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娇宠(54)

而这件事自然也传到了宫里,此刻在清宁宫里,皇后便和言穆清大眼瞪小眼。

前者黑着脸,后者悠哉的品着茶,丝毫不急的样子。

最后还是皇后败下阵来,揉了揉额头,道:“你给本宫说说,卿家丫头那件事,是怎么回事?”

言穆清一脸无辜,道:“母后说得是安平侯府家的大姑娘?自从上次寿宴之后,儿臣再未见过她,她又发生什么事了吗?”

“少给我装糊涂!”皇后气得直接用了我,“现在洛安城你和卿家丫头的流言闹得沸沸扬扬的,你别说你不知道!”

“原来母后说得这件事,不过是流言蜚语,都是无聊人说得无聊事,母后何苦理会这件事。”

这番话说得好像在说她大惊小怪似的。

皇后觉得自己早晚被这个儿子气得减寿几年!深吸了一口气,道:“怎能不作理会?这件事闹得那么大,人家姑娘的名声怎么办?你也老大不小了,平日本宫给你说亲,你总是不耐烦的样子,这位卿家的大姑娘,本宫瞧着也是个知书达理的,家世也尚可,而且你救了她那么多次,想来也不厌烦人家,你给本宫说说,你是不是中意人家姑娘,若是真的喜欢,母后便去给你父皇请个旨,全了你这份心思。”

“母后的意思,是让儿臣和卿家小姐成亲?”

皇后仔细观察儿子的神情,只见言穆清一脸漠然,看不出喜怒,委实猜不出他的想法,不过皇后也习惯了,对这个儿子的心思,她一向是猜不透。

“这自然是要看你,若是你有这份心思,那接下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若是没有,也就算了,待这件事情淡了,本宫再给卿家姑娘相看其他好的,毕竟安平侯府和忠毅候府世代忠良,总不能让人家的孩子太受委屈。”

言穆清闻言敛目沉思,不一会儿,方抬头看向皇后,道:“母后不觉得儿臣和卿家小姐年龄相差有些大吗?”

“这有什么?你舅舅和舅母还相差十岁,感情不是依然很好?”

皇后只觉得言穆清问的这个问题莫名其妙,回答完又想,或者是儿子在找借口回绝,正想着就这么算了,谁知又听言穆清声音平稳道:“既然如此,那就全凭母后做主吧。”

第八十三章 审视

以往向言穆清提起婚姻大事,他不是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作理会,没想到这次居然就这么同意了,这让皇后一时有些不能适应。

“你的意思是,同意这桩婚事了?”

言穆清面无表情的点点头,不见喜也不见怒,这样子哪里像是在说亲的?

皇后一时觉得头痛起来,道:“你可想清楚了,若是本宫去同你父皇和皇祖母说了,到时下了旨意,便没有反悔的余地了。”

“儿臣既然答应了,自然不会反悔,母后便去同父皇说便是。”

皇后闻言没有回应,只静静地看着他,最后,声音轻慢道:“这流言,不会是你传出去的吧?”

不是皇后多心,当日发生这件事之后,她就严厉敲打了当时在场的宫人,就是怕流言蜚语四起,原本以为此事就此过去,可谁知当日的情形还是传了出去,而且越来越夸张,总让皇后觉得是有人故意传出去似的。

派人查询了当日在场的宫人,甚至连安平侯府都查了,可都没有线索,原本皇后以为那日宫里来人那么多,可能别人看到了,自己没注意罢了,或者就是有人喜欢说是非,最后越传越离谱,想来想去就是没怀疑到言穆清头上,因为她知道这个儿子对婚事不热衷,也厌恶这种是非,可如今,皇后见言穆清这么痛快的答应了下来,不禁有些怀疑,莫非儿子原本就看上了卿琬琰,所以就将计就计把这件事散播出去,到时候这婚事不就彻底定了?

