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眉头皱了皱,深叹了口气。
“女人的力气天生不如男人,种地等这种要用力气的活,都得靠男人。一个家里没有男人,是不成的,族里会把没有男人家的地收回去,那些妇人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为了活下去,还是得拼死了生儿子。”
韩老夫人神色也黯淡了下来,在活下来面前,又有几人做得到舍生忘死?
“要让女婴能活下来,就得让家里看到,女婴长大了除了嫁人生子,同样能赚来银子养家。我的铺子用了女掌柜,可也是绣坊这些地方才敢用,就是这样,还有那酸儒明里暗里的说女人出来抛头露面有伤风化。
酒楼里也有那焌曹,厨娘是女子,可这些还不够。您刚才说惠民署管不过来,我在想,京城里那么多女人闲着,先让她们做衣衫,做来了我们收了捐给惠民署。但是有一点,那些妇人必须去惠民署教那些弃婴针线活。”
韩老夫人想了想说道:“惠民署需要的太多了,我们的银子够吗?”
“这些要贵妃娘娘出头了,咱们不宜出这个头,这家那家都在忙着办宴会吃酒,让娘娘也再办一场,娘娘先拿些银子出来,那些夫人多多少少也会拿一些出来。第一笔银子咱就有了。得来的善款,咱也不去管,但是账目必须公开。先是教女婴针线活,先看看能不能成,成了再让人教她们医术,厨艺等,以后再办专门的学堂,教除了弃婴以外的女子学这些技艺。”
韩老夫人思索了一下,说道:“这些你得先拿个章程出来。唉,现在只能慢慢来,不知道要多久,女人才能像男人那样,凭自己的本事有口饭吃。”
“先前只是帮惠民署分忧,让那些弃婴活下去。只能先一点点的做,不能一开始就被那些男人反对,这样以后就什么都做不了。细水长流,总有一天大家会觉得,女子出来为官为宰,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萧晚之微笑着说道。
韩老夫人笑道:“等那些臭男人发觉时,咱们做的事已经无法反对了。说起来,前朝也有女帝女官,可是那也只是昙花一现。”
萧晚之看着她的激动,只能微笑不语。
现在能做的也只有这些,顺应环境才能做好事情,能真正解决这件事的,只有大家都不愁饭吃,以及明智开化。
而这些,是无比漫长的过程,任重道远,她能做的,也只有牵这个头,慢慢打下根基,让后人走得更顺些。
第56章 一小步
韩老夫人与萧晚之聊过之后, 人顿时有了干劲,第二日就急匆匆回京城递了帖子进宫,与闻贵妃细细商议了一下午, 闻贵妃又下了帖子, 将京城里德高望重的夫人们请进了宫。
礼王这次虽没有被问责, 却自觉的缩在府里不敢出来, 闻贵妃这次也没有落下礼王妃,给她也下了帖子, 她却告病在家,没有进宫。
杨氏因为魏王的高兴,她也跟着高兴了起来,在殿内不断的跟各家夫人们搭话聊天,像个陀螺那样旋转个不停。
萧晚之与林老夫人, 韩老夫人,还有长公主等几位坐在一起, 听她们聊着家常。
林老夫人笑道:“王妃听我们这些老人说古话,怕是早就不耐烦了吧?”
