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吃货生存指南(119)

作者:可乐姜汤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谢珣躺了两天,除了喝药,什么也没吃过,姜舒窈出门吩咐完以后,便到了厨房为他熬白粥。

白粥熬好后,再回房时,发现谢珣已经半坐了起来,神清气爽,墨发半束,连衣领也是整齐的,一看就是刚刚梳洗打扮过的样子。

姜舒窈疑惑地走过去,将碗放下。

谢珣抢先一步开口:“好久不见。”

“你叫小厮进来……是让他们伺候你梳洗?”

谢珣的笑僵在脸上,耳朵根渐渐转红,想到自己那副狼狈的模样被她看了去,就恨不得提剑回去屠了那帮刺客。

“瞎折腾什么,你忘了自己受了伤了?”

谢珣见她生气了,忙道:“只是小伤。”一激动,牵扯到了伤口,脸霎时就白了。

见她这样,姜舒窈火也发不出来了,端着碗在他床边坐下:“你两日未用食了,喝些素粥垫垫肚子。”

她不说还好,一说谢珣就忽然觉得腹中空空。

在外面凑合吃了那么久,好不容易回家了,终于可以吃到美食了,结果却受了伤,只能喝些素粥。

谢珣看着那碗寡淡无味的白粥,觉得有些委屈。

姜舒窈不知他所想,舀了粥吹了吹,将勺递到他嘴前。

谢珣乖乖地张口,白粥带着纯净的米香味,软糯至极,从喉间滑下,暖意十足。

“没味。”他抱怨道。

姜舒窈抬眸看了他一眼,谢珣心中一个激灵,混沌的脑子清醒了不少。

他暗骂自己怎么起了孩童性子,说些胡话,实在是丢人。

正欲开口解释时,姜舒窈忽然凑了过来,看着她的容颜在眼前放大,他脑子再次陷入混沌,只感觉落在唇上的温软一触即离。

姜舒窈重新坐回原处,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似的,再次舀了勺粥,递到他嘴边。

谢珣木木地张口喝下。

“现在呢?”

谢珣微愣,品了一下:“甜的。”

“还要喝吗?”

“要。”谢珣毫不犹豫地答道。

第90章

连六和兄弟们气势汹汹地站在小吃街街头, 如临大敌。

他手臂受了伤, 脖颈上挂着白布条,和他那副英气蓬勃的模样一点也不搭, 往这儿严肃地一杵, 显得有些滑稽。

“就是这儿?”副将怀疑地看了一眼。

连六点头,心中虽有不解, 但极力表现出不屑的模样:“姓蔺的说的就是这里,呵, 我还以为是什么不得了的酒楼呢?”他目光扫过看不见尾的街道, 又扫了扫街道两旁看上去十分朴素的市肆, “咱们那酒楼比这儿的阔气多了。”

“就是。”

连六伤的不算重, 但皇帝特意叮嘱让他在京城养好伤再回去。连家在京中有宅子,按理说连六应该窝在那儿养伤吗,但他并不想在宅子里憋着,又被嘴欠的蔺成激了一回,便跑来小吃街看看蔺成究竟在得意个什么劲儿。

小吃街来来往往的都是百姓,大家都很放松, 只有他们几个腰板挺得铁直,一幅紧张的模样。

他们肤色是常年日晒后的小麦色, 面容冷峻, 一看就不是寻常人, 食客们下意识给他们让出一条道。

跟在连六身后的兵士们看百姓们都在瞧他们, 有些担忧:“将军, 他们为什么这么看我们?”

连六也渐渐僵硬了起来:“不会进来要先交钱吧?”他闻着空气中未曾闻过的美食香气, 愈发心虚,“不、不会讹人吧?我就说姓蔺的不安好心,一定是想着法子坑我呢。”

他这话入了旁边食客的耳,那人奇奇怪怪瞅他一眼,瞧着是个体面人,怎么说话这么难听呢?

“这位公子此言差矣,这条小吃街您往京城一打听,是出了名的物美价廉。”

连六努力让自己显得不像个乡巴佬,故作淡定地点点头:“咳,我就是随口说说。”

他领着副将们飞快往小吃街走,甩开刚才那人后才松了口气。

到了小吃街里面,食客更多了,食物的香气也愈发丰富浓郁,几人不约而同地咽了咽口水。

他们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连六做了决定,抬手往面前的店子一指:“就这家吧。”

此时店内客人还不多,尚有空桌。连六一行人选了张桌子坐下来,刚刚坐下,小二就拿着炭笔和纸过来了。

“几位客官要点儿什么?”

