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的北宋生活(6)

作者:六号良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李三叔也在厨房,见魏拾遗回来还问他怎么不在前面了。魏拾遗哪能说他在前面被人嫌弃了,于是就问李三叔他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你身体刚好,还累了这么多天,快去休息。”李三叔连忙摆手,又笑呵呵的说道:“也不知道你从哪儿看来的菜谱,做出来的菜居然这么好吃。”

他一边说一边笑,酒楼好几天没有这么好的生意了,客人全被隔壁新开的酒家给抢走了,现在客人却都被魏拾遗的麻辣香锅拉了回来。

李三叔心情好,拉着魏拾遗就出了厨房带他去房间里休息,走在走廊上,看到了下面的热闹,他又笑了出来。

“小二,我这儿加菜!要羊蝎子!”

“小二,我这儿还没上,那桌怎生就能再加菜?”

“李三郎该多招几个伙计了,你们这动作也太慢了!”

酒家这么忙,魏拾遗立刻让李三叔回去,他自己休息。店里是真忙,于是李三叔就嘱咐了魏拾遗几句,就回了厨房。

推新菜,第一天菜的口味绝对不能出问题,数量也不能少,昨天他们准备了那么多的材料,也不知道够不够。

魏拾遗知道休息间在哪儿,就往那边走去。他也不急,一边走一边打量楼下的热闹,他往下一看,居然还看到了熟人。

刚刚嫌弃他的那个客人正坐在角落里吃菜,吃的也是麻辣香锅。他吃得快,吃完了之后,他还抬起头来喊了一声,“小二,我这里还要加菜!”

“还要饭!”云三补充了句,这麻辣香锅的汤汁也很下饭。

魏拾遗默默想了想,他这个人虽然被嫌弃了,但是总归菜没被嫌弃。

他压根不知道云三不是嫌弃,而是羞愧……

知道今天的生意稳了,魏拾遗就没管,睡觉去了。这一睡他就睡到了下午,然后魏拾遗发现外面还是很热闹。

他往下面一看,只见之前在店外面的小姐姐们全部进了店里,还帮着店里端菜,被小姐姐们端了菜的那桌客人更是高兴。

吹拉弹唱仙女般的小姐姐端菜?魏拾遗愣了一瞬,然后就笑了出来,李三叔真是举一反三。

至此,麻辣香锅一炮而红。

酒店里的热闹一直到晚上才结束,小姐们结了银钱离开,客人们也散了,李家酒家才关门歇业,这会儿已经到了晚上十二点。

临走前那些小姐居然还调侃了一把魏拾遗,让他有时间也可以去瓦舍照顾照顾她们生意,小姐们声音温柔,魏拾遗却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要不是他闪得快,那些小姐姐还会摸一把他的脸。

哄着把人送走,他们才在大堂里算今天的进账,这一算,所有人都惊了。

短短一天的时间,他们竟是赚了足有二百多两。麻辣香锅一两一份,也就是说,他们今天一天就卖了二百份出去,有两百多人出了一两银子买麻辣香锅。

北宋很富裕,人民的购买力也很强,可魏拾遗没想过竟会这么强。李家酒家只是一个规模不大的酒家,若是李家酒家再大,他们赚的钱岂不是更多。

这时厨房里的厨子跑了出来,惊慌喊道:“掌柜的,有贼,店里的菜全没了!”

李三叔抹了一把脸,尽量镇定的说道:“没贼,你回去吧,明天再来。”

厨子愣了愣,忙晕的脑袋也反应了过来,摸着脑袋哈哈笑了两声,领了李三叔的赏钱回去了。

没了外人,众人才再次说话。除开嫁得远的两个女儿,李家嫁出去的三女儿李三姐和她的夫郎也来了。

李三姐是个即将临盆的孕妇,此时正一边吃着东西一边说道:“阿爹,这麻辣香锅也太好吃了,难怪能赚这么多钱。”

有了身子后,她的胃口很怪,一会儿想吃这个一会儿想吃那个,偶尔还没胃口。这几天她没什么胃口,但吃麻辣香锅却觉得很开胃,又麻又辣特好吃。

李三叔道:“哈哈,好吃你就多吃点!”

