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怎么说,也该试一试才对,而不是在这里忧心着女儿如果死了,外孙女应该怎么办,这本末倒置的做法,其实跟贾母对女儿的迁怒不无关系。
她虽然口中说着,这事情跟自己的女儿无关,女儿也是受害者,更是说那会自己只是一时想不开,现在已经想开了,但其实那只是她自己以为,心里面她还是在责怪着女儿的。
要不然,就算是为了林贾两家的关系能够继续的延续下去,为了贾家的利益和地位,那她也不应该直接就越过了贾敏可能活下去的这个选择。
贾母这样的心理,就连她自己怕是都不明白,至于赖嬷嬷,她或许能够察觉到那么一点点,但自认也不会说出来,惹得贾母厌烦。
她只要是顺着贾母的话,按照贾母的心意就往下说就可以了,至于什么这样做对不对好不好,林家又会怎么想,那不是她应该去考虑得。
“老太太,您是小姐的母亲,若是小姐真的出事了,您完全可以把小小姐接过来,由您亲自照顾,想来林大人也不会不同意的……”
闻弦歌而知雅意,赖嬷嬷虽然不懂琴,但她绝对是懂得贾母的,这会一听贾母提到小小姐,瞬间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当即便开口建议道。
至于说林大人到底会不会同意,让自己那么小的女儿,在刚刚失去了母亲的时候,再离开自己的身边,那赖嬷嬷就不知道了。
不过正常来说,应该都是不会同意的,至于说缺少长辈教养,那就更是开玩笑了,林如海才多大年纪,到时候肯定是要续娶的。
要说担心,那也应该担心继室会不会对原配嫡女好,可这话赖嬷嬷也只是在心里转了一圈,面上完全没有表现出来,反而全是一幅忠心为贾母考虑的模样。
“你说得对,不过这事还得敏儿亲自跟林如海说才是,若不然,要是敏儿突然间没了,我们贸然的提出这要求,怕是林如海不会同意……”
听着赖嬷嬷的话,贾母是连连点头,显然也是赞同这个想法的,或者说这本来就是她的想法,不过很快,她便又露出了些为难的模样,带着些忧愁的说道:
“可是……可是我的敏儿才刚刚经历这样的事情,这话让我如何与她说呢,她看到了,怕是会更加难过伤心的吧,万一要是误会了什么,那……”
接下来的话贾母没有再往下说,不过身边围着的这些丫鬟,还有赖嬷嬷,却差不多都听明白了。
古代的下人,尤其是丫鬟们,因为不能随意进出大宅的原因,虽然见识少,但是常年的伺候人,各个心眼都是灵活的很,脑子是绝对不蠢的。
赖嬷嬷和贾母这一唱一和的,或许她们并没有看出来,但心里或多或少还是感觉到一些的,这会一看贾母这为难的样子,顿时脑袋就开动了起来。
不过她们到底还是没有赖嬷嬷想得快,到底是差了那么多的年岁,差了那么多的阅历,都没给其他几个小丫鬟反应过来的机会,赖嬷嬷就开口说道:
“老太太,您的想法小姐会理解的,这毕竟也是为了小小姐好,您是小小姐的亲外祖母,总不会害她,可这别人就未必了,尤其是继母,那几家的例子可都是摆在这的……”
赖嬷嬷口中说得那几家,自然是原配去世后,继室进门将几个原配嫡女都给远嫁了的事情,至于嫡子,那更是打压的重点。
只不过因为有宗族在旁边看着,再加上嫡子都是由父亲亲自带着教养的,即便是打压,除了捧杀和暗地里搞些小动作,其他的也不敢做些别的。
当然,也有那父亲是极为混账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被继室打压的不成样子也无动于衷,当然这样的绝对是少数,毕竟虎毒还不食子呢,自己的儿子哪里可能不管。
可嫡女那就不一样了,本来就是女儿,得在继母的手底下过活,不可能像是儿子一样,由父亲亲自带着教养,再者说两者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
重男轻女那可不是说说而已,宗族看重的一般都是男孩,女孩他们都是不管的,而且按照规矩,继母本来就有权操控子女的婚事。
嫡子因为有宗族看着,事关宗族利益,不怎么好动手,可嫡女那就是随便了,只要选择的是大族,门当户对,嫁出去不丢面子,那嫁的到底是谁,嫁的好不好,没有人会关心。
那几家的嫡女就是这样被远嫁的,嫁的倒是也不能说不好,只是过得却没有一个好的,她们嫁的人家虽然是大族,但嫁的人却并不出息。
甚至还有一位是直接被嫁去了边关的,虽然那位将军极得圣眷,也极又本事,家世也很好,但边关那种漫天风沙的地府,哪里是闺阁小姐可以待得。
嫁过去不过三年多,就病死在了边关,可以说是这几位中最惨的了,其他的虽然活得憋屈不痛快,但起码人家都是活得着。
赖嬷嬷说这话的意思,就是想让贾母把这几家的事情,都给贾敏写信让其知道,挑起对方的担心,这样接下来的话自然就比较好说了。
要不然,就像是贾母自己说得,跟一个已经活不了几年的女儿,说她死后的事情,而不是积极的帮助对方诊治,这怎么说都不好听,是人都难免会多想。
“这样可以吗,岂不是会让敏儿更加担心,万一她忧思过度怎么办?”
