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晏无书语气低下去,笑意全无,轻声问:“小凤凰,你冷不冷?”
晏无书问的不是此间此刻,萧满心知肚明。夏夜的风拂过面颊,他敛眸,道:“现在是夏天。”
“好,夏天。”晏无书顺着他的话点头,“我们小凤凰不冷。”
“放开。”萧满冷冷地说。
晏无书抱了萧满片刻才放开,萧满得了自由,立时和他拉开距离,行出数丈远。晏无书笑起来,往风里丢出一艘云舟,邀萧满上去。
萧满才不理会。
月落日出,一夜过去,佛门集会继续,地点依旧在枯澹寺前的日月广场上。
当下时分,众僧辩论的乃是轮回之道,各寺皆有不同看法,你一言我一语,有来有往,不断辩驳。
昨日那名妙语连珠的年轻僧人安静坐在角落,双手合十,低垂眉目,没有开口与人谈论,但许多人都将视线落在他身上,希望能再听他的见解。
“那个年轻僧人,暗阁可查到些什么?”
垂眼便可将此处收入视野中的高峰上,晏无书转了一下手里的折扇,低声问萧满。
萧满将方才收到暗阁传来的消息递给晏无书。这是一封密信,信上所述,乃是此名游僧的生平和近段时日的动向。
他乃贫家子,十二岁那年,被路过的一位游僧看中,拜其为师,随他离去,踏上修行,四处游学听经,一月前来到枯澹山下,住在城西一间茅草屋里,行为没有任何不正常。
“与寻常游僧无异。”萧满低声道。
“却也过于普通。”晏无书语气幽幽。
“药谷弟子盯着他,昨日论道结束后,也没有任何怪异行动。”萧满道。
晏无书先是“嗯”了一声,尔后想起什么,不咸不淡一“啧”。
辰光一点点流逝,所辩之题换过一轮又一轮,连一些道门子弟都忍不住加入,年轻僧人始终没有开口,垂着眼睛,仿佛入定一般。
七月的烈阳爬上天顶,落在地上的影子缩短,午时已至。
论道暂时告一段落,无人提出新的问题,一时之间,场上寂静。
晏无书斜倚在树上,扯了下萧满衣袖,让他将目光挪向山道。
一群人正在上山,同样是佛门之人,都戴斗笠,肤色被晒得很黑,皆为瘦削身材,无一例外。
“这群人从哪里来的?”萧满直觉不对劲。
“从山下来,要到山上去。”晏无书道。
无疑是一句废话,但话音落地,晏无书朝山间某个方向点出一点灵力。
他警惕起来了。
这群人从山下到日月广场,不过须臾功夫。日月广场中仍旧无人开口,耳畔唯余树上蝉鸣,走在最前面的那个僧人诵出的佛号,立刻吸引住所有人的目光。
他扫了一圈众人,目光落到玄明大师身上,道:“来晚了些,罪过。”
说完走向广场中央,站在东道主枯澹寺之前,右手抓住左手掌间垂落的佛珠,说道:“都说我佛慈悲,却不知这慈悲,乃是何种慈悲。今日,我想与诸位,辩一辩何为‘慈悲’。”
“修佛者慈悲为怀,我想问诸位一个问题。有一辆满载火油的马车,车上不慎落了火星,火油罐很快便要炸开,拉车的马儿还发起狂来,若不将马车带离,街上百姓或死或伤,街道或残或毁。”
“离开的路有两条,一条通往禁地,一条通往田间。禁地中有一湖泊,众所周知的危险之处,此时却有十来个顽劣孩童在那处玩耍;另一处的田地,则有一个孝顺少年,代替腿疾发作的父亲开垦播种。”
“只有这两个选择,你是马车上的车夫,一个普通车夫,没有修为,凭自己阻止不了火势,周围也没有修行之人可以帮忙。请问诸位,你会选哪条路?”
他问的是“诸位”,但目光只看玄明大师一人。
玄明大师眉梢微微蹙起。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条件被定死,两方都是人命。生命的重量,岂是哪边人多,哪边人少,就能做出判断的?
见玄明不说话,他又道:“人与人之间,难以抉择,但古有割肉喂虎之说。佛舍身饲虎,身灭而成佛。虎饱食一餐,山中人安稳一餐,可虎犹有再饿之时,饿极自会再扑食山中人。如此一来,佛之身死,是否无益?”