这么想着,便问了出来,眼睛却不放过一丝言穆清的神情变化,只见言穆清一脸莫名的看着她,一双俊挺剑眉纠结在一起,末了,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可奈何,道:“母后,平日里少看些戏。”

皇后:“……”

――

皇后做事一向雷厉风行,既然得到了言穆清的同意,很快就将这件事告诉了太后和康宁帝,这件事婚事,太后自然是没有意见,倒是康宁帝,却不得不多想了想。rhac

不管皇后这个发妻对自己冷淡与否,但是不得不说她是个很称职的皇后,把后宫打理的的井井有条不说,还十分知进退,自打她入宫之后,从未提携果自己娘家的人,而皇后娘家卫国公府这些年一直不骄不躁,一切如常,行事也很是低调,但这也没让康宁帝完全放心,故而给太子许配的太子妃虽然出自名门望族,在朝堂上却没有什么实权,这么做无非就是为了平衡权利。

而言穆清和太子是一母同胞,他将来的婚事和太子也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对此,康宁帝不得不多加斟酌。

若说起卿琬琰的出身倒是符合康宁帝的要求,卿家毕竟是名门望族,和言穆清的身份倒也算相配。

而现如今的安平侯卿恒的才略与其父老安平侯相差甚远,只因得祖荫庇佑,才能得了一个闲职,但也没什么实权。

言穆清和这样的人家结亲,倒是对太子没有太大影响,倒是能让康宁帝放心。

可是想到卿琬琰的母亲是出自忠毅候府的,这就有些纠结。

忠毅候府不同安平侯府,现在忠毅候府的当家之人沈瑾尽得老忠毅候真传,是个人才,在朝堂上可是有实权的,而忠毅候行事一向谨慎低调,对他更是忠心耿耿,所以康宁帝很是信任忠毅候。

可他们能一直坚定立场吗?

他是知道的,沈家兄妹感情甚好,所以对沈氏留下来的一双儿女也很是看重,若是将来言穆清娶了卿琬琰,忠毅候府会不会就偏向太子了?

这不是一个帝王不乐于见到的,即便那个太子是他亲自封的。

故而当皇后提起这件事的时候,康宁帝并没有当场答应,只是说再考虑考虑。

皇后和康宁帝多年夫妻,怎么会不懂康宁帝的顾虑,心中有几分嘲讽,但也没有多说什么,便退了下来。

第二日,康宁帝便宣了言穆清进宫。

紫宸殿内,康宁帝敲着桌面,眼睛却不离言穆清,良久,才缓缓道:“朕听皇后说,你想娶安平侯的嫡长女,卿琬琰?”

言穆清虽依然面色冷淡,但是态度却是恭敬有加,道:“回父皇,正是。”

“哦?以往和你说起娶亲之事,你总是顾左右而言他,这次怎么如此痛快?”

“因上次的事情,宫外儿臣和卿姑娘的传言闹得沸沸扬扬,父皇一直教导儿臣,男儿要有担当,既然因为儿臣,让卿姑娘名誉受损,那儿臣便应该负起责任,再则,儿臣也不小了,总不能总让父皇和母后为儿臣的亲事操心。”

“倒是难得,你能意识到这一点,不过朕倒是好奇,你怎么偏偏是在卿家丫头这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一点,说起来,你和这位安平侯的嫡长女也算是有缘,她几次三番有难都是你前来相救,还真是巧合。”康宁帝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只是闲话家常,可看着言穆清的眼睛却精光闪烁。

言穆清也不闪躲康宁帝投过来的带着审视的目光,声音平稳道:“几次相遇,确实是巧合,但是会答应与卿姑娘的婚事,确实不是巧合。”

康宁帝眯起利眸,沉声道:“哦?此话怎讲?”

话音刚落,却见言穆清神色中闪过一丝难为情,只听他道:“在父皇面前,儿臣也不需要隐瞒什么,儿臣之前和卿姑娘有几面之缘,对卿姑娘,儿臣确实存了几分好感,只是因觉得卿姑娘年龄小了些,便不做打算,如今儿臣和卿姑娘的流言甚嚣尘上,儿臣便觉得,不如就顺水推舟,至少,比起将来娶一个不相熟的人要好,父皇也知道,儿臣不喜和陌生之人太过亲近。”

这点倒是不假,言穆清确实不喜陌生之人靠近,这点康宁帝还是清楚的,令康宁帝惊讶的是,难得在自己这个儿子脸上找到难为情的样子,要知道便是在言穆清小时候被笑话说像女孩的时候,他也只有恼怒,从不曾难为情过,莫非,这个儿子,真的动了心?

康宁帝一时有些恍然,身在高位多年,他早已忘记那为情悸动的感觉了,已经习惯了凡事都多想几分了,便是几个孩子和自己说话,他也会往深了想。

上一篇:好公主不吃回头草下一篇:遇狼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