对于赖嬷嬷的提议,贾母显然有些意动,不过只是一瞬,她就又皱起了眉头,到底是自己的女儿。
虽然现在已经没有多少的感情,忘得差不多了,可要做这事的时候,她还是不免犹豫了一下,怕产生什么不好的后果,再加重对方的病情。
“怎么会,老太太您这可是为了小小姐好,如果现在不说的话,小姐将来走的时候只会更加放心不下,您现在是再消除小姐的后顾之忧!”
瞅着贾母有些犹豫的模样,赖嬷嬷立刻劝慰着说道,她明白,贾母其实心里早就已经有了主意,现在做出的这样子,其实也是怕别人说她为母不慈。
所以才装出来的,就像是这个建议必须得由她提,而不是贾母直接做决定一样,这做主子的总是习惯性的就会找一个背锅的,不管是什么事情。
“你说得也有道理,现在也就只能这个样子了,总不能让敏儿都这个时候了,还要为女儿操心,我这个做母亲的必须得为她考虑好了……”
有了赖嬷嬷这番话,本来就偏向这个方案居多的贾母,顿时顺着这个台阶就下来了,她叹了口气说道,话语中满是为贾敏好的意思。
同时心里也在打起了小算盘,这林家现在眼看着是越发的兴盛了,身为林家的嫡长女,小黛玉就算是没了母亲,身份也是不一样的。
而自己膝下养着的宝玉,小小年纪就无比的聪慧,更是生来就口中含玉,显然是有着大前程的,这两个孩子若是能够凑到一起,那岂不是最好的。
一个是自己的亲孙子,一个是自己的亲外孙女,这样也方便自己一直照看着小黛玉,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女儿了。
这么想着的贾母,却丝毫都没有考虑林如海的想法,人家好好的嫡女,愿不愿意嫁给一个七品小官的儿子,还不是嫡长子而是次子。
在贾母眼中,自己的宝玉那便是公主郡主都配得上,能够考虑小黛玉,完全是看在自己女儿的面子上。
贾母的想法,赖嬷嬷自然是不知道的,她哪里能想到,就这么一会的功夫,对方的思路就偏了这么多,她瞅着贾母那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又提醒了一句:
“还有,那个梅姨娘,她的家人也必须立刻处置了,这样背主的下人,她家人想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若是留得久了,说不定在这里也会做出什么对贾家不利的事情……”
这话其实才是最应该先说的,正常的疼爱女儿的母亲,都是应该先考虑到这点,而不是想着该如何才能把自己的外孙女,给接到自己家来。
不过赖嬷嬷也明白,这十几年没见,昔日的亲情早就没得差不多了,别说是贾母了,就连她们这些做下人的,同样看着小姐长大的,都快忘了小姐的模样。
贾母现在膝下又有好几个孙子孙女的,身边还有着两个儿子,这每日里还有那么多人在身边逗趣,哪里能够想得起小姐。
所以这倒也不能说贾母不慈爱,实在是架不住时间的消磨,主要还是因为贾敏离得太远了些,若是离得近了,能时常见到,自然不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