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生活(8)

包括家里人让于建不愉快这种事,王晶也很少跟于建掰扯,她不想让于建生气,所以能忍的她都忍了,嘻嘻哈哈就过去了,他爱骂就骂,她又少不了一块肉。

于建说她的时候,她一声不吭,总是笑嘻嘻的哄他,最后于建也生不出大气来了。

王晶很快生了个儿子,儿子长得不像于建,这点有些遗憾,于建那么帅,儿子怎么却像了她!

因为长得丑还被邻居说像猴儿,王晶很生气,但她从来不跟人家吵架,说就说吧,反正她儿子不是猴儿,在她眼里,她儿子是最帅的。

哦,王晶还有一个三姐,这个人于建也不喜欢,说她心眼儿多,说她坏。父亲退休之后,三姐就当了校长,王晶还是老样子,一直到三姐退休,她还是老样子,钱还是那么多,于建很不高兴,说:“你三姐当校长,你一点光也没借上,成天给人送礼,就没见她给你办过一件事!”

王晶知道于建对自己家亲戚很反感,争辩道:“就我这个水平,我能干什么啊,我就当个普普通通的老师我就满足了!让我当官我也不会啊!”

于建恨铁不成钢,“你就是个傻子!”

其实于建嘴上说烦这个烦那个,实际上是个好人。

父母修建老房子都是于建去帮忙的,属他干活最多。父母对他也很满意,说他是这几个女婿里最能干的一个,大姐夫身体不好指不上,后来还跟大姐离婚了。二姐夫体能跟不上他,三姐夫更是个人精,有活就躲,只有于建是个勤奋老实的人,父亲的确最爱跟他喝酒。

再说她下面那个弟弟,于建也挺烦他,说他一天游手好闲,成天跟狐朋狗友在一起,把好酒好肉都给了人家,他这个干了一天活儿的却没饭吃了。

于建很生气,以后再也不想帮他们干活了。

王晶无话可说,只能哄。

于建经常出野外,王晶就在家带孩子。于建一个月就挣别人一年的钱,很让人羡慕。他们家是村里第一个买电视机,收音机,卡带的。全村人都羡慕他们家,于建每回回家都买一大堆好吃的好玩的,花了很多很多钱,几乎是赚多少花多少。

王晶的生活得到了大大改善,原来在娘家她从来没过过这种日子,能天天吃肉,天天听收音机。

家里姐姐们都知道于建有钱,所以于建不在的时候她们常来,还把父母也带过来,在他们家一住就是一个月。王晶没有意见,自己父母自己亲姐姐来自己家住也挺好的。但是姐姐们把于越的奶粉和饼干都吃光了,还有家里的好豆油也都用完了,没拿过一分钱,这事儿要是让于建知道了还不得生气啊!

果然不出所料,于建一回家,看见一炕的人,脸立刻就拉下来了。

听说儿子的好吃的都吃光了就更生气了,王晶偷偷哄了好一阵子才把于建安抚下来。后来家里没醋需要出去买,于建手里刚好没零钱,就在老丈人那拿了一瓶醋的钱。老丈人说:“看看吧,到最后还不是得指望我们老的!”

于建当时就气炸了,跟王晶说:“他们不走,我走!哪有这样的,在这里白吃白喝还说风凉话。你父母来就算了,怎么他们几个也跟来蹭吃蹭喝,这是什么样子!”

王晶见状,只好服软,“别生气,我这就让他们走!”

王晶把父母和几个姐姐全都撵走了,于建这才消气!

于建的确有钱,但他这个工作性质也是有风险的。于建因为常年在外饮食不规律,得了肠炎,整个人瘦得皮包骨,手上也长了藓。王晶心疼他,就让他在家里休息再不要出去工作了,后来于建的单位效益又开始不好,谁挣的都不多,于建干脆就不出去了,每天在家里待着带孩子。其实,于建这辈子出去上班的日子数都能数过来,钱自然是一分没有攒下来。

后来家里要盖房子,一分钱也没有,王晶只好跟自己的姐姐们借。于建有一双巧手,跟工人们一起,一砖一瓦把房子给盖好了。三口人终于住进了自己的房子里,但房子地势太高,一到打雷下雨的时候就吓人,闪电和雷直接能劈进屋子里。幸好他们一家命大,好好地活了下来。