“佛之身死,到底是为了成全自身成佛,满足自己私欲的假慈悲,还是坚信众生平等,人为生灵,虎亦为生灵,两两权衡,索性舍己渡虎的大慈悲?”
此问一出,本就安静的日月广场鸦雀无声,不过片刻后,有人道:“佛自然是大慈悲。”
这人立刻反驳:“若他是大慈悲,怎会想不到虎下一顿会再饿?饿了仍会吃人?”
“我佛慈悲,怎可杀生?”一个枯澹寺僧人摇头道。
他眉梢一挑:“杀生,亦是救生。”
坐在树下,从头到尾沉默不言的别北楼抱琴起身,隔着眼前白缎“看”向这个头戴斗笠、肤色黝黑的僧人,沉声道:“你所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本就充满局限,无论做何选择,都只能是牺牲一方,保全另一方的结果,也就是你所说的,杀生即救生。”
僧人反问他:“但这样的问题,在这人世之间,不是时常发生?”
“我们是修行者,这些问题,都能两全。”别北楼道,“施术灭火,擒虎送往无人之处,自然可解。”
“可若你的能力,不够两全呢?”
日月广场争吵起来。
高峰上,萧满一身素白,折着正午时分的阳光,极其惹眼。他凝视着远处的众人众僧,轻声问晏无书:“第一个问题,如果你是那个普通车夫,你会做什么样的选择?”
“我选……田间。” 晏无书垂眼,思索片刻说道。
第93章 两难之境
生命的价值难以衡量。
一边是一人, 一边是一群人, 无论怎么选, 都是杀人。可杀人是为了救人。杀一人而救一群人, 或是杀一群人去救一人。
两难的抉择。
但如果真要去选, 晏无书选以少换多。
若一人死,只悲二三人;若一群人死, 悲伤绝望的,便会有数十人。
萧满目光仍落在远处的日月广场上,素白衣袍被风吹得猎猎翻飞, 听见他的答案, 唇轻抿着, 表情并不意外。
“你呢?”晏无书反问萧满, “如果是你, 会怎么选?”
萧满眼神颤了一下, 沉默半晌,低声道:“我不选。”
日月广场中的论辩陷入僵局。要想解决这个肤色黝黑的僧人提出的问题, 无论如何, 都会落到杀一救一的局面。
可被杀死的生灵何其无辜?众人辩不出结果, 又无法两全,肤色黝黑的僧人笑起来,目光四下一扫, 道:“伪善,伪道,伪慈悲。”
这话未免过份, 果然来者不善。萧满下意识抓出弓,但被晏无书按下。
“他们会察觉到杀意。”晏无书低声对萧满道。
就在此时,日月广场上有人出声质问:“面对那般情形,你又作何选择?”
“我会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肤色黝黑的僧人回答道,“以真正的慈悲,真正的救人之心。”
玄明大师上前一步,目光直视他的眼睛,问道:“那你说说,什么是真正的慈悲?”
“会出现两难抉择,归根结底,不过是因为红尘太苦。真正的慈悲,是教虎不再饥饿,需要以人为食,是教百姓不再愚昧,顽劣孩童悔改。真正的慈悲,能让红尘之苦,变做极乐。”
“你们的佛做不到这一点,只在言辞之间悲悯众生,你们所信奉的,不过是自欺欺人一场空罢了。”
他一字一句说道,单手竖在身前,佛珠随着步伐晃荡,视线四处游走,偶尔摇头,语气愈发凉薄,话到末尾,脚步站定,注视着玄明大师,道:
“伪佛。”
一个枯澹寺僧人上前怒目斥道:“哪里来的游僧,敢在此间强词夺理!”
四方众人皆怒,没人再平静坐在蒲团上,接连起身,将这群后到的人围住。
“游僧游僧,僧游四方,方知人间之苦,知人间之苦,才能化解这一份苦。”皮肤黝黑的僧人道,“如今的佛门,以枯澹寺为中心,而枯澹寺,又以你为首,我等此番前来,为的就是——”
他话语一顿,垂下眼眸,再掀起时,声音转冷:“帮你这半佛,更换名号,为现在的佛门,改头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