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人走茶凉+番外(75)

作者:玉修奈何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秦觞溯接过花灯,又从摊子上细细挑选了一盏花灯递与雁十三手中,雁十三不明所以的接过花灯。

只见秦觞溯那双比夜色还黑上两分的眸子诚恳而执拗的看着他,“先生,先生可否同秦觞溯,一同去放花灯?”

他不想一个人孤零零的去放灯,他想和眼前的这个人一起去!

雁十三微微一愣,想了想还是应了秦觞溯,与他一同去放花灯。

第63章 第五十九章:一川修竹雪霜寒(5)

镇子上的大街入夜以后,常常会有一些乞讨者,从阴暗潮湿散发着闷臭的街巷中冒出来。

尤其是像今天中秋这样这样的节日,更是都冒出来了。

有一位残疾乞者雁十三在镇上见过了他很多次,听人说,他是一个退伍兵,多年前因为战争而受伤,双腿没来得及治疗,废了。被送回乡却因为做不了事,被家人赶了出门,慢慢的成了这街上的一个乞讨者。

双腿齐根而断,他用厚厚包着稻草的手掌走路。

他双手一撑,身子一顿就腾空而起,然后身体向一尺前的地方扑跌而去,用断腿处点地,挫了一下,双手再往前撑。

他一走路几乎是要惊动整个镇子的。

因为他在双腿断了的地方绑了一个破烂的木盆,那木盆就绑在他断腿那里,他整个人都困在那个木盆里。

因而他一“走路”,木盆就带着他全身的重量,打到地面咚咚作响,仿佛是在提醒过路的人,不要忘了施舍他,把钱放在他的木盆里面。

而那个木盆,也是他睡觉的地方。

大部分人听到咚咚的木盆声,俯身一望,看到他时而浮起时而顿挫的身影,都会发出一声惊诧的叹息。

但是,大部分的人也只是叹息一声,就抬头仿佛未曾看见什么的走过去了。只有极少极少的人,怀着悲悯的情感,给他很少的布施。

人们的冷漠和无情和他的木盆发出的声音一样令人惊诧。

不过,如果仔细看看这条街的角落,就知道再悲惨的形影,这里的人们也已经见惯了。

一条青石板街,角落里有好些个行动不便、肢体残缺的人在卖一些竹编的小玩意,一位点着油灯拉二胡的盲人老头,一个拖着一条腿在地上爬来爬去的小女孩……这些景象,让这温柔水乡里的人们习惯了苦难,逐渐便把慈悲盖在冷漠的一个角落。

而这位无腿的男人也只是这里落难的乞者之一,不会引起特别的注意,因此他的木盆时常是空着的。

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他有时故意来回迅速地走动,一浮一顿,一顿一浮……很多时候都是盘在街边,听到那沉闷笨重的敲着地面的木盆声,可以听见他心底多么悲切的渴盼。

他常戴着一顶灰黑的斗笠,边缘的竹条已经翻了出来,还夹杂着不知从哪里几茎草片,看着倒是和他很般配。

雁十三站着往下看,是看不见他脸上的表情的,能看的,只有那有些破败的斗笠和他那杂乱的不知多久没洗的长发。

先生“!先生!”稚童的声音响起。

“长安?鸢儿?”雁十三循声望去,钱鸢儿正拉着程长安的手往他和秦觞溯这里跑来,他们身后还跟着男主梁修竹。

一看到他们,秦觞溯本来未勾的唇角一下子就平了,脸色也比之前黑了一分。

“雨湖先生!”钱鸢儿拉着程长安直接扑到雁十三怀里,另一只手扯着雁十三的衣带,欢欢喜喜的将她与程长安手中的东西拿给雁十三看,“好看吗?这是我和长安猜灯谜得来的燕子花灯哦!是一对儿哦!”

“好看。”雁十三怜爱的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小脑袋,问道:“今日玩的可尽兴?”

“嗯!”俩孩子一个开朗一个含羞,皆是红光满面汗涔涔的样子。一看就知道玩的有多开心。

“先生。”梁修竹捧着一盏鲤鱼花灯走了过来。

“修竹。今日可高兴?”雁十三接过梁修竹手里一部分东西,撇了一眼梁修竹腰间挂着的绣着梅花的锦囊,笑着调侃:“应是高兴的人。不然这香囊从何而来?”

