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臣夫人娇养手册(103)

作者:谢欣妤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金玉还记得,一年多以前,她离开凉雁关时,绿微偷偷在门口送过她。她不愿意和她和好,大概还是过不去宋固那道坎。

这一次,绿微找上门来,金玉很开心,拉着她的手说了些话。

绿微也很高兴:“我想在京城扎根,找些事做,要请夫人你帮忙安排。”沈浪带着金玉离开凉雁关时,她就恢复了自由身。

她说话有些见外,但金玉也不好纠正她:“那你想做什么?”

“我想留在夫人身边照顾,可以吗?”绿微小心翼翼地问,看金玉有些迟疑,她赶紧解释,“我没有其他意思,我可以去远一点的地方,干什么都可以,我只是……”

绿微的脸通红,她手脚都不知道放哪里,十分窘迫,她很害怕金玉误会。

“你……是想——”金玉脸色沉下去了,她有些不好的预感。

绿微以为金玉当真误会了,她拉着金玉的手:“我不是想要接近爷,我……我是想和宋固在一起。”

金玉呆住了,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只看着绿微咬紧嘴唇。

绿微此刻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她知道这话很羞耻,但是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只身从凉雁关来,她还是要把话说完:“我……我想好了,即使他不喜欢我,也没有关系,我在他身边呆着就好了。金玉……你,你怎么哭了?”

金玉抹掉泪,她不知道该怎么告诉满心期待的绿微——宋固刚刚死了。

·

新帝登基之后,夙兴夜寐,不辞劳苦,但下头的臣子都挺担心他的。新帝自己不以为意,年轻嘛,总觉得自己还是有些本钱为国打拼的,棠城蝗灾的事情,因为延误治理,他费了不少的心思,开仓济粮,减免税负。

用完晚饭,新帝继续批阅奏折。沈浪又递了新折子,新帝看到,一下扔在了地上,他几天不来上朝便罢了,竟这般放肆:“来人,把沈浪给朕叫过来。”

旁边的小太监赶紧去张罗,新帝登基之后,头一次发火,献给了武安侯沈浪。

沈浪自己倒是没当回事,进宫面圣,好一顿张罗。

新帝让他在书房外跪了半个时辰,没理他。

末了,新帝终于将他招进去:“听说你夫人已顺利生产。”

“是。”

“儿子还是女儿?”新帝十分漫不经心,看着手头的折子。

沈浪脸上带笑:“女儿。”

新帝将手中的折子扔到一旁,话头一转:“现在是大好时机,为何要交兵权?”

沈浪跪在地上,双手抱拳:“皇上英明,乃万民之福,何须区区一个沈浪?”

先是拍马屁,再坚定拒绝。

新帝总不能说自己一个人不行吧,便又问:“那凉雁关你也不想管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沈浪有自己响当当的理由:“凉雁关的形势和对策,微臣已和姜庄蒙交割清楚,他的能力我也试过了,不在微臣之下,日后必是国之重器。凉雁关没了沈浪,也不缺忠臣良将。皇上大可放心。”

新帝被他说得一句话说不出来,只能拿了一个折子往他头上砸。

新帝特地选了个轻飘飘的折子,沈浪也特地定在那里,就等皇帝砸。皇帝砸不上,他挪一挪,总能被砸上。

沈浪都这般讨好了,新帝被他逗笑:“你不过就是想做闲散侯爷,呵,当朕不知道?”

沈浪点头,应付他老头靖远侯那泼皮手段上来了:“微臣确实就这点能力,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得了些运气便青云直上封官拜爵,就怕外头的人诬蔑自己是功高盖主,到时候有理也讲不清楚,所以还是交了兵权为好,皇上您看是不是这样?”

现在朝野之中,确实有人暗示沈浪功高盖主。不过,沈浪这样的人,没有他怕的,他不过是借坡下驴而已。

“说吧,你为何非要交兵权。”新帝不信他的鬼话,沈浪唯一的真话,大概只给了他夫人。

沈浪想了想,说:“微臣家里近日来了个丫头,这丫头曾经喜欢微臣府中的一个家奴宋固。”

“宋固……”新帝也知道,这个哑巴奴仆,总是一脸不卑不亢跟在沈浪身边,剑法也好,只可惜前些日死在太子手里。

沈浪点点头:“因为宋固心中另有所属,这丫头心中气不过,不愿嫁给宋固,便给人家做了姨娘。”

