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后学有所成的顾孟然回到沛城,在一家沛城当时最大的公立医院当上了首席外科医生,娶了当时医院最漂亮最温柔最招人喜欢的小护士何月屏,而没过多久,顾中就说着上了年纪,还是想回到家乡去,便悄然离开了如意巷。
虽然顾孟然年轻,但遗传了老顾家的谦逊温和,待人有礼,不卑不亢,乐于助人,仿佛一切的优良品质都沉积在他们顾家祖辈至下一样,大家都喜欢他,尊敬他,也爱戴他。
自然,从顾临初尚未来到世上,大家就已经开始对他投入了无数的关爱。大榕树下的李老奶奶大热天就开始织小毛衣,说要给顾医生的孩子穿上暖暖和和的;巷头卖鱼的王家每天早上总会在进的货里挑出最生猛的一条鲫鱼给顾家送去,说要给嫂子补补身;每次方源做完一笔大生意回来,总会带着一大袋外国进口来杂七杂八的生活用品到顾家,说准用得上。
承载着几代人的厚爱而降生而成长的顾临初,是幸运的。
当年的巷子里一共三家人最是大家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焦点,一个是胆大新潮,腰缠万贯的方老板家,一个是温和谦逊,知书达理的顾医生家,还有一个,是刚刚搬来,极少出现在大众视线里,却让人无比好奇的林家。
林耀是沛城不太近的附近的一条非常贫困的小农村里出来的,从小立志当警察,果然不负众望地在沛城最大的警察局里当了警队一员,陈君梅的背景没有多少人知道,只是知道一个脸蛋圆圆还带着点红粉的年轻女孩居然也跑去了警局工作。
当时俩人早出晚归,从来不参与巷子里地任何交谈,有时候回家早,见到一两个邻居街坊也只是微笑稍稍小小点点头就走过去了。
顾临初出生后的第三个月,林家忽然传出的一声孩子哇哇的哭啼声惊醒了整条如意巷。大家都不知道林家什么时候有的这个孩子,大家不敢靠前,只能在大榕树后左顾右盼,小声议论。李老奶奶端出一煲还冒着白烟的白鸽汤,有点不好意思地走到人群中,眼神瞅了瞅林家,说:“你们谁帮忙送过去呗,我看他们家没个老人家的,年轻人哪懂得怎么照顾自己和孩子。”
莫大婶把一煲热腾腾的汤端到林耀面前时,大家在大榕树下看的清清楚楚的,林耀的感动,感激,感谢都融化在眼神里,他说不出一句多余的话,只是眼眶有些湿润地看着汤又看了看榕树后面的一个个身影,点点头,千言万语只融成两字“谢谢”。
其实人,在最初的时候都是为善的。
没有一丝修饰,没有一丝避忌,生活在一条巷子里就像是一条命脉的延伸,老一代人们的包容和善良,对年轻的一辈总是尝试给予最大的照顾,我不嫉妒你过得好,我也不嫌弃你过的糟,且过乱世,尚记温存。
很多很多年后白明书再次和苏家怡终于有勇气谈论起这些事时,苏家怡记得奶奶说过最清楚的一句, “善与恶,黑与白,永远不是从第一天就被划分的这么明确的”。
新生命的降临总会带给一方土地许久的蓬勃气息,而短短两年里,两个小生命降临的喜悦还没被年月冲淡,两人刚学会走路,刚开始牙牙学语,还没到调皮捣蛋的年岁,又一个小生命降临了。比起前两个孩子来的安静不喧哗,方老板家的小纯离降临的是一个叫高调热闹。
方老板住的是整条如意巷最豪华的大宅子,是当年方老大留下来的,方源结婚后,尽管白明书还是跟他们住一起,但是她早就给自己在隔壁逢阳街买好了一个屋,说是万事都该有个准备的好。
方纯离回到如意巷的那个早上,整条巷子都喜气洋洋的,白明书一早就让李宗同从鹊喜居里带了一整车的礼饼来派给街坊,方宅门外张灯结彩的,那喜庆程度不亚过年。当方源的车子来到巷子口时,白明书还在和几个老奶奶搓着麻将,还是李老奶奶精明,忽然一指巷口黑色的老爷车,吐掉瓜子壳,喊道:“那不是你们家方老板的车?”