李三姐的胃口很不错,她的夫郎正小心翼翼的喂她吃东西,李三姐吃饱了不想吃了,她的夫郎还让她多吃一点,说生下来的孩子才长得结实。

魏拾遗抱着小拾欢,看着李三姐大大的肚子心里有些担忧,忍不住开口说道:“陈三哥,三姐已经吃饱了,再吃会对胃不好。”

更关键的是,这么一直吃,肚子里的孩子长得过大,不好生产怎么办?古代可没剖腹产,女人生孩子无异于在鬼门关里走一遭。

但没人听魏拾遗的话,反而对他说道:“拾哥儿,三姐身体很好,没事儿,你别担心。”

这女人身体再好,生孩子的时候也很虚弱啊。

无奈没人理解魏拾遗的担忧,全部在那里让三姐多吃一点,三娘甚至还提出再给三姐补补身子。

晚上回家,魏拾遗没让李三叔进屋,拉着他到一边说话,“三叔,我能把今天的红利拿走吗?”

李三叔顿了下,问道:“你要这么多钱做什么?你已经找到了郎中了?”

“还没有。”魏拾遗道,“三叔,我想拿这些钱去打造一套工具,我身上的这点钱可能不够。”

这样啊,知道原因,李三叔干脆利落的从兜里拿出了一袋银子,“这里面有两百两,你先用着,要不够再来找三叔要。”

魏拾遗接住袋子,笑着回答:“行!”

“诶,拾哥儿我问你,你怎么想到找瓦舍小姐来推……推销这菜?”李三叔终于找到机会问了。

魏拾遗想了想,深沉的说了句:“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李三叔:“?”

自古以来,无论男女,都唯美人和美食不可辜负。

作者有话要说:

魏拾遗(悲愤):就因为我是个男的,所以我居然被嫌弃了!

周赟:谁敢?!

第6章 006 先赚他个五千

第二天一早,魏拾遗坐在桌前算账。

李家昨天赚了二百两,后面肯定没有这么能赚,而且那些人也不会天天吃那么贵的菜,等其他商家山寨出来,即使味道没那么好,也会对李家生意造成冲击。

之前实验麻辣香锅的时候他专门问过三叔,三叔说平常一天有一百两左右的收入就差不多了,毕竟同行太多。

但是如果经常推新的菜出来,推陈出新,钱多了再开连锁店,那么应该能维持住好收益。

若稳住每天一百五十两左右,一年能赚近五万五千多两。

除去材料购买以及酒家维修,伙计工钱等花销,去掉四分之三,那么一年就能净赚近一万四千两。

而他应该能得到近六千两……

也就是说,只要他和小拾欢的省着用不浪费,一年应该能存五千多两。

这还是最佳情况,假设除去天灾人祸,以及同行竞争等情况,一年能有三四千两的存款就不错了。

叹了口气,魏拾遗很是忧伤的想到,打仗这点钱肯定不够,但是总比一点都没有的强。

魏拾遗曾在某软件上面看过一个问答,那时国家因为某个岛和其他国家有了僵持,有人曾豪情万丈的喊话国民一人捐一块,十几亿够不够打?

下面有人分析过,远远不够!一人捐一块就想打仗?别逗了,就是一人捐一百都不行。

现代打仗因为武器以及其他的消耗,需要很多的钱,古代打仗这些仍旧存在,所以需要的也不会少。

假如十万人参加战斗,北宋粮食差不多七百文一石,一石大约相当于现代的两百斤,也就是说,打仗期间,一天光是粮食的钱就差不多有近一万两。

更为重要的是,那十万人不全都是战士。不仅如此,粮食运输,车马,战士们的粮饷消耗等加起来,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因此不管在哪个时候,这种劳民伤财的事,国家是能避免就避免。然而当不得不打起来,国家也不会畏手畏脚,而是拼命一博。

这也是魏拾遗想不明白的地方,北宋很有钱,北宋人民也有钱,为什么他们却输了。而且,北宋既然这么繁华,在边防上应该不会很扣扣搜搜,那些小国家怎么还敢打北宋?

难道说,是军队上出了问题?

只要对军事稍微了解的都知道,打仗靠的不仅仅是武.器装备,还有将士们的士气和战斗力,想想当年国家被入侵的时候,那岛国有人支持,如果不是当年的战士们死命对抗,会有后面的和平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