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做了反派的先生/孤剑有声(39)

作者:云卷袖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花云台跃跃欲试:“那要怎么做?”

陶九思道:“内阁大库藏本朝所有奏折,因为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档案,看管的便不十分严格,三品以上大员可以出入查看,甚至还能借阅。当务之急,是去看看段水明从前的奏折是不是还在里面好好收着。花公公,今晚不知可否请你潜入内阁大库一看?”

花云台颔首,道:“这有何难,不过,我这一来一回要三四个时辰,陶先生你先回家,等我探查完毕,去你府上寻你。”

花云台蒙上面,向皇宫的方向去了,陶九思则一路沉思,慢悠悠走回家。回府便泡了一壶苦涩浓茶,翻出一本最喜欢看的传奇,打算边喝边等。谁知道翻来翻去,平时一看就入迷的情节,今天却半个字也看不进去,两眼总是不由自主的飘向窗户,想着花云台怎么还不回来。

陶九思心道,如果现在段水明的奏折都不见了踪影,那此时此刻很有可能躺在某一位三品或者二品大员的家里。三皇子陷害大皇子,都不屑于遮遮掩掩,直接让自己的人打头阵,那么这些奏折,就大概率在钱宇、许意、周适,这三人手中。

届时暗中调查一番,不愁找不到证据。

又等了约莫两个时辰,天边已经隐约泛着白光,花云台终于折返。

他一把扯掉蒙面的黑布,顾得不许多,第一句便是:“没了!”

陶九思一喜,道:“慢慢说。”

花云台:“我按照那年记录,找到一个写有段水明的小格子,可是记录上所说的十几本奏折,全都没了!”

陶九思思虑片刻,道:“今日我一上朝便将此事告知祝大人,让他去大库问话,看看有谁借过或者来过,到时候咱们再一个个排查。切勿打草惊蛇。”

陶九思看见曙光,精神百倍,一晚上没睡思绪反而更加清晰明朗,一到大内便先去刑部候着。等了一阵,就看见祝舜理垂头丧气的进了门。

陶九思心里一沉,问道:“祝大人这是怎么了?”

祝舜理见到陶九思,哀叹一声,哭丧着脸道:“方才路上碰见急着出门的杨尚书,打听之下才知道,我们刑部竟是尚书大人亲自去审案。”

陶九思一听便知,这应该是杜贵妃的意思。

陶九思忖了片刻:“祝大人,咱们不如先私下调查,只要有了证据,不怕洗不掉大皇子的冤屈。”

祝舜理一想,破案不在身份,就算他往日在民间,见到闲事尚且要管上一管,如今身在刑部,又是他看好的大皇子受难,怎可据于身份,于是打起精神,道:“陶大人所言甚是,我就不信找不出真相。”

陶九思也信心满怀的笑了笑,道:“我这就有个重大线索,等着祝大人去查。”

祝舜理目露期待。

陶九思:“我昨晚托人夜入大库,你猜我们发现什么?”

祝舜理:“莫非是段水明的奏折都不见了?”

陶九思笑着点点头。

祝舜理立马起身,道:“走,陶大人咱们去大库。”

两人全是十分焦急,一路无话,专心赶路,不多时就来到大库门前。

大库是一座浩浩荡荡的建筑,只不过外面看着朴素,里面更是朴素,除了顶天的书架,满满的奏折文书,一星半点多余的装饰都没有。

一般来说这些奏折文书都没什么用,只做存档之效,所以这一处也算不得大内要害,只有四名内侍轮番看着,登记登记谁借了什么,谁又来过而已。

俩人很快找到了今天当值的内侍。

这位内侍正坐在桌前打哈欠,忽见两位大人驾到,硬生生把哈欠转成笑容,招呼道:“二位大人不知有何见教?本库三品以上才能入内,二位大人如果有什么需要,奴才可以代劳。”

祝舜理掏出刑部的牌子,肃然道:“奉刑部尚书杨大人的命令查案,还请公公行个方便。”

这内侍想,什么案子能和这发霉的地方牵扯上关系,真是活久见。面上却极其配合道:“不知需要奴才如何配合?”

