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团圆【CP完结】(1)

《不大团圆》作者:几杯

文案:

建议最好是不要往下读。

读作“不/大团圆”,就是不是大团圆,也读作“不大/团圆”,意思是不怎么团圆,但多多少少还是团圆过一点。这个不是故事名字,是tag,标题即tag,所以千万不要误入。故事名字会写在书名号里。

这个tag下两三万字内能讲完的故事都放在这里,可能有十个,更可能只有一个,所以直接标注了完结。

提到的一切时间地点都无需照着现实对号入座,因为肯定大部分是乱的错的对不上的生搬硬套的。

没什么值得哭的地方,一切人物都是工具人,一切情节都是为了转折而转折,为了不大团圆而不大团圆,生硬做作,毫无意义。现在跑还来得及。

第1章 《不是那种罗曼蒂克》1

***

孔游大学本科读精密仪器专业,这是高中老师帮忙选的志愿。他本人对学校里各类专业没有仔细做过功课,刚刚认识方与秋的时候至少问过他三次,锅炉系到底做什么用。

那是两千年初,他们从不同的城市来到北京。所有两千年初就到了北京的异乡人十年后都后悔当时没有投资地产,只有方与秋后悔认识孔游。

孔游的室友跟方与秋的室友是朋友,两个寝室聚会是大学生扩大交友圈的典型方法。八个男生约在一起吃过一顿饭后,孔游认识了方与秋。

分配宿舍时方与秋是锅炉系多出来的无法被四整除的那一个男生,他的其他三个室友都来自经管。孔游听说了方与秋的专业,连招呼都还没跟他正式打过就凑上来问他,锅炉系是干什么的。

他们各自的室友很快因为不巧暗恋同一个高中女同学闹掰了,反而方与秋和孔游成为朋友。

方与秋父母在三线建设的时候跟随上一辈往西往南迁,方与秋高中毕业时他们已经分别在两家国有企业任中层干部。孔游父亲早逝,母亲再嫁给初恋情人移居香港,留下孔游跟着外婆,每月按期收到从香港打来丰厚的抚养费和扶养费。

高二上学期,孔游外婆去世。班主任帮他操作一通,他干脆提前一年参加了高考,念大学住集体宿舍的好处是不需要人照顾衣食起居。

方与秋一开始总是拒绝孔游过于频繁的邀约,但孔游很执着,他喜欢拉着方与秋一起去参加各种聚会,社团的,他们专业的,甚至是跟留学生的。孔游认为和方与秋一起赴约能够为他提供绝佳的开场白跟陌生人聊天,你知道他读什么专业吗,他读锅炉系,你知道锅炉系是干什么的吗。

这个开场白其实并不如孔游以为的那么吸引人,考入这所学校的大部分人其实都知道锅炉系是干什么的。

方与秋没能招架孔游的执着,他们逐渐开始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孔游要加入话剧社,方与秋也得跟着一起报名,只是最后排出来的成品孔游演男主角,方与秋戏份只有三分钟,台词一句都无。

***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结束两个人各自坐火车回家。大年三十孔游打电话给方与秋。方与秋家里的座机是时兴的子母机样式,他去父母的卧室拿了分机走回自己房间的阳台跟孔游讲电话。

孔游在家乡已经没有亲人,年夜饭也是去高中班主任家。他并不是很介意这件事,跟方与秋说班主任家反而比以前他和外婆两个人过年热闹。

孔游本来就是两个人里说话更多的,方与秋一如既往只用耳朵听。后来孔游也没话讲了,就让方与秋听他那边的爆竹声,方与秋在音量过大的背景音里突然就说,我有一门专业课只考了七十六分。

分数其实一周前就公布了,方与秋谁也没说,包括对在饭桌上总旁敲侧击问他大学第一学期学习如何的父母。

优等生做惯了,换到一个周围全都是优等生的环境里收到这样一份成绩单,方与秋其实不知道该如何自处。

孔游电话那边实在很吵,方与秋讲完没听到他的回答,倒是隐约听见他应该是在和老师家的小孩对话。

方与秋心想孔游没听到也好,重新说一遍的勇气他肯定是没有的,不如再祝一声新年快乐就道别。没料到孔游换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回答他,天啊,那你们老师出的试卷也太难了吧。

