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荷说完便跑出了五,王若迎把窗户开了一个缝隙,顺着缝隙瞧着院里。就见一个躲在树后面得小丫头,听到动静后赶紧往东院那边跑,估摸着是去通风报信了。
不多时一身红嫁衣得王若怜鬼鬼祟祟得进了西院,她让丫头在门外给她把风,自己则进了王若迎得屋子。
她本以为王若迎应该昏睡,没想到躺在床上得人突然做了起来,她还没来得及尖叫就被人重重一掌劈在了后脖颈当场晕了过去。
☆、出嫁
王若怜和王若迎的喜服不一样,想要顺利换嫁就必须将两人的衣服换过来才行。裴氏之前琢磨着让两个人穿一样的喜服,但王若迎的喜服做工精致,和宋家定了日子后就开始做了。
王若怜和白清墨的婚事定的匆忙,这喜服也做不成一样的,于是王若怜便和裴氏合计,到时候买通全福人在羹里下迷药,之后在想法子将人全部支走。然后她再过来换喜服,再将昏迷中的王若迎送去东院。
一切都计划的很好,但他们却没有料到这换婚的主意就是王若迎促成的,她早就有了防备。
王若怜的丫头在门外焦急的不行,她已经远远瞧见有人正往这边来,便急急的朝里面喊道:“姑娘,你还没换好衣裳么?”
此刻王若怜已经晕了过去,王若迎不敢出声,怕到时候漏了陷之前计划的一切都泡汤了。
那丫头急的直跳脚,在磨蹭下去那些个奶奶姑娘就该折回来了。她紧着就推开门跑进了屋里,瞧见床上昏迷的那个穿着的是他们家姑娘的衣服,就知道事已经成了。
她赶紧跑到王若迎的身边,埋怨道:“小姐你也真是的,换好了衣服怎么就不说个话。”
王若迎没有回答,而是指了指躺在床上的王若怜,示意小丫头赶紧将人弄出去。小丫头会意,也是因为着急并没有看出她现在已经上了王若迎的当。她和王若迎两人合力将王若怜扶起,架着送到了后门那里,那里早就等着一个小厮,他受了裴氏的吩咐特意等在这处帮忙的。
王若迎将人交给了小厮,目送着小丫头和小厮将王若怜又给抬了回去。
王若迎回了自己屋子,这时采佩已经回来。她怕姑娘的计划没成功,出现了什么纰漏。本着小心谨慎的想法,将王若迎的盖头掀开了一角,确定盖头下的是王若迎这才放下心来。
王若迎正准备回到床上坐好,就听前院有好些个男人大喊声,声音大的都传进了他她的屋里:“新郎官来了,新郎官来了!”的声音。
门突然被推开,就见甄氏和王世榜走了进来,后头跟着的还有一众女眷。一见王若迎站在地中央,甄氏有些急了,赶紧催促她回床上坐好:“你这孩子,怎么还下地了。新娘子出嫁,这一路上脚可不能沾地,不然不吉利!”
王若迎乖巧的回到床上坐好,嬉皮笑脸的道:“左右我都是在自个屋里,不算不吉利。”
孙薇跟着许多奶奶和姑娘们站在门口,听到王若迎的声音后,她头突然嗡的一声。为什么新娘子没有换?她可是亲眼看到四姑娘喝下了莲子羹!
这新娘子没有换成,那六姑娘岂不是被算计了?东院那边一定还不知道,到时候六姑娘上了白家的花轿可就完了!
孙薇觉得自己腿肚子有些发软,完了!什么都完了!不过现在阻止还来得及,最起码可以阻止六姑娘上花轿,能挽回一点是一点。
孙薇刚准备趁大家热闹时溜出屋子,给裴氏通风报信。但她的动作尽数都被王若迎看在眼中!王若迎但这一屋子的人大声喝道:“站住!采佩,让人把她关进柴房!”
孙薇吓得不敢动弹,她也想跑可她人在王家的地盘自己又能跑到哪里去?现在孙薇非常后悔,何苦以身犯险,她晚些被抬姨娘又如何呢?