新帝:……真是乱。

沈浪这个当事人一点也不惭愧,继续道:“过了这一年多,她终于想明白了。她千里迢迢从凉雁关找到京城,找我夫人,只有一个请求,就是在我府里做事,只要能和宋固在一起。”

新帝突然愣住了:“但宋固他已经……”

沈浪再点头:“是,宋固已经死了。这丫头还不知道,兴冲冲过来的,却只能在坟前拜宋固。微臣见她哭而不哀,便问她为何。”

“她说,她的心愿已经达成了,她会一直陪着宋固。”沈浪笑看着新帝,“或许是微臣觉悟不够,死了相伴又有什么意义呢?既然想在一起,就该在活着的时候,争取惺惺相惜。”

·

新帝放了沈浪回去,在书房里枯坐了许久,盯着桌案上的奏折。他知道沈浪是个人才,但挽留不住。

烛台上的一捧灯火,十分的透亮,但是透过这一抹透亮,他望向过去的那个三皇子,他什么也没有。

忽而,外头的小太监送来夜宵。

这几日夜宵都是香菇猪肝粥,他喜欢这个,但是吃多了有些腻,叫先放一边。

小太监有些不忍,他干爹是李公公。太子逼宫那一晚,李公公被斩杀之前曾告诫他,往后要细心照顾新帝。一个合格的太监,该是打心眼里关心自己的主子。

小太监说:“皇上,您多少吃一点吧。”

新帝收起心思,他该要把眼前的折子都批完才能去休息。他争取这个位置,是为了百姓,不是为了自己享福。

一直到三更时分,小太监跪在外头,粥也冷了,便问新帝要不要去休息。

“嗯。”还有两个折子,新帝头也不抬。

折子批完,小太监的粥也端上来,换了皮蛋瘦肉粥,夹着几丝青葱,十分好看,味道也香。

几口吃完,新帝出了书房,伸个懒腰,望着偌大的宫殿。

宫殿里一片灯火,有明亮,也有暗影。而他站在光影的中央,俯视他的山河。

远处走过两个女子,似乎一主一仆,后头丫鬟提着灯笼,看不清楚。但那身姿,新帝能分出,是他的赵贵妃。

赵贵妃刚从御膳房出来,赶回山岚居,没想到新帝竟先在她这里等着。

心中有些惶恐,刚行了礼。

新帝便将她扶起来:“朕听小顺子说,这几日晚间用膳都是你做的?”

“是。”赵晓稼起身。

新帝也没有继续表扬赵晓稼,也没有问她为何,话题就此打住。

新帝要在这里歇着,是很突然的事,山岚居的人一下人仰马翻。终于服侍主子睡了,小顺子自觉将人都挥出去,自己也退了出去,毕竟事关皇家繁衍子嗣的大业。

批改一整天奏折,新帝根本就没有心思和精力再做其他,他明日还要早朝。

赵晓稼也知道新帝的意思,他就是想要到这里来躺一躺。太子心中总是有事,他不怎么记挂男女那些事。赵晓稼闭了眼。

新帝睡不着,睁眼望着帐顶,突然问:“听说,你以前对唐阁老的孙女婿示好。”

这不是个问句,赵晓稼心里有些紧张,她握紧了拳头,尽力表现得风平浪静:“那日在马场,臣妾也未出阁,见着他行为处事稳重,为人忠厚老实,觉得还不错。但……也没有示好那样的事。”

马场那一日,她确实有些心急,表现得明显,但赵晓稼她不后悔。人都说她出身不错,父亲是翰林院侍郎。但她嫡母早逝,父亲又续了弦。她只是个嫡长女,母亲是真真同父亲从微末走来的糟糠妻,她连沈浪都比不得。

后母对她客气,但是有了好机会,总是会先照看自己亲生的女儿。妹妹明明才十三,未到及笄的年纪,但有些好人家,后母宁愿放烂了让别人家看了去,也不愿意给她说亲,剩下的便指着自己女儿及笄了便说亲。

父亲又不管,只觉得她这个嫡长女有吃的有喝的,家里也不像别人那样一堆腌臜事,没有让她受半点委屈,还有什么不满意?

眼看着年纪大了,赵晓稼明白,她只能靠自己。爱情对于她来说是奢望,她只希望有个忠厚的夫君,有个遮风挡雨的屋檐便满足了。所以,见到姜庄蒙,她也不会矜持,但也不至于说示好那么明显。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