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指柔+番外(17)

程双闻听人就那么怔在当场,她早已不是那个善写“行草”的女子,这话要如何往下接?

碧绢见姑娘呆滞,面露余悲,心下就对这位夫子生出些恼怒,端杯倒茶的手有些失准,溅出些残渍,若得曾弼冷眼看去,在接收到姑娘的警告后不敢再造次,抿唇静待在旁。

曾弼见程双低头垂眸,本就纤弱,又一身素白更显楚怜,小小年纪双亲皆丧,不由地缓了些语气,“一个人的字能有自己的风格并被世人接纳这并不容易,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能为,将来定可以成就传世大家,切不可因小悲小情误了这天份与先前的努力。”

程双咬着唇斟酌半晌,“心不静……”这也不全是推脱之词,很长时间了,不管是看书还是思考,总会不经意间就神游到别处,很难专注于什么,这让她很无奈,可又没有办法,希望能得到这位圣贤的指点。

难得在她脸上看到这般无助,自诩为严师的曾弼再维持不住冷然,少了肃穆支撑竟让他看起来更加苍老,尤其是两道法令纹,似是枯树干上的皴裂,很是触目,不过语调却满是和蔼,“傻孩子,写字不是为了心静,而是因为心不静才会写字!”

程双听得懵懂,曾弼从内围转出,手拍拍她的上臂,“佛门超越苦乐心之平静,你我凡人岂可染指?儒家所讲修身养性,并不是所谓的心如止水,而是在告诫弟子为人处事之余,还应该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每日的烦恼和不幸,学会思考,心才能得到净化,绝不是为了静而静……”

找点别的事来平复躁动?程双拧着眉想了好半天,感觉老先生好像是这个意思……心说古人真是累,一句话的事儿,引经据典叨叨一箩筐,还听得人似是而非,可也不敢当面顶撞,只能面挂顺从附和。

曾弼又说了些劝慰的话,才转到登门的目的上,“老夫不日将起启回原郡,有生之年怕是不易再见。来,这个给你留个念想……”

程双接过,“先生说得哪里的话,您年事已高,落叶归根这是人之常情,待我这出了服,可以去看望您的。”

“好,有你这句足矣。”

打开素帕,是一只白玉玦,很特别,并不是它的玉料有多无瑕名贵,而是在于缨络,看着像是棕色,可细瞧,又似是混着檀色与栗色,丝线也比普通的穗子要粗,但还不及绦子……

将它捻在指下,就听得曾弼又说:“我这一世教人无数,入室弟子也有十九名之多,都是早年间我四处游历时所收,天南海北怕你们师兄弟间相见不相识,才以此为信物,坠子是你师娘亲手所打,独此一份,往后若见了挂这种穗子的定是你同门师兄……”

程双行大礼谢过,曾弼不再多言,站起身形,“随我来,给你引见个人……”

角门外,一道清瘦的人影晕在浅绯的斜阳下负手而立,明辉洒了他一身,待走近,才读清那张如玉的脸庞,明明没笑,唇角却带着些许的弧度,看上去就很暖。

“这是李澄义,先于你入门,要称为师兄。”

“李师兄。”

“师妹莫要多礼。”

“澄义身为孝廉却无心入朝为官,在城中经营了几个书斋,州郡间小有名气,日后有什么难处你们要扶持相帮。”

后来,曾弼怎么以徒为傲,李澄义又如何谦虚,程双听在耳里却并没有过脑子,只因……不经意间的侧眸,满眼都是那临窗而站的人和他那阴晴不定的脸色……

☆、拔撞

送曾弼出山庄,看他与李澄义同乘远去,程双才转身回书房,想到那个不知又在计较什么的男人,她的头就止不住跳着疼。

伸出的手还没碰到帘子,就听得里面传来囫囵的低骂,竟是碧绢,这丫头平素里见谁都客气有礼,来山庄虽才三四年,但从未听说跟谁有过口角,今儿这是怎么了?居然在英王面前含沙射影……

迟疑地挑帘,就见碧绢钻到矮塌后在捡什么,哪里还有康世珏的影子?

“人呢?”