白明书老是对苏家怡说,当年第一眼看到你,那可是真的丑。
可是再丑,也还是自己的亲孙子。
见到方源夫妇第一件事,白明书没有先去看襁褓中的婴儿,先是拉着苏慧如的手进了屋里坐下后,还一直轻轻拍着她的手背说“辛苦了”。
尽管那个年代的婆媳关系还没有现在那么斗争激烈,但像白明书和苏慧如这样真的像是亲母女的也还是不常见的。
“我也当过女儿,我也当过媳妇儿,她一个女孩子从香港一个人上来,举目无亲的,我们对她不好,堂堂方家,怎么跟人家爹娘交代。”
苏慧如将丑的不像亲生的小女婴抱在怀里,左右哼哈着,方源在旁边一会儿一句“累不,要不换我来抱?”一会儿一句“你饿了不,我让四婶给你煮点吃的,你想吃啥?”大家都给这新鲜滚热辣的小生命带来的喜庆给浸润着,巷子里有着前所未有的热闹。
到了傍晚,太阳落山,这股新鲜热浪才渐渐随着斜阳落下而散去。苏慧如刚睡下,白明书摆了张小藤椅坐在宅子门口的骑楼下,晚风还带着早上未去的余温,大榕树上的知了还是叫个未停,尽管早上口口声声嫌弃着这孩子的丑,但现在白明书的目光一刻都离不开手中这个瘦小的肉团,直到顾孟然和何月屏带着刚会走路的顾临初走到他面前。
“恭喜啊大嫂,早上人多热闹,我们都没有来得及道个喜呢,别见怪,”当年方老大在世时,所有人都叫白明书大嫂,甚至到了现在,还记得那段历史的人,都还这样叫着,就像顾孟然。顾孟然边轻轻地说着,怕吵醒刚睡熟的小婴儿,边从口袋中取出一个红色丝缎,上面绣着一条栩栩如生的凤的小包递给白明书,“也不是什么贵重的,给小孩,一番心意。”
白明书和顾孟然夫妇在一旁寒暄着,小小的顾临初挣开了何月屏的手,磕磕碰碰地走到白明书身旁,像是看着一件宝物一样紧紧盯着这个小女婴,忽然伸出手指,轻轻地点了一下小女婴的脸,小女婴就醒了,睁着大眼睛看着顾临初的大眼睛几秒后,“哇”的一声哭了。
何月屏连忙将小临初拉开,白明书却笑了:“小临初是不是喜欢咱们小离妹呀?”
顾临初被女孩的一声啼哭吓得躲在何月屏身后,但又止不住好奇,不住地探出半边脸来观望着。
顾孟然一下子将小临初抱起来放在自己手臂上托着,又轻声问到:“孩子取好名字了?”
白明书边上下哄着女孩,女孩很快就不哭了,白明书才说道:“取好了,两口子自己取的,方源取了个纯字,纯粹的纯,慧如起了离字,离别的离。”
“怎么取这么个字呢?”顾孟然和何月屏面面相觑,满脸疑惑。
“慧如说,离别这件事大家都怕都去躲开,但其实谁能真的躲过生离死别呢,还不如将这个字眼摆在名儿上,天天叫,天天喊着,自然就习惯这件事,当真正分离时,就会少了很多感伤。”
年少初遇
归于厚爱和无忌,美好的时光总是穿梭似箭。
方源和苏慧如依然下海做着买卖,这两三年间更是做的风生水起,赚的盆满钵满,两人除了做生意的时间,都呆在家里陪着方纯离,带着方纯离游遍沛城所有的公园,东湖公园,流花湖公园,东山湖公园,如果有颁奖去遍沛城所有公园年纪最小者,方纯离当之无愧。
虽然说方源夫妇尽量都花时间陪着小纯离,但为了生计,不在家的时间还是不少。他们不在家的时候,白明书就从鹊喜居回来帮忙照看。
顾孟然和何月屏第一次将顾临初交给白明书时,堆脸不好意思,顾孟然还带着几大袋水果上门,不断道谢不断称添麻烦,白明书倒是没什么,爽快地答应了并且让顾孟然以后每天都把孩子往这里送,好让方纯离有个伴儿。
林耀每天还是那样起早贪黑的到警局,只剩下陈君梅一人在家带孩子。每天晚上都总能听到他们家里传出来的吵架声,吵架的内容来来去去就是有了孩子后家里开销变大,入不敷出,陈君梅想要上班,但没人带孩子,想要林耀让他的老母亲从乡下出来帮忙,林耀死活不肯。
大伙儿不敢靠前,也不敢多嘴,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却只能陪衬着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