“夫人说笑了,您们说的都是难得的经验之谈,平常我想听还听不到呢, 就希望您们多说一些, 我也能多学一点。只是我天生愚钝,就怕只学了皮毛去,就贻笑大方了。”萧晚之恭敬又谦虚的说道。
林老夫人大笑了起来,虚点着她道:“你也是个不老实的, 要说经验之谈, 找你外婆不就成了,这可是个人老成精的。”
韩老夫人瞪她, 不满的说道:“这我可不依,你说我成精倒好,你可不能说我老。”
一时众人都大笑起来,长公主抹了抹眼角笑出来的眼泪,感叹道:“哎哟,真是,在这些如花的小娘子们面前,想骗骗自己不服老都不成啦。”
“姑姑您这是说什么呢?笑得如此开心?”杨氏见到这边的热闹,忙奔了过来亲昵的挽着长公主的胳膊娇笑道。
长公主笑盈盈的捏了捏她的脸道:“说你娇艳如花。”
“姑姑您又笑话我了,我都是快娶儿媳妇当婆婆的人了,哪里能跟没生过孩子的比,您看四弟妹,才像朵花似的。”
杨氏捂住嘴直笑,又扫了一眼萧晚之,眼睛立刻瞪大了。
“四弟妹,你这是怎么了?怎么瘦成这个样子?嫂子是过来人,仗着有生过几个孩子的经验劝你一句,你瘦成这样可不易受孕。”
萧晚之看着杨氏状似担忧的模样,对她微微笑了笑。
“月白,倒杯茶给大嫂,她今日比那说书的都说得多,定会口渴。”
月白立刻倒了杯茶递了过去。
“大嫂,喝杯茶歇一歇。”萧晚之指着茶道:“歇过了再继续说。”
林老夫人低头拿起茶杯自顾自喝茶,长公主忍不住别开了眼,韩老夫人则笑眯眯的看着杨氏。
杨氏脸变色青红不定,一双眼似要放出利箭,冷冷的盯着萧晚之。
萧晚之淡淡的笑了笑。
逞这些口舌之利,简直没劲透了。
可是又不能装聋作哑,不理解的人会觉得你好欺负,不堪所托。
杨氏前些日子消停了一阵,现在魏王抖起来,她自然也妻凭夫贵跟着一起抖了起来。
在坐的都是人精,林老夫人喝完茶,又若无其事的跟长公主聊起了京城的吃食热闹。
没一会,闻贵妃进了大殿,一进来就连声告罪。
宫里的一个贵人生了病,快不行了,闻贵妃忙赶了过去,等她咽了气,又忙报给了圣上,得到圣上按嫔下葬的吩咐,又亲自盯了一会,怕错了规矩,见尚书内省办得井井有条,才松了口气赶了过来。
众人听闻贵妃说了,都唏嘘了一阵,拿起帕子抹了抹眼泪。
闻贵妃也试了试眼角的泪水,伤心的道:“最怕的就是眼睁睁送走一起相处多年的这些姐妹们,她们倒双手一摊,一个个都走了,只留下我们这些老的,孤零零的看着,怪没滋味。”
林老夫人忙安慰她道:“娘娘您也别伤心太过,还有我们这些老骨头在呢,说老哪里轮得到您。”
闻贵妃听林老夫人这么一说,倒是不再哭了。
“老夫人说的是,斯人去了,我们这些活着的可要努力活着。”她说到这里,叹了口气道:“活着的也不易,尤其是那些被扔在惠民署的女孤儿们。”
林老夫人看了一眼其他的几位相爷夫人,她们脸上也是有些惊诧之意,只有韩老夫人一脸的平静,她也忙收起了疑惑,听闻贵妃继续说了下去。
“我在想咱们这些人,也算是前世修了福分,这世才有了福报,算是托生了好的人家,嫁了好的夫君,没有被扔了出去。”闻贵妃眼里又隐隐有了泪光,她看了一眼神情各异的众夫人,才又缓缓的道:“我也不为别的,就想今世再修修福报,为那些女婴做点子什么。”
“娘娘说的是,前些日子听大相国寺的师傅讲经,讲了那轮回报应,是福是祸早就有了因果。咱也不求别的,做些事只求这世安心。”长公主最为信佛,常年在家里吃在念佛,那里有讲经哪里必有她,当下便痛快的说道:“娘娘可有什么好主意,说出来大家听听,咱别的没有,几两银子还是拿得出来的。”
闻贵妃笑了起来,对她说道:“大姐别急,您的那几两银子我是要定了。不过啊,也花不了几个银子,拿出几个钱买些布,让那些闲在家里的妇人,给缺衣少食的女婴做些衣衫,教她们些针线活,灶上做吃食的手艺,也花不了几个银子。”
杨氏算是听明白了,她心底冷哼,面上却笑着道:“娘娘真是善人善心,那些孤儿们还不得对您感恩戴德,给您立长生碑。”
闻贵妃瞄了她一眼,淡淡的道:“魏王妃要是能出来帮她们一把,我亲自给你立十块长生碑,立在京城那些显眼繁华的位置去。”
杨氏噎住,脸涨得通红,却不敢跟闻贵妃叫板,只得恨恨的扫了一眼萧晚之。
萧晚之却冲她一笑,杨氏的怒气又上了一层,她们婆媳俩联手欺负自己,而淑妃娘娘却称病不来,自己一人孤身作战。
除了恨闻贵妃与萧晚之,现在又添上了淑妃娘娘,她的愤怒委屈几乎冲破了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