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公主不吃回头草(3)

作者:有锦鲤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三皇子的后来居上,与他的岳父有着莫大的联系。

李观澜站在金桥上目送李晨霜离开,直到弟弟的身影消失在宫墙那边,她才收回了视线。晨霜在她心中有多重要,估计她自己也想不明白,幼弟早夭之时,李观澜大醉了三天三夜,浑身酒味,连母妃都对她蹙起鼻子,如今想来,倒是有一人不离不弃的照顾她,就是驸马薛明溪,可惜那时她一直忽略了那人。

也许后来她对于三皇子李霖岚的颇多照顾,也有着一些移情的作用。她想起上辈子三皇子眨着一双潋滟凤目软糯喊自己阿姐的样子,颇为头痛的按了按额角。

月明星稀,宫女上前为李观澜披上了锦袍,李观澜沿着金桥走下,逛起了花园,这园子还是父皇特意为她修建的,请了京城第一园艺大师,不过再好的园子看的久了也就淡了,她离宫久了,此时看去,重新焕发了一些美。

绕过一座假山的时候,一个人影跌跌撞撞的向前走来,也不看路,一头撞进了李观澜怀里。李观澜一个反推,那宫女跌坐在了路边,愣在了那里。身后杏儿上前喝道,“怎么回事?冲撞了公主殿下,该当何罪?!”

宫女此时才看清了眼前的人,是丹阳宫嚣张跋扈的清河公主,吓得一个哆嗦跪在了那里。李观澜此时看去,宫女穿着普通的鹅黄窄腰宫袍,模样倒是很美,小脸巴掌大,泪盈于睫,可怜兮兮的样子我见犹怜。

李观澜上前两步,捡起落在草丛中的一个荷包,收入袖中,冷冷道:“贬去浣衣局吧。”

待宫女被人拖走,李观澜取出荷包,若有所思的看着上面的绣线。上一世,她没见过这个宫女,但她似乎见过这种样式的绣线。

第二天,李观澜照例去给母妃请安,李观澜的母妃是已逝皇后的亲妹,如今贵为皇贵妃,虽无皇后之名,却担着皇后的责任。皇帝据说是一个很痴情的人,第一任皇后去世后再未曾立新后,可惜皇后唯一的儿子也就是现任太子不争气。

皇贵妃对李观澜很是疼爱,让她坐下一起用了早饭,照例催了催婚,临走还吩咐大宫女黄芽往杏儿怀里塞了几匹雪缎,几罐御贡新茶。

李观澜在前面走着,杏儿在后面吭哧吭哧的跟着,李观澜无奈的叹了口气,吩咐小宫女替她分担些,杏儿往旁边跳了一下,摇头道:“不用,不用,娘娘的吩咐,奴婢一定能完成。”

李观澜看着杏儿傻兮兮的笑容,心中给了个评价,傻叉。杏儿是皇贵妃赐给李观澜的,忠心自是不必言说,唯一的缺点就是死脑筋了。李观澜看着杏儿,嘴角不自觉的弯起,“既然你不让别人帮忙?那我呢?!”

李观澜取下一匹雪缎,如一阵清风向前跑去,杏儿在后面急的跺脚,“公主殿下,万万不可啊。”

一群宫女叽叽喳喳的向着李观澜追去。李观澜跑过华盛门时,一道清越的男声喊住了她,“阿姐?”

李观澜浑身一个激灵,这个声音,介于男孩和男人之间的青年缓缓靠近,偎在她身边,疑惑道:“阿姐,你跑什么?”

李观澜抬头,凤眼弯弯笑看向李霖岚,“在和宫女们玩啊。你今天进宫,是做什么?”

三皇子抬了抬袖子,手中拢着一卷书,“来听汤先生讲学。按父皇的意思,陪太子读书嘛。”他嘴角扯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初看温润,细究却无解。

李观澜皱了皱眉,一把攥起了李霖岚的袖子。

“阿姐?”

李观澜露出温和的笑,“你袖子上有灰,我替你擦擦。”

清洗

雪庐书斋的钟声敲起,李霖岚匆匆离开。

李观澜若有所思的盯着李霖岚的背影,原来真的是他。通过辨别袖子上的花纹,李观澜认出了被贬去浣衣局的宫女的荷包正是出于三皇子府。

没想到他如今就已经在自己宫中安插了探子,真是,李观澜又恨又怕,一张脸白了红红了白,直到杏儿追到她身边,轻轻晃了晃她的袖子,“公主?”