“先生!这香囊,这香囊是,是一个姓林的姑娘送的。”梁修竹红着脸解释:“是,是那姑娘硬塞给修竹的!还让学生不许丢了,便戴着了。”

雁十三笑而不语,拍了拍梁修竹的肩,笑的深沉。

他道:“走吧。我们一齐去放花灯。”

经过那个双腿残疾的人时,雁十三忍不住倾下身子,放了一些钱在那游动的木盆里,无腿的男人停了下来,程长安突然拉着雁十三的衣袖,道:“先生,这没有脚的伯伯笑了,在跟你说谢谢!”

雁十三这时才发现程长安站着的身高正与无腿的人一般高,想来应是看见他的表情了。无腿的男人听见程长安的话,抬起头来看他。

雁十三才看清他的脸,方方短短的国字脸,皮肤粗糙黑浊,被风霜淹渍,厚而又僵硬,许是好久没有笑过的。

他的眼神和雁十三的眼神接触到了一起,雁十三也看见了这双一直在夜色中被掩藏的眼睛,里面透射出一种祥和而温暖的光芒,如一盏微弱却坚定的油灯,在这个冷漠黑暗的世界固执的亮着。也仿佛是在对雁十三道谢。

而看到那男人的梁修竹,也找出了身上所有的铜板,毫不犹豫的放入了这个男人的木盆里,不是高高在上的施舍和可怜,而是蹲下身子,与雁十三一样,平等的将身上的银钱以一种敬重而虔诚的样子交予了对方。

雁十三毫不意外梁修竹会这样做的原因,梁修竹的祖父是一位佛教信徒,梁修竹从小跟着他爷爷耳濡目染,倒是与原主一样,有了那可笑的悲天悯人之心。

不知道是原主遗留的感情作祟还是别的什么,在那一刻,雁十三仿佛体会到了那个人的心情。

这种是悲痛与温柔交错的酸楚。是让人悲伤到了极点的难过。

看到雁十三与梁修竹的动作,钱鸢儿紧紧的揪着自己的钱袋,仿佛做了什么很重要的决定,便闭着眼睛,颤着手臂将自己的小钱袋放进了男人的木盆里。

“送……送你了!”钱鸢儿放下钱袋便拉着程长安躲在了雁十三身后,她不是舍不得那些钱,她是害怕这个乞讨的男人。

因为这个男人穿着邋遢又破烂,还没有双腿,整个人藏在木盆里面,戴着破斗笠,黑而丑。

程长安没有钱,他便挣开钱鸢儿的手,怯生生的来到男人的面前,慢慢的伸出小手,抱了男人一下,“中秋节安康。”

程长安给了他一个拥抱和一句祝福语。

秦觞溯无动于衷,他抱胸站立于雁十三身后,也没看那个男人,他觉得他们有些太天真了。要知道像这个男人一样的人在这个镇子上可有不少,他们一个教书先生,一个耕读世家的小姐,几个学生,又能帮到几个?

然后他的铝盆又响了起来,向街的那头响过去,我的胸腔就随他顿挫顿浮的身影而摇晃起来。

男人那双明亮的眼睛里溢出了晶莹的泪水,他激动的对雁十三一行人笔画着什么,却因为发不出声而捂脸痛哭。

程长安和梁修竹连忙安慰他,而雁十三呆立在街边,想着,或许在某一个层次上,世间大部分的人都是无脚的人。

原主学过的佛法在这一刻喷涌而出。

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当见到了令自己同情的人而布施于他们之时,也等于在同情自己。

同情自己生在这苦痛的人间,同情所以不能离苦的众生。

倘若布施能使众生得一丝喜悦温暖之情,这布施不论多少就有了动人的质地,因为众生之喜就是自个之喜。

所以佛教里把布施、供养称为——“随喜”。

随喜,有一种非凡之美,不是同情、不是悲悯,而是因众生喜而喜。就好像在连绵冗长的阴雨之间忽而见了一道绚烂的彩虹诞生,不知那些在阴雨中看到彩虹的人是否会有随喜的心情。

因为知道有彩虹,所以在布施时应怀着感恩,不应稍有轻慢。

雁十三想起了经典上记载的那位伟大而庄严的维摩诘居士。

在一个动人的聚会里,有人供养了他一些精美无比的璎珞,他亲自将璎珞分成两份,一份用来供养佛祖,而另一份却布施给了聚会里最卑下的乞者。

有人提出疑惑,维摩诘居士用一种威仪无匹的声音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