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庶长子的从容人生(310)

作者:风过叶落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件事情放到整个朝廷, 整个京城, 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毕竟现在与以往已经有所不同,六皇子已经不再是昔日的六皇子。

甄贵妃在宫中得宠与否,她的位份是否被降, 除了几位皇子还有他们的母妃仍旧会给予一点关注之外, 大部分人都已经不再关心了。

甚至就连六皇子的那几位对手, 其他几位皇子, 对此事的关注也不多,因为对于他们而言, 相对来说更重要的事情, 马上就要开始了。

那就是会试的主考官人选,历代王朝制度都各有不同,但唯一相同的, 一直未曾改变的,就是科举制度了,这个为朝廷选拨人才的制度。

一直都很受到历代皇帝的重视,其主考官的人选,也都是必须非常慎重的决定,因为一旦出现科举舞弊的事情, 那不但对于朝廷的形象是一个损害。

对于士林,对于那些有着真才实学,想要报效国家的才子也是一个打击,而这些知识分子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历代皇帝都是深有体会的。

科举制度虽说是为朝廷选才,但他也有一个本质,就是为了避免那些有才学有本事的人遗落民间,因为这样的人若是遇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很可能就会给朝廷带来巨大的损失。

大周虽然立国并不是很久,朝廷正处于兴盛之时,但是边关仍旧是有着外敌的,若是让那些知识分子觉得朝廷黑暗,科举无关,转而为了功名利禄什么的去投靠外族的话,那大周的损失可就大了。

不要觉得这是危言耸听,也不要觉得那些读书人做不出背弃国家,投靠别族的事情,因为这样的事情是真正发生过的。

而且就在本朝,距离还不远,甚至那位举人到现在都还活着,就在犬戎建立的王朝里面做着官,官位相对来说还并不低。

虽然朝廷正统的那些读书人,还有士林中的那些读书人,对于那位举人投靠外族的行为都是无比唾弃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憎恨的。

但真要说起来,虽然那位举人的行为不对,可大周却也谈不上什么正义凛然,无法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

任何时代,任何盛世,在那光鲜亮丽的外表下,都注定会有着阴暗的一面,若是普通百姓遇到了,或许就那么忍了,又或许走投无路,就那么被逼死了。

但当一个有能力的人遇到时,当那社会黑暗的一面,把那个有才华的学子逼到绝路上的时候,他能爆发出的能量,有时候可能超出了太多人的想象。

当年的事情具体到底是怎么样的,现在已经几乎没有人知道了,就算是知道的那些人也都不敢提。

不过在那个举人投靠外族,凭借着对大周的了解,自身的才学,给大周造成巨大损失的那一刻,所有的真相就都浮出了水面。

而自然而然的,对于那始作俑者,只要知道的人无不痛恨,他们自然也是得不到什么好结果。

其实若是可以,当时的朝廷甚至想利用这件事,去来个反间计什么的,再把那个举人给争取回来,从而利用对方再打击一下犬戎。

但对方也不是傻子,明白什么叫做开弓没有回头箭,虽然自己的冤屈已经得到了洗刷,可自己所做的事情,已经注定了他无法回头。

面对朝廷的招揽,他虽然没有再像是昔日那般的冷漠,却也是非常坚决的拒绝了,而对方在犬戎待得这些年,也给大周的很多军事政治行动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对此,大周的几位阁老,都是恨得牙根直痒痒,若是对方站在他们面前的话,怕是能直接上拳头打过去,但另一方面,他们却也是毫无办法。

正常的反间计没有作用,离间计也不好使,那举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竟然能让一个外族的首领如此的信任他。