李观澜回过神,看见杏儿担心的看着自己,拍了拍她的额发道:“无事,回宫吧。”

今天,脚下的青色宫砖不知为何有些硌脚,李观澜走了两步,向旁边崴了一下,杏儿连忙扶住她。杏儿正要开口,却听见耳边的低语。她点了点头,大声道:“今天吃什么好呢?是清风玉露羹还是茯苓榛子糕?公主,你选哪一个?”

李观澜笑嘻嘻道:“都不好,杏儿,我要吃芙蓉蛋。”

杏儿头痛的按了按额角,似乎拿她的公主没办法,不过她还是点点头道:“行吧,就这个了,公主,可不许再变卦。”

到底是没有吃上芙蓉蛋,回到丹阳宫,李观澜联手杨杏儿进行了一场不动声色的大清理,共逐出丹阳宫十四人,其中确定来自三皇子府的有五人,另外的八人,都不能确定身份。可笑的是,一个小太监不等严刑逼问,已经自招了,原来是太子派来的。李观澜摸了摸下巴,没想到傻太子还有这等心思。

杏儿,原名杨杏儿,出自皇贵妃的母家杨家,是从小培养的暗卫,当她被皇贵妃领到李观澜面前,两人都不过是比膝盖儿高的小女孩,一身白色襦裙的杨杏儿背着一把剑,提着裙摆正正的行了个礼,眼神清亮的盯着李观澜。皇贵妃指着她,对李观澜笑道:“从今以后,这就是你的大宫女了。”

整顿了丹阳宫,天色将黑,李观澜累的瘫在椅子上,抿了一口清茶,开口道:“今日如此大动作,怕是会惊动皇贵妃。也会惊动他吧。”

杨杏儿摸了摸额头的汗珠,“娘娘疼爱公主,只怕丹阳宫不够干净。至于三皇子,终将撕破脸皮,不如趁他羽翼未丰,现在就撕。”

李观澜嗤了一声,“羽翼未丰?你怕不是还不了解他吧,这个时候,他已经能驱使诗圣,并在民间大力笼络民心,如今,民间的士子,尤其是南方的那些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官员,有多少是向着他的?”

杏儿随手剪了蜡烛,温柔道:“公主,不怕,有娘娘在。”

李观澜叹了口气,她哪里是怕,她是担心,尤其担心他会对五皇子李晨霜出手。

“杏儿,你说,我要是现在就找人废了他,父皇会不会……”

“公主!!”杏儿瞪了她一眼,“娘娘的脾气您是知道的。”

李观澜摊了摊手,“我就是说说嘛……”

杏儿突然做了个闭嘴的手势,“嘘……”

李观澜好奇的看去,却见杏儿指了指门口,此时房门紧闭,透过窗户能够看见一弯明月,一汪碧水映着鹅黄雪柳,分外静谧,李观澜却发现了异样,虫鸣不见了。

正是盛秋时节,虫鸣鸟叫一日不绝,李观澜身上无端的发冷,这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咚!咚!咚!

杏儿上前打开了门,李观澜屏住呼吸看去,却见门外站着一个身姿挺拔的男人,特眼熟。男人冲着李观澜弯了弯腰,毕恭毕敬的递上一封书信。“清河公主,这是陛下给您的。”

李观澜这才想起来,这个人,是跟在皇帝身边的侍卫长黄崠。她小心翼翼的打开信封,只见上面写着:沅沅吾女,见字如晤。不日将归,勿再挂念。

这熟悉的笔迹,看的李观澜眼眶一热,前世,正是皇帝和皇贵妃的宠爱,将她一步步推上了权力的巅峰,她作为皇帝的长女,是他捧在手心的明珠,十五岁之前,她一直和皇子们一起进学,不管这些文韬武略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作用并不大。十八岁之前,她一直住在宫中,被保护在宫墙之内。即使出嫁,也是选择了留在京中的世家子,将公主府建在了皇宫不远处,只为着能时时的看着他的女儿,守护着她。

当今陛下,作为一个父亲,对于李观澜来说完全合格。作为一个君主,对于天下百姓来说,更是难得的贤君。

黄崠递给了李观澜一个锦盒,离开。“这是什么?”杏儿好奇的凑近。李观澜同样很好奇,她打开来,发现是一个木头小人。“公主,这个木头人很像你哦。”

“不过是民间的小玩意儿罢了。”李观澜垂眸道。杏儿撇了撇嘴,“说不定是皇帝陛下亲自刻的呢。”李观澜心中一暖“好啦,出去,本公主要歇下了。”杏儿福了福身子,轻轻带上了门。

上一篇:拭雪下一篇:侯门娇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