。”
浓眉,大眼,笑起来憨憨的,一副老实人的模样,但周徽岚可没忘记刚才他转身看过来的那一眼有多犀利。
周徽岚垂下眼,聪明人扮蠢,就不知道他图的是什么了。
杨闽在一旁插了一句,“妈,这位是顾叔,爸带回来的客人。”
周徽岚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你爸呢?”
以前原主很少打听杨建平的事,做什么都是沉默寡言的。但周徽岚觉得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怠,该打听的消息还是要打听的。
杨闽看了她一眼,“他去爷奶家了。”
周徽岚往井边的脚步顿了顿,然后她取了口杯牙刷洗漱。
打水的时候,她思绪又发散开了。她就说杨建平手里有钱,一条公路将大坳村一分两二东西两处,他们杨家处的是西边的部分,整个西边就只打了三口井,他们院子里就是其中一口。还有牙刷,在这时也算是个稀罕物,一般人家都还用不上,杨建平心疼儿子,特意给买的。她是沾了儿子的光,也得了一把。
如果杨建平手里没几个钱,断然不敢这样花的。
那位姓顾的洗漱完后,还舀了满满一杯水,咕噜咕噜地喝起来,喝完之后还赞了一句,“爽快!还是村子里的井水甘甜!”
周徽岚心想,倒是个识货的。她昨晚寻思着就她和杨闽在家,就往井里滴了一滴灵液,现在便宜杨建平和他带回来的客人了。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她昨天刚得到净水台,总要试验一番的,只能说他们运气好,凑巧赶上了。
在她做早饭的时候,杨建平回来了,见了她,似乎颇有些意外。
周徽岚也终于见到了原主一直很畏惧的丈夫,杨建平人个头不高,目测只有一米七这样,站在顾嘉旁边,矮了一个头。典型的西省人长相,方脸,颧骨偏高,三角眼,眉毛不浓,眉间距窄,这样的组合,只能说长相普通。对比高大帅气的钟树鸿,也莫怪乎原主一心想回去了。
周徽岚一直在等杨建平发作,可他却没说什么,只热情地招待他带回来那位姓顾的朋友。见此,她心一沉,想不到杨建平还挺能沉得住气的。
很快,几道菜就炒好了,凉拌苦瓜、辣椒炒空心菜梗、蒜炝红薯尖,主食是玉米大米一起的二米粥。
这些菜都是她在后院的菜地里摘的,后院她去看了,仍旧一副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所有的蔬菜比前一晚成熟了些。
三大一小,自打饭菜上桌,动筷之后,大家没说话,都在埋头苦吃。
等清了盘,杨建平三个男的摸摸吃撑了的肚子,才陆续放下筷子,看着光了的盘子,几个人不约而同地觉得他们还可以再吃一点。
顾嘉不着痕迹地扫了周徽岚一眼,心想,没想到杨建平的妻子做饭的手艺那么好。
甚至连杨建平都意外了,他妻子的饭菜他又不是没吃过,手艺也只比一般的妇人略强些。想不到一阵子没回来,她的厨艺竟然突发猛进了?
“嫂子的手艺真好。”顾嘉不由得赞道。
周徽岚很清楚,这全是灵液的功劳,那些菜昨天浇灌了稀释的灵液之后,似乎凝聚着精华,口感一流。加上这年代的人煮菜煮粮食都舍不得放油放盐,都是煮熟炖熟了算,几乎不考虑味道,她只是将菜略加烹饪,滋味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