虽然那位举人也确实是没有辜负这份信任,但是那犬戎首领的做法,也当真是让几位阁老不可思议的同时,却又无奈至极。

不过以前的事情无法挽回,他们却不会让这种错误再一次的发生,大周的人才跑到外族去一个,就让他们一群阁老为之同情了。

若是跑过去一堆,那怕是就不只头疼那么简单,估计都得去撞墙了,所以对于科举的重视,在这件事情后是越发的被提高了。

别说是会试的主考官了,就算是乡试的主考官,那筛选起来都是极为严格的,像是林如海当初做乡试主考官的时候便是如此。

那都得提前很多天直接住到贡院里面去,而且阅卷的期间是绝对不允许出来的,甚至就算是身为主考官,身边也得有人监察着。

这些细节就不说了,单单指被选上来就已经是非常的不容易了,首先官位不能低,声誉不能差,还得有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去推荐你。

乡试尚且是如此,更何况是院试呢,能参加乡试的不过还只是一群秀才,但过来参加院试的那可就都是举人了。

所以这个人选想要竞争的难度就是非常大的了,不过另一方面,若是能成为院试的主考官,他能得到的收获也是很多的。

资历什么的那都是另一方面了,首先就能先别人一步,知道这次科举之中有哪些人才,提前招揽,这才是各位皇子最看重的地方。

不要觉得科举三年一届,一届一百多人,这些人出来之后还都只是些芝麻大的小官,招揽的价值不大,若是真这么想,那可就错了。

首先,能走到院试这一步的,寒门书生还是少的,而但凡是有,那才华天赋绝对是数一数二的,是更加值得招揽过来的人才。

其次,大多数能够进入院试的,背后最少也是有着书院,或者是家族支撑着的,毕竟天下那么多书生,想要战胜这些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科举考试的内容很杂也很多,首先那么多的藏书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得到的,古代的书籍那可是非常珍贵的。

更何况,那些书籍你光看,没有人给你解释,你还不一定能懂,因为古代的书籍,他非常坑人的没有标点符号,一句话你可能读出好多个意思来。

所以说,历代以来,别说是寒门状元,就连寒门进士举人都是少得可怜,他们出生最低的也得是那种能够买得起书,上得起私塾的家庭。.

第204章 204

当然,世界那么大, 总是会有些例外的, 只是从平均的概率上来说, 会出现那样情况的只有极少数, 所以没有代表性的东西, 自然就没必要多说了。

会试完了是殿试,殿试就是由皇帝亲自担任主考官了,所以历代的进士也都被称为天子门生,所以相对于乡试来说, 会试主考官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但即便如此, 他的重要性也仍旧是不言而喻的, 而为了争夺这个主考官, 还有几位副考官的名额,几位皇子之间不说动了真的火气, 竞争也是非常的激烈。

不过五皇子这边, 碍于根基实在是有些浅薄,再加上现在正需要韬光养晦,所以虽然也推荐了人选上去, 但是却并没有像是其他几位皇子那样大力支持。

其实真要说起来,对于这个主考官的位置,林如海自然不会没有兴趣,只是他自家人知自家事,他调任京城才不过三年,即便有着以前家族的人脉, 但根基还是有些不足。

再加上,他现在还只是大理寺卿,没有做到六部尚书的位置,品级也还是在正二品,去争夺这个位置的筹码实在是有些不足。

与其去想这个就算是去争夺也不一定能够得到的,倒是不如借此机会,去与其他几位皇子做些交易,争取把那马上就要空出来的刑部尚书的位置给拿下来。

这个想法不只是林如海一个人的,五皇子以及他的幕僚们,也都觉得这样是对目前来说最好的一种选择,既不用去与其他几位皇子争夺,也能够获得最大的利益。

毕竟林如海升官,虽然只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但鉴于他现在正为五皇子做事,对于五皇子这个利益小团体自然也是有着很积极的影响。

所以就算是这个小团体之中,那些看林如海不太顺眼的人,也是非常支持这个主意的,在外部的大环境压力下,内部的小矛盾自然就不算什么了。

而随着五皇子做出了决定,很快,原本争执不休的主考官人选,也终于决定了下来。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还能站在朝廷的几位皇子,都已经是羽翼丰满,即便是三皇子势力最强,但真要说有着什么压倒性的优势,却也没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