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生活(4)

但他还是觉得父母最重要,他们虽然想法落后,但是的确都是大好人啊!欠阿兰他们家的,也不是故意的呀!

阿兰他们家条件就是比他们老于家好,那强者帮一帮弱者也没什么不对的嘛!

父母从来都是这么告诉他的,难道他又错了!

后来阿兰告诉他,人穷不能志短。强者没有义务帮助弱者,又讲了很多大道理,于越一听好像有点道理,难道父母一直以来说的都是错的?

自从阿兰来到家里之后,很多事情都由她包了,家里的确少了很多麻烦,以前办事需要找别人帮忙,现在不用了,因为有了阿兰。电脑坏了,她会修。水龙头坏了,她也会。办事需要有脑子清楚的人出面,她也行。阿兰一个人顶上好几个,真是给他们家省去了很多麻烦。

所有亲戚都说阿兰好,说她懂事温柔孝顺。听得他爸妈也很自豪。

他妈说:“那女人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嘛?”

对呀,好像也没什么奇怪的,从于越有记忆以来,他妈就一直在给他爸当小工,他爸让干啥就干啥,他爸没钱不工作,他妈养,他爸不出去买菜,他妈买,他爸上火流泪,他妈安慰,总之,任何事情都有他妈去安抚,他爸什么也不用管,现在阿兰来了,也是在做一样的事,这不是很好嘛,有什么奇怪的。

不过话说回来啊,阿兰从来也不给他找麻烦,她家里什么情况,遇到过什么事,于越一概不清楚,因为阿兰从来不提。有时候她会回家去办事,办完了就回来,也不说办的是什么事。反正于越不需要操心的。

老丈人工作做得越来越大,经常在省城机场出现,他们家反正是从来没去接过,也没打过电话,哦,也打过,跟老丈人借钱的时候是打过的,之后就再也没联系过。

听说老丈人是因为心理觉得亏欠女儿才给买的房子。也是啊,女儿长这么大都不在身边,也从来没照顾过,心底自然有点难受的。于越他妈是这么说的,于越听了也觉得有道理,那房子是老丈人对女儿的补偿,跟他们家也没什么关系,他们家为什么要拿钱装修,拿钱买家电呢,能装傻就装傻吧,他爸妈又没钱,还是应该省一点的。就算有困难,阿兰也会想办法解决,她毕竟还有一个事业那么好的爸爸,缺钱了或者任何困难都可以去找的人。

于越和阿兰搬家了,阿兰真是跟他妈差不多,他回家的时候就能吃上热乎饭菜,阿兰还帮他洗衣服,收拾屋子,所有事情都包了,他的生活跟过去一样,就是在家里待着,什么也不用干,想吃什么告诉阿兰,想喝什么告诉阿兰,哪里不会办告诉阿兰,所有事情都找阿兰就对了!

但是莫名其妙的是,他们俩居然也开始吵架了。

以前阿兰都是没有怨言的,后来也不知道怎么了,心眼就变小了,总跟他翻旧账,说他们家这里不对那里不对,还说他对她不够体贴不够好。于越很纳闷,我怎么对你就不好了,我在外面上班,从来没鬼混,从来都是想着回家的,我也没打骂过你,怎么就对你不好了!还整天翻旧账,烦不烦人!

阿兰有时候很奇怪,说着说着就哭了,哭得特别伤心,就好像他做了多大的错事,他是多大的坏人一样,但是他向天发誓,他从来没有对不起她呀!

这个阿兰,真是变了,以前的她那么温柔,那么可人,一点也不像现在,这么尖酸刻薄!

这一点就连他妈他爸都发现了,说阿兰不像过去那么懂事了,以前心甘情愿为他们跑外面的事,现在也不知道怎么了,好像想甩手不干,再也不搭理他们了。他们到底哪里对她不好,哪里得罪了她,这姑娘真是有心机,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说不管就不管了!

这姑娘啊,不是自己养的,就是不行,靠不上,还以为自己多厉害多能耐,是她自己非要嫁到咱们家的,咱们没挑拣她,她反倒这么对我们,实在不像话!

唉,这个公婆真难做哟!