连六学着以前京城来的公子哥的模样,假装用很熟练的口气道:“有什么招牌菜都招呼上来。”

小二微楞:“客官,咱们这儿是卖麻辣拌的,招牌菜的话看您加什么。”他将菜单递给连六,“可以加丸子、蟹棒等荤腥,还可以加面或者是粉。”

连六对着菜单,他从小不爱读书,不怎么认字,好不容易菜单上的字都认识,组合在一起却不知道是什么。

“麻辣拌是何物?”他小声嘀咕道。

“不知道啊。”

因为怕露怯,连六只得指着菜单随便点了几个,道:“唔,就这些吧。”

小二记下,问:“来四碗?”

“对。”

“什么口味的,您看这边有微辣、麻辣、酸辣、甜辣、酸甜辣……”

连六不认识“辣”字,再次随便指了一个。

小二点头,退下传菜去了。

不一会儿,四碗热气腾腾的麻辣拌就摆到了桌前。

这下几人的表情比刚才看不懂菜单时还要僵硬:“这是什么?”

麻辣拌有点类似于麻辣烫,都包含了丰富的食材,只不过麻辣拌无汤,且调口味时会以麻酱为主味,根据食客的选择,可以从甜、酸、辣中自由搭配选择。麻辣拌有肉有菜有面,食材丰富,颜色缤纷,香醇浓厚的芝麻酱均匀地裹在食材上,红油鲜亮,比起带汤的麻辣烫来说口味更厚重一些。

这么一大碗大杂烩,瞧着新奇,闻着也新奇,连六几人不由得有些担心价钱会不会太高。

待小二离开以后,他们才犹豫着动筷。

搅一搅麻辣拌,浓稠的芝麻酱带起一阵鲜香麻辣的香气,夹着酸甜的味道扑面而来,实在是叫人食指大动。

要不怎么许多菜都要勾芡呢?一是能让食材挂汁,口味更浓;二是为了增加一层亮膜,让卖相更好看。比如现在,挑起一块深绿的海带片,莹亮的芝麻酱裹在其表面,点缀着芝麻酱,红油微闪,看着就十分诱人。

连六从小长在北地,不怎么吃过海产,更没吃过海带。海带表皮微脆,滑溜溜的,咬下去的口感又很实,仿佛吸收萃取了大海的味道,但那层微微怪异的腥被麻辣酸甜的味道压下,只余下浓厚的鲜味。

再挑起一根青菜,青菜比起海带来说更能裹汤,菜叶被浸泡入味,挑起来沉甸甸的,一入口,全是麻酱的味道,嚼着咔嚓脆香,麻酱味绵长细腻却霸道,醇香味溢满了唇颊四处。舌尖感觉到了微麻微辣,但却因为那曾提鲜增味的酸甜,让人不自觉忽视了辣味带来的刺激,只剩过瘾,直到最后,才能在回味里品出青菜的清新味。

连六彻底愣住了,这……刚才进来时有食客说这里“物美价廉”,一定是伙同姓蔺的讹人的吧,如此美味的吃食怎么可能价廉呢?

不过他立刻就抛开了这个想法,品尝美味最重要。

鱼丸弹牙,鲜味十足;肉肠皮脆,内里软糯,十足的淀粉是灵魂,一定要细腻的口感配上肉香味才算是正宗;宽粉嚼劲十足,嫩嫩滑滑的,裹满了酱汁,吸溜入住,在舌尖跳动弹牙,嚼起来很容易让人上瘾。

菜品丰富,慢慢一大碗,没怎么品尝就消下去一大半,碗底剩下的芝麻酱和面条裹在一起,更显浓稠。

此刻面条已经被泡软了,吸饱了酱汁,有点融,筷子搅拌起来会发出黏糊糊的声响,一挑就是一大筷子,将残留在碗底的芝麻酱全数裹挟,浓稠至极。

这个时候得把嘴张的很大,塞入口中,鼓着包子脸慢慢的咀嚼。这是麻酱味最浓的时刻,仿佛嚼的不是面,而是纯粹的酱汁,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醇香在口里回荡,融软的面条嚼起来不费力,但也不会软烂过头,与芝麻酱混杂在一起,有一种让人无比满足的幸福感。

连六一行人吸噜吸噜地把碗底的面条吃干净,最后一口还得用筷子在碗底转一圈,保证把麻酱全部带走。

他们吃完了,无比满足地抬头,就见到一位娘子站在面前古怪地看着他们。

她眉眼藏着英气,打扮利落,身姿挺拔,明艳似火,一点儿也不像京城里娇滴滴的大家闺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