陶九思开门见山道:“我们想查十七年前,一位叫段水明的奏折。”

内侍应了遵命,找出一本颇厚的本子,翻查半天,喃喃道:“有了”,又从背后取下一大堆钥匙,带着两人进了大库。

大库地方很大,一眼都望不到头,巨大的书架上摆着汗牛充栋的资料,不过码放的整整齐齐,规规矩矩,倒是很清爽。

内侍带着三人,走过数十个硕大的书架,终于站定,内侍目光逡巡一番,在一个角落找到段水明三字。

可奇怪的是,明明昨晚上花云台夜探时还不在的奏折,此时正安静的躺在格子里,仿佛长在那里已经很久了。

陶祝二人,对望一眼,均是一脸惊诧。

祝舜理接过那些奏折,又看又闻,又是对着阳光好一阵折腾,足足过了半盏茶时间,祝舜理沮丧道:“有年头了,也没有任何拆缝的痕迹,应该是真的。”

陶九思心道,难不成是花云台眼花?或者是他骗我?不应该啊,他是个忠仆,断断没有阻挠的必要。

思忖一阵,陶九思忽道:“我明白了!”

陶九思:“公公,请问今天早上是不是有人来过?”

内侍点点头:“对呀,大人怎么知道?”

话一出口,祝舜理也明白过来,急忙问道:“公公,那人是谁?”

第36章 破局

昨晚上还不在的奏折忽然又凭空出现,排除花云台和自己闹着玩的选项,剩下的便是有人恰好在他们来之前,早已来了大库,将这些奏折放回。

大库平时也没什么人来,所以内侍记得格外清楚,立马道:“今早上许尚书来过,说来也怪,杨尚书前几天还来过一次,但他并没借什么东西走,却不知道这两趟来大库查了什么。”

陶九思和祝舜理对望一眼,两人心中明白,段水明的奏折,八成就是这许尚书顺走的。

但如今祝舜理并无审查此案的权力,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断断没法去找许尚书问话,更别提去许宅搜查,为今之计,只有请花云台再夜探一次许宅,看看这许尚书藏着什么猫腻。

两人谢过内侍,便一起折返,刚走到吏部门口,就看见杜庆遥站在门口等待。

杜庆遥见了陶九思,大步流星的走过来:“陶兄,上班又迟到,害得我以为你出了什么事。”

杜庆遥又走近些,低声道:“我怀疑杜贵妃那边在弄什么猫腻,你们小心些。”

祝舜理道:“怎么讲?”

杜庆遥:“我今天本来想去见见我姑姑,顺便套套话,可你们猜怎么着?孟氏居然拦着我不让进!我从小到大这真是第一回 ,所以谁知道她在偷偷地忙什么。”

陶九思不知怎么,忽然联想到杜贵妃假怀孕一事,喃喃道:“大约种子已经开花结果,现在她正等着收获。”

杜庆遥经他这么一提醒,也想起杜贵妃假孕,不由深思起来,怎么被陶九思拉回吏部的都不知道。

宗人府,卫负雪正在一张又窄又破的床上闭目养神。此番他倒是没有被关进老鼠臭虫遍地的地牢,而是被囚在一间朝西的斗室之中。

这间屋子很小,小到只够摆下一张床,这间屋子也很暗,白天就靠着一扇小小的气窗照明,到了晚上也不点灯,任凭住在里面的人和黑暗融为一体。不知本朝哪位贤者说过,黑暗让人沉思,逼仄让人反思,宗人府这间地牢的存在,便是应了这两句话,住在里面的犯人,白天反思,夜晚沉思,真是能好好自查一番,争取早日交待,老实做人。

卫负雪住在其中,倒也和一位哲人一般,任凭环境困苦,却依旧优哉游哉,切实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大殿下,吃饭了。”铁门呼啦啦的响起,一位狱卒打扮的内侍,端着个陶碗,单手穿过铁门的间隙,往里面递饭。

卫负雪睁开眼,那些锐利和锋芒一瞬倾泻而出。他直起身,走到铁门前,盘腿坐下,端起那碗陪着零星素菜的糙米饭。

“殿下”,内侍不但没走,反而压低声音:“花公公让我转告,杜贵妃那边答应了,已经开始准备。”

卫负雪不疾不徐的吃着饭,并未接话。

内侍又道:“陶大人那边也在想办法,已经查到了许尚书头上。”

听到陶大人三字,卫负雪终于表情一动。

上一篇:不忘君恩下一篇:江湖全都是高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