第 3 章

跟阿兰在一起之后,于越经常怀疑自己的智商。为什么阿兰做什么都能做好,每件事情都那么有条理,任何事情交到她手上去办所有人都能放心,包括自己父母都对她刮目相看。虽然父母总是背地里说阿兰这不好那不好,但是用人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还是阿兰。

比如,妈妈住院报销的事情需要去异地,妈妈都没考虑过让他去,而是直接说:“阿兰去吧,阿兰比较会说话办事!”

于越坐在旁边很尴尬,他就那么不行吗

但他也没有反驳,毕竟被人瞧不起也不是一天两天的。家里亲戚包括自己父母从来没夸过他,总是用各种语言见缝插针的暗示他能力不足,幼稚,没经验。同学们也从来不找他办事,大概知道他不是办事的人,没找过他。

好吧,阿兰去就阿兰去吧。家里有个能办事的人,真是方便。

没有阿兰的时候,这些事情都要托人去做,还欠人情,各种感谢,现在自己家里有个阿兰,把所有麻烦都给解决了。

但是阿兰并没有很高兴得到这种认可,阿兰对他说:“你妈可真有意思,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一次都没去过,让我去!那可是你的家乡不是我的,我还是个女的。你妈怎么想的?”

于越一想,也是啊,阿兰哪知道哪是哪啊,她又没去过。

于越顿时觉得好像不太对,“啊,那我们俩一起去!”

于越没想过自己去的事,因为没有阿兰他更不知道怎么办事了,有阿兰在他心里能有点底。毕竟跟陌生人接触,跟陌生人说话是他的短板,他好像比女孩子还害羞似的,看见陌生人嘴就张不开,一说话脸就红,然后就把自己要说的东西忘个一干二净,连舌头也不好使了。自己都说了些什么自己都记不住,人家回了些什么他也忘了。

阿兰因为这种事跟他吵过很多次,可是他也不想啊!只是一见到陌生人,一说话他就这这样,他妈说的对,他就是太没经验了。

后来事情到底是两个人去办的,说是两个人,其实还是阿兰去做的,于越只需要跟在阿兰后面,看着阿兰把事情解决就可以了。

事情顺利办妥,父母很满意,但也没对阿兰表示任何感谢,于越也没有,他不觉得有什么可感谢的,都是一家人,自己家人还弄这些事情干什么,再说他爸说了,孩子不能夸,怕骄傲。

于越长这么大都是听爸妈的话,爸妈说的话一定是对的,所以他的思路也与他们一致,包括生活习惯,日常词汇,表情眼神,没有一处没学到精髓。这也不能怪他,他长这么大,没有接触过外人,只有父母和几个亲戚。

去上大学接触不一样的圈子已经是人生头一遭了,这都感觉十分不适应,成天被人家翻白眼。好不容易毕业了,回家了,他可不想再去别人的圈子里。他觉得也不需要了,反正阿兰已经是自己人了,有阿兰在,就可以了。

但是事情并非像于越想的那么顺利,因为他发现阿兰的脾气一天比一天大,越来越像他妈,成天挑他毛病,这里不对那里也不对。

阿兰爱干净,家里的东西都收拾得很有秩序,什么东西放在哪儿她都知道,因为她不会把东西乱放。她每天都要洗脸刷牙,最少一个礼拜洗澡一次,冬天再冷她也要洗的。床单被罩也是经常洗,因为家里没有洗衣机,她就用手洗,天气好的时候还要把枕头被子在阳光下晾晒,说是杀毒。

这些习惯他们老于家从来没有,不但没有还是与她相反的。

于越家几乎没人洗澡,爸爸一年四季不出门就更不洗了,大约是一年洗两次的频率。刷牙也是有人要见的时候才刷,平时是不刷牙的,洗脚洗袜子这种事就更是看不见了。于越耳濡目染也学得一模一样,只是上了大学之后跟着同学们养了四年干净的习惯,虽然维持地还不错,但一回家就现原形了,还是做自己比较好。

但是阿兰对他有要求,经常要求他睡前刷牙,他被逼的没办法,只好爬起来去刷,其实是假装的,他就在外面漱了一口水就回来了。

阿兰说他撒谎,谁能一分钟不到把牙刷好,于越咬紧牙关说,:“我真刷完了,我真刷了,我刷牙快!”

于越还是跟小时候一样,撒谎或者给自己找接口的时候逻辑思维跟不上,谁能相信一个人刚出去放了一下水龙头就能把牙刷完啊,这哄三岁孩子都不过关啊!

上一篇:迷迭香下一篇:耳朵说它想认识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