碧绢气鼓鼓,脸蛋红红,“那位爷的脾气真不叫事儿,怎么说翻脸就翻脸?刚刚不还好好的嘛,怎么没眨眼的功夫就掀了桌子?瞧瞧这棋子,散得满屋子都是……”又弯腰从犄角抠出粒黑子,连吹了几下上面沾的灰,“打扫时手脚重些缃绮姐姐就插着腰训斥,说是这副棋已经传了好几代,若有损毁谁都担不起,唉……”

不理丫头的絮叨,程双往窗边望去,簸箕中堆着碎瓷片,地上留有一大摊水渍,两者结合,不难想象有过怎样的相击,头更疼了。

“姑娘!不好了……”缃绮惊叫着闯进屋,撞得站在门边的程双几个趔趄,手忙脚乱后,喘着粗气,“王爷看着杀气腾腾的,您又……了吗?我已经让陈达想法子拖着,您要不要去说两句软话?看王爷那样子,好像带着不再往来的决绝呢……”

见姑娘无动于衷,缃绮一劲冲碧绢使眼色,指望她能来一起劝劝,谁成想,碧绢根本没理这茬儿,径自对着手中的棋子起急。

“姑……”缃绮还要再说,程双抬手一摆,“随他去吧……我累了,去歇会。”

抽了本书,歪在塌上随手翻,这是本画册,是个才子佳人的故事,寥寥几行小诗和白描的场景很有韵味,又合实看封面,左下角盖有一方“知慧斋”的印章,也难怪当时看着那门楣觉得眼熟了,原来自己这书房里藏有他家的很多卷册。

……

一个恍惚,程双猛地惊醒,张嘴打着哈欠,指腹刮去眼角溢出的水渍,四下里观望,碧绢坐在窗边绣花儿,拉了拉快要掉地上的锦被,问:“什么时辰了?”

“才敲过酉时的梆子。您再歇会吧,睡了还不到两刻钟。”

“不了,”合会儿眼,脑子清明了不少,程双盘腿拥着被子冲盹儿,瞄了眼碧绢手里的活计,那颜色很是鲜亮,随口问了句,“绣的是什么?”

碧绢甜甜一笑,抖开料子展给她看,“金翅鸟,瞧着挺富贵的。”

大鹏金翅鸟,佛祖驾前的护法尊者……没听过碧绢信佛,怎么还属意起这些来了?“你喜欢做针线活?”

这话问得碧绢直发愣,很快脸颊泛起两团红晕,羞涩地低了头,喃喃,“心里乱,手上干活才能塌实……”

唉……程双重重一叹。一代鸿儒的曾弼也好,被称为慧心巧思的她也罢,在对待某些事物上,远不及个目不识丁的丫头看得透彻,不过是心境难平,看看碧绢的答案,简单又朴实,真真让她枉称念过书的人。

东扯西拉了会儿,天色渐暗,碧绢要去点灯,让程双拦了,“回房吧。”

碧绢帮程双整了衣衫发髻后,左手搀着姑娘的胳膊,右手抱着放绣活工具的小笸箩,主仆二人相携往主院走。

程双直说又是剪刀又是锥子的,万一路上磕了碰了飞出去会伤人,让她先放着,明天再拿,碧绢却不肯,连连保证会拿稳,不会出事儿。

看她坚持,程双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跨过主院侧门,有小厮正爬着高点楹柱两边的灯笼。程双刻意放缓了脚步,省得他还得行礼,麻烦不说还危险。

程双盯着正房那边,碧绢却在抻她袖子,“姑娘……”

顺丫头的视线看去,有两个人,一男一女,一红一青先后从正门进到院中。红衣女子手执一柄森森长刀,碧绢立时大为精警,手不自觉从笸箩抄起个物什,看也不看就向已经临近的人刺去。

“找死!”

“金玉!”两人同时开口。

霍欢的手按下了金玉的刀背,却没能躲开碧绢的钢锥,尖锐带着倒钩的利器一下就在霍欢手上留下长长一道血痕,疼得他一呲牙。

程双见红衣女子目现戾色,拉着发乜的碧绢连退两步。

孔金玉见霍欢受伤红了眼,挣了他的钳制,将刀架在程双的脖颈间,圆瞪凤目,“信不信我可以要你的命?”金玉以为她会求饶,再不济也得发发抖有个害怕的样子,不料……还真有人能视死如归,还是个女人?!

其实吧,孔金玉高看程双了,她哪里是不惧无畏,分明是心不在焉,将注意力全放在红衣女子身后的男子身上了。她记得他!一张娃娃脸很让人难忘,而且康世珏也说过,他们是磕过头的结拜兄弟,定是不会眼睁睁看她遇险,既是那般淡然,就说明……明前这只张牙舞爪的老虎是纸做的,那还怕个毛!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