于建没钱之后,王晶就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养活一家三口。于越一天天长大,到处都是需要用钱的地方,但她从来没有要求于建出去上班,他高兴就行了,她辛苦一点没什么。

日子过得紧巴巴,甚至是贫穷的,但是王晶一点也不觉得苦,只要老公和孩子高兴,一家人和和睦睦在一起,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儿子一转眼就高考了,谁都没想到儿子能考上大学,还是个二本院校,真是太好了。

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去了儿子的大学,王晶真想陪着儿子住啊,但是没办法,人家住校,她没地方。王晶想起这件事就哭,她这辈子从来没离开过儿子,儿子那么听话,从小就在她的怀抱里长大,要什么给什么,洗衣服做饭这些事儿子哪会啊,没了她,儿子可怎么办?以前在家里,儿子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也不会干,就连交电话费他都不知道怎么交,跟外人接触也没试过,现在就把儿子一个人扔这了,可怎么办啊?

不管她怎么不忍心,她也不可能留在这,毕竟她还得工作,如果她的工资没了,儿子的学费和生活费也就没有着落了。

王晶回去上班了,心不在焉,日日垂泪,恨不得天天打电话,但儿子不让,说你别总打电话,别人都没打,只有你总这样,不好!

王晶只好听儿子的话。

儿子上大学之后,王晶和于建的日子过得就更加拮据了。因为家里实在是没钱,每月还得给儿子生活费,王晶只好克扣夫妻俩的生活费,五块钱也能硬挺一个月。于建抽的烟也都换成了旱烟,抽地手指头都黄了。

有一天,于建忽然跟她说:“咱们得买房子?”

王晶大惊,“买房子?哪有钱啊?咱们俩连生活都有问题,一分钱也没有怎么买房子啊?”

于建说:“那也得买,我跟你在这个乡村生活可以,但儿子的未来不能在农村待着,还得回去!”

王晶抓抓脑袋,“那行吧,可是没钱啊!”

“没钱就借,你跟你姐姐,我跟我弟弟妹妹们借,把首付借来就行,剩下的贷款咱们自己还!”

王晶脑袋混乱,但老公说的肯定没错,所以就答应了。

第二天,王晶就去跟姐姐们借钱了。二姐家有钱给的最多,三姐家条件也不差,也借了一些,今时不同往日,曾经最富有的他们现在是最穷的。

于建也跟弟弟妹妹们开口借钱了,一人给拿了一点,左拼右凑的,总算是把首付给凑齐了。

房子是说买就买了,但欠债的生活也开始了。

其实自从于建不出去工作之后,家里就经常欠钱,几乎每天都在还钱,现在又欠了一笔巨款。一份是亲戚的,一份是银行的。

他们俩的日子只能更拮据。

房子买在于建的家乡,是一个镇。王晶去过,当初孩子小的时候送来给他爷爷奶奶带过。这地方的确比她家乡大点,房子物价当然也比较贵。

王晶的工作还在农村,她还没退休,不能离岗,所以她就两地跑。

于建在新房子里收拾,因为没钱就只能自己装修,材料什么的全都自己买。王晶每周坐火车过来一次,于建会给她把饭菜准备好,一进门她就能吃上于建亲手包的饺子。王晶很幸福,于建真是个体贴的好丈夫。

日子如果一直这样就好了。但王晶忘了一件事,他们家有遗传病,父母都是高血压,脑出血走的。大姐二姐三姐也都是高血压,需要常年用药控制,三姐前几年还脑出血过一次,好在命保住了。

王晶自己也是高血压。其实像她这种毛病是需要常年监控血压的,吃药和饮食也要双管齐下。但王晶没当回事,从来都是随心所欲,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从结婚以后,她的体重就一直维持在一百五到一百六之间,她的身高只有一米五八,的确算是胖人,但是她实在是不想控制饮食,也不想吃药,血压忽高忽低,经常头晕脸红,即使这样她从来都没当回事,该干什么干什么。

有一天,她犯病了,她觉得自己的半边身子不听使唤,手也勾了起来,那年她只有四十多岁。

上一篇:迷迭香下一篇:耳朵说它想认识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