现在真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到最后什么都没有捞到。
采佩立刻应声,快步走到孙薇面前一把抓住她的手,然后招呼了两个婆子将人按着关进了柴房里。
所有人都不明所以,甄氏隐隐能感觉到那孙薇是做了什么错事。但现下这么多人瞧着她也不好问,左右这些奶奶夫人也没见过孙薇,她索性就这般说:“一个犯了事的媳妇子,今个大喜的日子没空审问她,等婚礼过后再说。让各位奶奶姑娘们见笑了。”
女眷们都表示理解,屋里的人哪家没个使唤下人,这下人们手脚不干净的比比皆是。他们都以为孙薇是个偷了主子屋里的媳妇子,也都没当回事。
这时外面已经热闹的不行,王家的两个姑爷姚清廉和甄九良就如两个门神一样堵在西院门口,应要新郎官宋传代说什么催妆诗。
宋传代其实是文采斐然,但不乐意开金口作诗,便就让跟着一块来的赵玄良代劳。宋传代来娶亲,也不过是过过场面,他才懒得开口。但两个王家姑爷不一不饶,他们认死理,非说谁娶媳妇谁作诗。
于是,两方就这么僵持着……
白清墨去的是东院大门,此刻东院里的人可没什么心思为难新郎官,他们火急火燎的将昏睡过去的新娘子给送了出去,还是第一次见嫁女儿嫁的这般着急。
白清墨看到昏睡过去的新娘子没有多意外,他知道裴氏他们的计划,知道人昏了过去那么就说明事情成了!
西院那边还在为难新郎官,东院那边早就将王若怜送了出去。得知这一消息的甄氏坐不住了,赶紧让小丫头去前面提醒两个姑爷,别太为难新郎官。
然后又催促王世榜道:“快去,将你姐姐背出去,可稳当着些,要是摔了碰了拿你是问。”
王若迎被王世榜背在身上,发现这小子健硕了不少,她就几天没仔细瞧着,人就长高了不少,背着他可叫一个轻松。
其实他们珺安城还有个习俗,那就是这新郎官想要顺利迎娶新娘,必须得被新粮的兄弟打一顿才成。虽说是打一顿,但也没有哪家下狠手的,毕竟谁都不希望婚礼变成丧礼不是?
但宋传代作为珺安城叫的响亮的富贵公子哥,谁又不要命了,这拳头敢往他的身上招呼。
王若迎被稳稳当当的背上了花轿,她不知道宋传代在哪?更瞧不出他是何表情。不过适才催妆时,有丫头在前院瞧着,回来和她说宋传代的脸色非常冷淡。
这些王若迎早就有了心里准备,嫁去宋家不似表面那般风光。以后过成什么样子,还得靠自己。她一定不会如上辈子一般,一门心思全都扑在夫君的身上,她要活出自己的风采来!
婚礼进行的非常顺利,谁也没有发现王若怜早就被人掉包,两家都喜气洋洋的将新媳妇抬进了家门。
白家老太太早就等候多时,见儿子将新娘子接了回来,高兴的跟个什么似的。早些日子,白家老太太听说白清墨要娶王若怜时是不同意的。
她虽也是王家女,在外头沾了姐姐的光有了旺夫的名声。但她对白清墨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外人都知道王家生意都是有王承管着,家里主持中馈的也是二奶奶甄氏。王家大房在家没什么话语权,从账房支大笔银子也都是得二房那边点头。
但后来白清墨将计划告诉了白老太太,她这心里头就乐了。原来儿子不是个傻的,王若迎是王承最疼爱得女儿,且先不说她带过来的嫁妆,就说王承这个人一定会在财力上资助女婿们出人头地。
新娘子身子发软,几乎是被媒婆架着扶着拜了天地。在场得宾客都非常疑惑,白老夫人就紧着解释,说新娘身子弱,这才含糊了过去。
再说宋家这边,王若迎和宋传代拜了堂,宋老太爷是喜上眉梢,乐的在席面上连喝了三杯酒,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娶媳妇呢。宋老太爷不胜酒力,三杯下肚脑袋已经晕的不行,便让人先扶着回了屋。
宋传代平素也不喜这些热闹场合,便扯了个借口先退了,留着宋大老爷和宋二老爷招呼着宾客。
一些人打趣着说,宋传代这是着急见媳妇了,惹的宾客们哈哈大笑。
宋传代早就不耐烦,这厢正准备回自己的竹青院,但一直跟着他的来福却拦住了他的去路。来福是宋老太爷身边的人,早就得了吩咐盯着宋传代让他去新娘屋子里。
“老太爷说了,您就算不想在少夫人那边留宿,那也得把盖头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