方与秋一直悬着的那颗心突然就放下了。

他从小学开始一直成绩排名靠前,父母单位同事聚会,他总是被叔叔阿姨夸奖的最多的那一个。方与秋父母虽然不算严厉,但有上一辈人那种刻板,一旦出了什么问题必然要让方与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初中有一次考试周发烧,生物机读卡填错六道选择题,方与秋的父亲知道后认为这是方与秋缺少体育锻炼的缘故,由方与秋又发散到他们这一代人,娇气,吃不了苦,不像他们年轻的时候,淋着雨帮农一整天也健康无虞。

方与秋曾经想过如果有一天他查出癌症,父母可能也会觉得是因为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在为他落泪之前恐怕要先批评反省,为什么这种倒霉事落到你头上没有落到别人头上。

对父母的态度方与秋倒并不是太反感,可能是从小到大习惯了,以至于他自己遇上问题也习惯了先自省。像这次查到期末成绩,第一反应也是不是和孔游参加太多无关紧要的活动导致习题做得不够。

但孔游提供了一种不一样的答案。他比方与秋自己还要信任方与秋,而且是发自内心的,不是说说俏皮话那种轻浮的信任。在孔游看来,方与秋如果分数不佳,只能是因为试题难度过高。方与秋如果生病,那也得怪神灵不长眼。

后来证明孔游是对的。那门专业课的教授刚从美国的学校辞任,在新单位工作的第一学期出题判分根本不顾学校的优秀率要求,七十六分的方与秋都排在年级前十。方与秋申请出国的时候也是这位教授给他写的推荐信。

***

对表演的热情过去了,大二时孔游又报名参加歌唱比赛。方与秋不知道他会唱歌,他也坚决不肯在方与秋面前练习。想要顺利走到决赛至少需要唱赢四轮,孔游只准方与秋去看最后那场决赛。

方与秋问他如果没能闯入决赛怎么办,孔游想了想,说那到时候再单独唱给你听。

结果孔游顺利唱到决赛。方与秋拿着他给的门票进了场,位置很靠前排。

轮到孔游上场的时候观众席里为他鼓掌的人远远不止方与秋一个,他们甚至还有编排好的整齐划一的俗烂口号。

方与秋不知道孔游原来已经有了如此多的簇拥者。

孔游唱的是方与秋熟悉的歌,很冷门,节奏和旋律其实并不太适合这种需要在短时间内调动气氛的场合。一曲结束之后坐在方与秋旁边的女生很失望,跟同伴抱怨孔游这次选歌选错了。

他们本来说好要在后台见面,方与秋却提前退场骑车去了图书馆。他待到闭馆才回宿舍,比赛更是早就结束了。

孔游在方与秋宿舍楼下等他。方与秋隔着一段距离看孔游,心里突然意识到这个人永远不会属于他了,虽然此前其实也从未属于过。

孔游一走上来还是习惯把手臂搭到方与秋肩膀上,他没问方与秋为什么先离开,也没汇报自己最后的成绩名次,径自抱怨说,我靠,刚刚在台上真的差点紧张死。

方与秋客观评价,看不出来你紧张,从初赛开始唱过那么多场了有什么好紧张的。

孔游停下脚步看着方与秋,他说,真的紧张,拿话筒的那只手全是汗,生怕唱不好你喜欢的那首歌。

***

意识到锅炉系并不那么冷门难懂后,孔游又找到新的开场白。

因为歌唱大赛他认识了一大批新朋友,通过这批新朋友又认识更多的人,有一段时间几乎天天都有人邀请他一起参加聚会。

有生人的场合,他总是习惯第一个做自我介绍,顺便也介绍方与秋,我是孔游,他是方与秋,方与秋与我是最好的好朋友。

他说完自己先笑,笑完了喘匀气问对面疑惑皱眉打量他的人,方与秋与我,你会不会听成有三个人,分别叫方、秋、我。

没有人被他的笑话逗笑,但第三个人的确出现在他和方与秋之间。

大二下学期孔游交了第一个女朋友,按照年龄看,大一的女生跟他更为合适,他交到的女朋友却是大三的师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